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雀樓上窮千里〉為名。之所以以該題名為書名,一方面是因為他在二00四年去山西南部考察,回來後寫成兩篇遊記,尤其是鸛雀樓那篇他自覺特別滿意。另一方面該題名隱含著「更上一層樓」的喻意,也與父親近年來思考方向,也就是「從單一文化為研究的對象,提升至對全人類文化的總體關懷」,有著語意上關聯。
【鸛】鳥-18-29 音讀 (一)ㄍㄨㄢˋ (二)ㄏㄨㄢ (三)ㄑㄩㄢˊ
釋義 (一)ㄍㄨㄢˋ 鸛形目鸛科鳥類的泛稱。主要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 嘴頸皆長,以蛇、蛙、魚類、昆蟲等小動物為食,常棲 息於水澤邊。善於飛行,因不具鳴管而無法發聲,僅能 碰撞兩嘴表示情感。 見「鵝鸛」。
※鵝鸛: 一種古代軍陣。文選.張衡.東京賦:「火列具舉, 武士星敷,鵝鸛、魚麗、箕張、翼舒。」
(二)ㄏㄨㄢ 見「鸛鷒」。
※鸛鷒: 鳥名。爾雅.釋鳥:「鸛鷒、鶝鶔,如鵲,短尾,射之銜 矢射人。」
(三)ㄑㄩㄢˊ 見「鸛鵒」。 ※鸛鵒: 鳥名。即鴝鵒、八哥鳥。
鸛雀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zh-tw/鹳雀楼
Translate this page
鸛雀樓是中國著名的古代樓閣之一,由於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Translate this page
- 語本.蘇軾.三槐堂銘敘:「盜蹠之壽,孔顏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比喻事情尚未成定局。如:「這件事是成是敗,尚在未定之天,輕言放棄,豈不可惜?」
【鸛】鳥-18-29
音讀
(一)ㄍㄨㄢˋ (二)ㄏㄨㄢ (三)ㄑㄩㄢˊ
釋義
(一)ㄍㄨㄢˋ
着献鸛形目鸛科鳥類的泛稱。主要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
嘴頸皆長,以蛇、蛙、魚類、昆蟲等小動物為食,常棲
息於水澤邊。善於飛行,因不具鳴管而無法發聲,僅能
碰撞兩嘴表示情感。
珏見「鵝鸛」。
※鵝鸛:
一種古代軍陣。文選.張衡.東京賦:「火列具舉,
武士星敷,鵝鸛、魚麗、箕張、翼舒。」
(二)ㄏㄨㄢ
見「鸛鷒」。
※鸛鷒:
鳥名。爾雅.釋鳥:「鸛鷒、鶝鶔,如鵲,短尾,射之銜
矢射人。」
(三)ㄑㄩㄢˊ
見「鸛鵒」。
※鸛鵒:
鳥名。即鴝鵒、八哥鳥。
領頭字
| |
---|---|
更 | |
解形
| |
《說文》:“丙熷揢,改也。人岙人揢,丙聲。”按:隸變作“更”。 | |
注音
|
釋義
|
(一)geng1《廣韻》古行切,平庚見。陽部。 | (1)改;改變。《說文‧攴部》:“丙熷揢(更),改也。”《論語‧子張》:“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何晏注:“更,改也。”《呂氏春秋‧先識》:“若使中山之王與齊王聞五盡而更之,則必不忘矣。”高誘注:“更,猶革也。”《水經注‧河水》:“溪水又東南,逕夏陽縣故城北,故少梁也。秦惠文王十一年,更從今名矣!”清洪昇《長生殿‧製譜》:“妄憑臆見,草草創成,其中錯誤,還望陛下更定。”(2)代;替代。《方言》卷三:“更,代也。”《禮記‧儒行》:“遽數之不能終其物,悉數之乃留,更僕未可終也。”鄭玄注:“更,代也。”《淮南子‧時則》:“祭不用犧牲,用圭璧更皮幣。”高誘注:“更,代也。以圭璧皮幣代犧牲也。”《史記‧滑稽列傳》:“陛楯得以半更,豈不亦偉哉!”張守節正義:“更,代也。” (3)更換;變易。《小爾雅‧廣詁》:“更,易也。”胡承珙義證:“更者,《儀禮‧大射儀》‘更爵洗’注云:更,易也。《燕禮》‘易觶洗’注云:凡爵不相襲者,於尊者言更,自敵以下言易。更作新易有故之辭,是更與易,對文則別,散文則通也。”《戰國策‧秦策一》:“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宋王安石《送董伯懿歸吉州》:“茫然冬更秋,一笑非願始。”清陶貞懷《天雨花》第四回:“先到房中更便服,侍兒左右奉衣巾。” (4)交替;更迭;輪流。《類篇‧攴部》:“更,迭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以八減之齊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漢書‧萬石君傳》:“九卿更進用事。”顏師古注:“更,互也。”宋陸游《贈燕》:“四序如循環,萬物更盛衰。”清黃宗羲《樂府廣序序》:“朝夕諷詠,更唱迭和。” (5)抵償;報償。《廣雅‧釋言》:“更,償也。”《周禮‧夏官‧馬質》:“馬死則旬之內更。”鄭玄注引鄭司農云:“更,謂償也。”《國語‧晉語三》:“不更厥貞,大命其傾。”王引之述聞:“更者,償也,報也。上文‘貞之無報也’,賈唐云:貞,正也。謂惠公欲以正禮改葬世子而不獲吉報也。此云‘不更厥貞’亦謂不報厥貞也。”《史記‧貨殖列傳》:“豫章出黃金,長沙出連錫,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費。”裴駰集解引應劭曰:“堇,少也,更,償也。” (6)續;相繼。《國語‧晉語四》:“姓利相更,成而不遷,乃能攝固,保其土房。”韋昭注:“更,續也。”《史記‧孝景本紀》:“孝文在代時,前后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7)秦漢時代輪流更替的徭役和兵役。《漢書‧昭帝紀》:“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如淳注:“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踐更,有過更。古者正卒無常人,皆當迭為之,一月一更,是謂卒更也。貧者欲得顧更錢者,次直者出錢顧之,月二千,是謂踐更也。天下人皆直戍邊三日,亦名為更,律所謂繇戍也,雖丞相子亦在戍邊之調,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當自戍三日,不可往便還,因便往一歲一更,諸不行者出錢三百入官,官以給戍者,是謂過更也。”《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元年》:“除并、涼二州今年租、更。”胡三省注:“更,役也。” (8)經歷;經過。《玉篇‧攴部》:“更,歷也。”《廣雅‧釋詁三》:“更,過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更日久則塗乾而椽燥。”《史記‧大宛列傳》:“道必更匈奴中。”司馬貞索隱:“更,經也。”《遼史‧耶律休哥傳》:“身更百戰,未嘗殺一無辜。” (9)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正字通‧攴部》:“又因時變易,漏刻曰更。”《顏氏家訓‧書證》:“或問: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訓﹖答曰:漢魏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則指寅,曉則指午矣。自寅至午,凡歷五辰。……更,歷也,經也,故曰五更爾。”宋王安石《少狂喜文章》:“良夜未遂央,青燈數寒更。”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祭書神文》:“華筵開兮臘酒香,更點點兮夜長。” (10)舊時計算航程的單位。清陳倫炯《海國聞見錄‧南洋記》:“每更約水程六十里。”清俞正燮《癸巳類稿》卷九:“自澎湖往,水程四更;自厂㶊夏門往,十一更。” Howard Chang
(11)瞭解;懂得。宋王溥《唐會要》卷八十三:“皇太子生長深宮,不更外事。”《新唐書‧藩鎮淄青橫海傳》:“是不更民間疾苦,要令知衣食所從。”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某愚不更事物之變。” (12)經驗豐富、深歷事故的老年人。《禮記‧文王世子》:“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鄭玄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魏書‧尉元傳》:“夫尊老尚更,列聖同致。”晉潘岳《閑居賦》:“祗聖敬以明順,養更老以崇年。” (13)善。《周禮‧考工記‧函人》:“目岙氐其裏而易,則材更也。”鄭玄注引鄭司農云:“更,善也。”俞樾平議:“更之為善,猶易之為善也。……變謂之更,亦謂之易;善謂之易,亦謂之更,正古訓之展轉相通。” (14)姓。《通志‧氏族略五》:“更氏,《國語》魏有更盈,能虛弓落鴈。” |
(二)geng4《廣韻》古孟切,去映見。陽部。 | (1)副詞。1.相當於“再”、“復”、“又”。《正字通‧攴部》:“丙熷揢(更),再也,复也。”《左傳‧僖公五年》:“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唐王之渙《登鸛鵲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雨村聽著卻不明白,知是仙機,也不便更問。” 2.相當於“更加”、“愈”、“越”。《世說新語‧規箴》:“王右軍與王敬仁、許玄度並善,二人亡後,右軍為論議更克。”五代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洪仁玕《回港舟中詩》:“船帆如箭鬥狂濤,風力相隨志更豪。” 3.相當於“豈”。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更,猶豈也。杜甫《春日梓州登樓》:‘戰場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更一作豈,更與豈相通也。”《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說﹖”(2)連詞。1.表示讓步或假設關係,相當於“縱”、“雖”。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更,甚辭,猶云不論怎樣也;雖也;縱也。”宋柳永《如魚水》:“更歸去,遍歷鑾坡鳳沼,此景也難忘。” 2.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卻”、“反而”。《論衡‧奇怪》:“儒者稱聖人之生,不因人氣,更稟精于天。”《華陽國志‧漢中志》:“峻眾才八百人,存眾萬計,更為峻所破。”《齊民要術‧序》:“人力功力既費,而收穀更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