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都,抄,謄,鈔,製造之都,市


【朝日旅遊】
奔馳於道路上的高鐵車廂 3萬人夾道歡送
為了向外界宣傳「製造之都」的口號,山口縣下松市已於3月上旬午間舉辦1場觀覽活動,對外展示由市內的日立製作所笠戶事業所專為英國打造的高鐵車廂之運輸作業。
閱讀全文: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news/AJ201704020008
點選右上角可轉繁體喔!

某書 (抄) 指該書之節本

しょう【抄】
⇒ばっすい(抜粋)
しょうほん【抄本】
1 〔抄録〕an abridgment ((of The Tale of Genji))2 〔戸籍の〕an abridged copy of one's family register
しょうやく【抄訳】
an abridged translation抄訳する make an abridged translation ((of)); translate selected passages ((fr...
しょうやくする【抄訳する】
make an abridged translation ((of)); translate selected passages ((from))
しょうろく【抄録】
an extract ((from a book))抄録する extract ((a passage from a book))


(1)叉取。《說文‧金部》:“鈔,叉取也。”段玉裁注:“叉者,手指相萨钬昔也。手指突入其閒而取之,是之謂鈔。”
(2) 掠取;搶掠。後作“抄”。《方言》卷十二:“鈔,強也。”郭璞注:“強取物也。”《廣韻‧效韻》:“抄,略取 也。鈔,抄同。”《潛夫論‧勸將》:“東寇趙、魏,西鈔蜀、漢。”《後漢書‧公孫瓚傳》:“剋會期日,攻鈔郡縣,此豈大臣所當施為。”《新唐書‧突厥傳 上》:“各守而境,無相鈔犯,有負約,我自以兵誅之。”
(3)澜鄄言寫。也作“抄”。 《增韻‧爻韻》:“鈔,謄寫也。”《正字通‧金部》:“謄錄、寫書、纂述,皆曰鈔。” 《抱朴子‧內篇‧金丹》:“余今田鄄各鈔金丹之都較,以示後之同志好之者。”唐杜甫《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乞米煩佳客,鈔詩聽小胥。”《明史‧文苑傳 四‧張溥》:“溥幼嗜學,所讀書必手鈔。”魯迅《〈吶喊〉自序》:“許多年,我便寓在這屋裏鈔古碑。”又剽竊;抄襲。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金部》: “鈔,今謂竊取人文字曰鈔,俗作抄。”
(4)紙幣名。《正字通‧金部》:“《韻會定 正》曰:官收物而給印信文憑也,即今鈔關,舊註錢鈔。”《金史‧食貨志 三》:“遂製交鈔,與錢併用。”《元史‧食貨志一》:“元之交鈔、寶鈔雖皆以錢為文,而錢則弗之鑄也。”《明史‧食貨志五》:“鈔始於唐之飛錢,宋之交 會,金之交鈔。元世始終用鈔,錢幾廢矣。”也泛指錢。《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兩下又吃了一大回酒,起身會鈔。”郁達夫《出奔》:“再向這些同行 者收集些搭船的船鈔。”
(5)古時官府徵收錢物後所給的單據。宋范成大《催租行》:“輸租得鈔官更催,踉蹡里正敲門來。”
(6)文學作品等經過選錄而成的集子。如:《北堂書鈔》、《宋稗類鈔》、《章太炎文鈔》等。


photostat


The verb photostat has one meaning:
Meaning #1: make a copy by means of a Photostat device

胡適在1954年5月1日 將它翻譯為"影鈔"
再參考

.. 1953 年5 月6 日今天費了六七鐘頭,把國會圖書館寄來的一大卷Photostat 「 北平圖書館善本書膠片 ...
領頭字
解形
《說文》:“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从邑,者聲。《周禮》距國五百里為都。”
注音
釋義
(一)du1《廣韻》當孤切,平模端。魚部。(1)古代指有先君宗廟的城邑。《說文‧邑部》:“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王筠句讀:“以有舊宗廟而異其名曰都,猶李唐潛邸,皆升為府也。《商頌》曰‘設都子禹之績’,則都之為尊名甚古。”《左傳‧莊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淮南子‧時則》:“是月,可以築城郭,建都邑。”高誘注:“國有先君之宗廟曰都。”《史記‧晉世家》:“分之都城,而位以卿。”裴駰集解引服虔曰:“邑有先君之主曰都。”(2)大城市。《六書故‧工事二》:“都,邑之大者曰都。”《周禮‧地官‧縣師》:“凡造都邑,量其地,辨其物,而制其域。”《左傳‧隱公元年》:“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
(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史記‧五帝本紀》:“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宋蘇轍《民政策下‧第三道》:“今天下所謂通都大邑,十里之城,萬戶之郭。”(3)首都,全國最高行政機關所在地。《釋名‧釋州國》:“國城曰都。言國君所居,人所都會也。”《書‧文侯之命》:“簡恤爾都,用成爾顯德。”《公羊傳‧僖公十六年》:“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4)國。《廣雅‧釋詁四》:“都,國也。”《逸周書‧職方》:“職方氏掌天下之圖,辯其邦國都鄙。”孔晁注:“國曰都。”唐柳宗元《弔屈原文》:“委故都以從利兮,吾知先生之不忍。”
(5)建都。《史記‧秦本紀》:“十二年,作為咸陽,築冀闕,秦徙都之。”漢揚雄《解嘲》:“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於洛陽。”唐柳宗元《封建論》:“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
(6)下邑。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都,侯國之下邑亦曰都。”《詩‧鄘風‧干旄》:“孑孑干旟,在浚之都。”毛傳:“下邑曰都。”《史記‧商君列傳》:“則何不歸十五都,灌園於鄙。”又泛指地方。《文選‧張衡〈西京賦〉》:“取殊裁於八都。”李𠻘注引薛綜曰:“裁,制也。八都猶八方也。”明談遷《棗林雜俎‧富春謠》:“採茶婦,捕魚夫,官府考掠無完膚。昊天何不仁﹖此地亦何辜﹖魚胡不生別縣﹖茶胡不生別都﹖”
(7)古代行政區劃名。1.夏制,十邑為都。《尚書大傳‧洛誥》:“八家而為鄰,三鄰而為朋,三朋而為里,五里而為邑,十邑而為都,十都而為師,州十有二師焉。”鄭玄注:“州凡四十三萬二千家,此蓋虞夏之數也。”2.周制,四縣為都。《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賈公彥疏:“四縣為都,都方三十二里。”3.四鄉為都。《管子‧乘馬》:“官成而立邑:五家而伍,十家而連,五連而暴,五暴而長,命之曰某鄉,四鄉命之曰都,邑制也。”4.十州為都。《管子‧度地》:“故百家為里,里十為術,術十為州,州十為都,都十為霸國。”5.宋元明清縣級以下的行政區劃。《宋史‧袁䏁火言火火㗱傳》:“合保為都,合都為鄉,合鄉為縣。”元王禎《農書》卷四:“又何必命駕鄉都,移文期會,欺下誣上,而自徼功利,然後為定典哉﹖”明湯顯祖《牡丹亭‧勸農》:“〔外〕眾父老,此為何鄉何都﹖〔生末〕南安縣第一都清樂鄉。”
(8)彙聚;聚集。《廣雅‧釋詁三》:“都,聚也。”明李贄《焚書‧卓吾論略‧滇中作》:“吾聞京師人所都,蓋將訪而學焉。”又特指水停聚。《管子‧水地》:“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為都居。”《文選‧木華〈海賦〉》:“弘往納來,以宗以都。”李𠻘注:“《山海經》曰:‘和山,實惟河之九都。’郭璞曰:‘九水所𠺫岙替,故曰九都。’”明曹學全《蜀中名勝記‧灌縣》:“蜀守李冰鑿離堆虎頭於江中……橫瀦洪流,故曰都江。”
(9)水停聚的地方。《廣雅‧釋地》:“都,聚也。”《素問‧生氣通天論》:“潰潰乎若壞都,汩汩乎不可止。”《水經注‧文水》:“水澤所聚謂之都,亦曰瀦。”
(10)居。《史記‧滑稽列傳》:“都卿相之位。”《鹽鐵論‧遵道》:“諸卿都大府日久矣。”《漢書‧東方朔傳》:“客難,東方朔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澤及後世。”顏師古注引如淳曰:“都,居也。”宋洪炎《遷居》:“上為鸛鳥都,下為雞犬棲。”
(11)藏。《廣雅‧釋詁四》:“都,藏也。”
(12)總,總共。《漢書‧西域傳》:“都護之起,自吉置矣。”顏師古注:“都猶總也,言總護南北之道。”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雲笈七籤》卷七十六:“後有一翁,遺余此藥,服都五粒,疾乃全除。”
(13)大。《廣雅‧釋詁一》:“都,大也。”《漢書‧五行志》:“豕出圂,壞都穴熷士熷黽。”顏師古注:“都穴熷士熷黽,烝炊之大穴熷士熷黽也。”又《王莽傳》:“封都匠仇延為邯淡里附城。”顏師古注:“都匠,大匠也。”
(14)美盛。《小爾雅‧廣言》:“都,盛也。”《詩‧鄭風‧有女同車》:“洵美且都。”《楚辭‧九章‧悲回風》:“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以自貺。”《聊齋志異‧臙脂》:“丰采甚都。”
(15)唐末藩鎮親軍的稱號。《新唐書‧田頵傳》:“自料死士數百,號‘爪牙都’。”《新五代史‧吳世家》:“行密收儒(孫儒)餘兵數千,以皂衣蒙甲,號‘黑雲都’,常以為親軍。”
(16)唐、宋軍隊的編制單位。宋王溥《唐會要》卷七十二:“光啟元年(公元885年)……(田)令孜召募新軍五十四都,每都千人。”宋曾公亮等《武經總要》前集卷一:“至本朝沿唐末五代之制,並號禁軍……大凡百人為都,五都為營,五營為軍,十軍為廂。”《新五代史‧唐本紀》:“六月癸未。群臣獻添都馬。”徐無黨注:“都者,軍伍之名。”
(17)頭目,首領。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為鄉人輕視而得者》:“會(許)棠送客至灞滻間,忽遇(汪)遵於途中,棠訊之曰:‘汪都何事至京﹖’”明湯顯祖《南柯記‧錄攝》:“有意思,有意思,我的都公請起。”清梁同書《直語補證》卷十四:“俗語:‘官到尚書吏到都。’吏之呼都,猶今人言張頭兒、李頭兒也。”
(18)《爾雅‧釋詁上》:“都,於也。”《孟子‧萬章上》:“謨蓋都君咸我績。”趙岐注:“都,於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揆厥所元,終都攸卒。”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曰:“都,於;卒,終也。”
(19)嘆詞,表示贊美,相當於“啊”。《書‧自熷�陶謨》:“自熷�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宋陳亮《勉強行道大有功》:“堯、舜之‘都’、‘俞’,堯、舜之喜也,一喜而天下之賢智悉用也。”
(20)量詞。相當於“場”、“次”。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打毬》:“吐蕃贊咄奏言:‘臣部曲有𠻘毬者,請與漢敵。’上令仗內試之。決數都,吐蕃皆勝。”
(21)象聲詞。魯迅《故事新編‧出關》:“冉有把鞭子在空中一揮,嘴裏喊一聲‘都’,車子就走動了。”茅盾《子夜》三:“大號筒不歇地‘烏──都,都,都’地怪叫,聽著了使人心上會發毛。”
(22)小木樁。也稱“椴”。《方言》卷五“橛,燕之東北朝鮮洌水之間謂之椴”晉郭璞注:“椴,楬杙也,江東呼都。”
(23)姓。《通志‧氏族略五》:“都氏,吳興人。《姓苑》云:‘都稽,臨淄人,又望出黎陽。’”
(二)dou1副詞。1.全,全部。《論衡‧講瑞》:“然則鳳皇、騏驎都與鳥獸同一類,體色詭耳,安得異種﹖”唐杜甫《喜雨》:“農事都已休,兵戎況騷屑。”魯迅《偽自由書‧透底》:“八股無論新舊,都在掃蕩之列。”2.起強調語氣的作用。龔成《紅石口》十八:“你常來瞧瞧我,就比貼什麼膏藥都強。”3.相當於“已經”。《南征北戰》第二章:“都三年沒見面了,哪能沒說的呢﹖”龔成《紅石口》十八:“夏天都過去了,再不換又得等明年了。”


1.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10 總筆畫 17
注音一式 ㄊㄥˊ
漢語拼音 t 注音二式 t ng


複寫、抄寫。如:「稿」﹑「清」、「寫」。



.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7
注音一式 ㄔㄠ
漢語拼音 ch 注音二式 ch

攻擊﹑掠取。如:「包」。後漢書˙卷三十一˙郭伋傳:「時匈奴數郡界,邊境苦之。」

以匙或手拿取東西。唐˙杜甫˙與鄠縣源大少府宴渼陂詩:「飯雲子白,瓜嚼水精寒。」西遊記˙第七十四回:「在那石崖上一把水,磨一磨。」

從側面或便捷的路過去。如:「捷徑」﹑「近路走」。

謄寫。如:「寫」。水滸傳˙第八十五回:「教把眾頭領的姓名,都將來,盡數封他官爵。」

襲用﹑沿用。如:「這件事的情況特殊,處理方法應當不同,豈能照!」

扣押﹑沒收。水滸傳˙第二十二回:「那時做押司的,但犯罪責,輕則刺配遠惡軍州,重則扎家產結果了殘生性命。」文明小史˙第四回:「難道大公祖不問皂白,就拿他凌遲碎剮,全門斬嗎?」

一種烹飪方法。把食物迅速在沸水中白煮一下,隨即撈起。此法北方人稱為「」,廣東人稱為「烚」。

古代的容積單位。十撮為一。後泛指少量、少許。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一折:「與你一碎金子,與你做酒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