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寫就《昨日世界》的「絕望」心情,對照著四九年後花果飄零的避共文人──他們腦中盈懷的是金陵殘夢,兩者頗為「此心同,此理同」。從簇錦繁花、驕陽 金風的年代,一變為鐵蹄聲噪、血色黃昏,茨威格帶出了我對虛無島嶼最初的意念。不過從挫敗、怨對的曲徑溯溪洄游,心情也做了些調整,畢竟從金錢遊戲橫流的 八○年代伊始,我就未曾體受「台灣錢淹腳目」的物欲波動,也就是說,「美好的過去」絕非我溯溪尋繹之標的。http://blog.roodo.com/chita/archives/10160095.html#comment-19937589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東八‧遼東都指揮使司》:“蓋州衛,秦漢時遼東郡地,高麗為蓋牟城,唐置蓋州,渤海因之,又改為辰州……元初為蓋州路,尋復為州……明洪武九年廢州置衛。”
「曇遷所尋唯識論」
《法滅盡經》、《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滅化去。十二部經,尋復化去。是則禪法先亡,經論遂滅。尋其先後,可知輕重。(上古本第194頁,遼教本第180頁)
這段话實際上是撮述《佛說法滅盡經》(失譯人名,簡稱《法滅盡經》):
《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據《大正藏》本)
錢輯本誤將《法滅盡經》、《首楞嚴經》、《般舟三昧》並列一處,以為這三部經「先滅化去」,實因未看《法滅盡經》所致。若將《法滅盡經》翻一遍的話,就會發現「先滅化去」的只有《首楞嚴經》和《般舟三昧》,而此事則預言在《法滅盡經》中。
試重新斷句如下:
《法滅盡經》:《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滅化去,十二部經尋復化去。是則禪法先亡,經論遂滅,尋其先後,可知輕重。
雲老禪師因一本著作「禪林寱語」的流通,被彰化縣大城鄉民洪月能禮請至古嚴禪寺住錫。古嚴寺由洪氏初創,興建大殿一間,並請得一位比丘尼佐理法務。因僻居 海邊,附近多為農民,既無規模又是初學,難免經費拮据。雲老禪師至此,慘澹經營,首先著手文字佈教---創辦「佛印月刊」,整本刊物皆是雲老禪師一人所 寫,二十多年未曾間斷。接著開創「大智佛學苑」,以傳播佛法,印行佛書,救苦濟難為學苑工作。
1. 寱 部首 部首外筆畫 14 總筆畫 17 | |||||
注音一式 |ˋ | |||||
漢語拼音 y | 注音二式 y | ||||
|
尋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