我的朋友羅泰在把他的博士論文《懸掛起來的音樂:中國青銅時代的編鐘》(加州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獻給張光直先生的時候,曾引用了《禮記·樂記》裡的一段話比喻先生:“善待問者如撞鐘,扣之以小者則小鳴,扣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儘其聲,此皆進學之道也。”
領頭字
| |
---|---|
盡 | |
解形
| |
《說文》:“盡,器中空也。从皿,跷鄄火聲。”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甲文)从又持禾,从皿,象滌器形。食盡器斯滌矣,故有終盡之意。” | |
注音
|
釋義
|
(一)jin4《廣韻》慈忍切,上軫從。真部。 | (1)器物中空。《說文‧皿部》:“盡,器中空也。”
(2)竭;完。如:無窮無盡;取之不盡。《廣韻‧軫韻》:“盡,竭也。”《易‧繫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禮記‧哀公問》:“今之君子,好實無厭,淫德不倦,荒怠敖慢,固民是盡。”孔穎達疏:“盡謂竭盡。”唐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魯迅《彷徨‧祝福》:“新正將盡,衛老婆子來拜年了。”又消滅;消失。《史記‧秦始皇本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佚名《作蠶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 (3)終止;終了。《小爾雅‧廣言》:“盡,止也。”《玉篇‧皿部》:“盡,終也。”《韓非子‧難一》:“且舜救敗,期年已一過,三年已三過,舜有 盡,壽有盡,天下過無已者。”唐李白《春日醉起言志》:“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殷夫《血字》:“‘五州’喲!立起來,在南京路上走!把你血的光芒射 到天的盡頭!” (4)月終。農曆三十日為大盡,二十九日為小盡。唐韓鄂《歲華紀麗‧晦日》:“大酺小盡。”注:“月有小盡、大盡。三十日為大盡,二十九日為小盡。” (5)死。《後漢書‧列女傳‧皇甫規妻》:“妻謂持杖者曰:‘何不重乎﹖速盡為惠。’遂死車下。”《文選‧陶潛〈歸去來〉》:“聊乘化以歸盡。”李善注:“盡謂之死。”明陸采《明珠記‧飲藥》:“誰想朝廷把爹媽害了,今日又差使臣賚賜奴家藥酒自盡。” (6)月食。《漢書‧京房傳》:“必有星亡之異”唐顏師古注引孟康曰:“晝食為既,夜食為盡。” (7)達到極限或使之達到極限。《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史記‧李將軍列傳論》:“及死之 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晉皇甫謐《〈三都賦〉序》:“引而申之,故文必極美;觸類而長之,故辭必盡麗。”朱自清《那裏走》:“‘浪漫’是讓自己蓬 蓬勃勃的情感盡量發洩。” (8)全部使出或用出。《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唐沈光《李白酒樓記》:“搏猛者,持疑而不能盡其膽勇而復視。”巴金《家》六:“他做這些事,好像這是他應盡的義務。” (9)副詞。全部;都。如:盡數收回;應有盡有。《集韻‧準韻》:“盡,悉也。”楊樹達《詞詮》卷六:“盡,表數副詞,悉也,皆也。”《左傳‧昭公二 年》:“周禮盡在魯矣。”《史記‧李將軍列傳》:“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金元好問《宛丘歎》:“當年萬家河朔來,盡出牛頭入租 帖。”張天翼《報復》:“屋子裏盡是煙霧和嘈雜的談笑聲。” (10)通“進”。呈上;進奉。《呂氏春秋‧達鬱》:“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而後王斟酌焉。”許維遹集釋:“盡與進通,《列子》書進多作盡。”《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使臣得盡謀如伍子胥,加以幽囚,終身不復見,是臣之說行也,臣又何憂﹖” (11)姓。《萬姓統譜‧軫韻》:“盡,宋盡言,眉山人。” |
(二)jin3《廣韻》即忍切,上軫精。 | (1)表示力求達到最大限度。如:盡早;盡快;盡可能。《禮記‧曲禮上》:“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2)用在方位詞(或詞組)的前頭,相當於“最”。如:盡前頭;盡底下;盡北邊。 (3)任憑;縱使。《類篇‧皿部》:“盡,任也。”《正字通‧皿部》:“盡,唐人詩:‘盡君花下醉青春。’註:‘盡君,猶言任君也,俗作儘。’”唐白居易《題山石榴花》:“爭及此花簷戶下,任人採弄盡人看。”宋秦觀《南鄉子》:“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 (4)副詞。用在動詞的前面,表示持續。如:這幾天盡下雨。唐宋之問《秋蓮賦》:“其生也,春風盡蕩,爍日相煎。” (5)介詞。1.表示以某個範圍為最大限度。如:盡著三天把事情辦好;盡一百元錢花。《漢書‧王溫舒傳》:“盡十二月,郡中無犬吠之盜。”2.表示讓某些人或事物放在前面。如:光盡舊衣服穿。趙樹理《李有才板話》:“咱們丈地的時候,先盡那最零碎的地方丈起。” |
【儘】人-14-16
音讀
ㄐ|ㄣˇ
釋義
極盡。如:「儘量」、「儘可能」。
聽任、隨意、不加限制。如:「儘管」、「儘看」。宋
.楊萬里.夜聞風聲詩:「作寒作暑無處避,花落花開
儘他意。」
都、全。宋.辛棄疾.瑞鶴仙.黃金堆到斗詞:「記從
來人道,相門出相,金印纍纍儘有。」西遊記.第一回
:「果獨自登筏,儘力撐開。」
盡、儘
「盡」和「儘」在解「最大限度」的意思時,因意思相近,兼兩字的廣東讀音相同,容易混淆。
一、「儘」指力求達到最大限度,如儘快、儘早、儘可能、儘先、儘量
二、「盡」是盡頭、完全、全部用出、達到極端,如盡善盡美、盡心盡力、盡如人意、不盡滿意、竭盡所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不盡然
其實還是不容易分,可能要死記。據何成邦的《香港別字追縱》,記的方法是「儘」是「力求達到最大限度」,強調的是「力求」,至於能否達到「所求」,不得而知。「盡」則有「達到最大限度」的意思,強調達到。
有一派的意見是把「儘快」、「儘早」等都一概用「盡」,但這不是好辦法。因為在普通話,這兩字的讀音是不同的,儘是jin3,盡是jin4。如果把該用「儘」的地方都寫成「盡」,台灣的讀者一讀就會覺得我們寫錯字了。
魯迅《彷徨‧祝福》:“新正將盡,衛老婆子來拜年了。"
1. 新正 | |||||
注音一式 ㄒ|ㄣ ㄓㄥ | |||||
漢語拼音 x![]() ![]() ![]() |
注音二式 sh![]() ![]() |
||||
|
2. 自盡
注音一式 ㄗˋ ㄐ|ㄣˋ
相似詞


自殺。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四:「將頭撞在石壁上去,要求自盡。」紅樓夢˙第三十三回:「便知金釧兒含羞賭氣自盡,心中早又五內催傷。」討替謂索人代己。俗以自盡者陰魂不散,須有死者代之,始得轉生;謂之討交替。
![]() | 竭盡己力。比喻非常用心、盡力。孔子家語˙卷二˙好生:「夫孝者,孝子所以自盡於其親。」尹仲容:「廉者,君子以自責,不宜以責人。惠者,君子以自盡,不宜以望於人。」沈雲龍編著《尹仲容先生年譜初稿》 台北:傳記文學,1972,頁438 |
自責 自我要求或自我譴責、責備。如:「他有這種下場,皆是咎由自取,你不必過分自責。」
繯
一種用繩結為環套而加以勒絞的刑罰。福惠全書˙卷十四˙刑名部˙人命上:







網羅、囊括。後漢書˙卷六十上˙馬融傳:


橐
解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狀聲詞:(1)形容杵聲。詩經˙小雅˙斯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