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姓 (行為)
漢書˙卷五十五˙衛青傳:「青有同母衛長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
冒姓為衛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假託他人姓氏。在古代,使用母姓一般算是冒姓的一種。
[編輯] 使用格式
冒姓,可用在以下格式:
[編輯] 原因
- 1.使用母姓。如衛青、衛子夫姐弟。《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曾記載:「大將軍衛青者,平陽人也。其父鄭季,為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侯妾衛媼通……故冒姓為衛氏。」(衛媼是衛老太太的意思。);
- 2.使用繼父姓。如范仲淹。范仲淹父親在范出生後第二年便病逝了,范母謝氏改嫁山東淄州長山縣一朱姓人家,范仲淹也取名朱說,成人後將名字改回。
- 3.攀附望族。此種冒姓現象多發生在魏晉、隋唐時期,由於「九品中正制」及其以郡望門第評品人物,選官任職,出身寒門者往往有冒姓,攀附之現象。
- 4.改名避禍。出於躲避仇家追殺、官府逮捕等原因逃匿他地時,常會改名換姓。此意有時被認為是「改姓」而非「冒姓」。
2. 學究 |
注音一式 ㄒㄩㄝˊ ㄐ|ㄡˋ |
漢語拼音 xu ji | 注音二式 shiu ji u |
| 本為唐宋時考試的科目之一。新唐書˙卷四十四˙選舉志上:「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學究一經。」後用以泛稱讀書人。劉知遠諸宮調˙第一:「知遠便從引至莊上,請王學究寫文契了必。」喻世明言˙卷十八˙楊八老越國奇逢:「高年學究,忽然及第連科。」 | | 舊稱私塾中的教書先生。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六˙辨證類˙嘲學究:「近世嘲學究云:『我若有道路,不作猢猻王。』」 | | 諷刺迂腐淺陋的讀書人。 | |
標點符號
在文句中,用來分別句讀和標明詞句性質﹑種類的符號。民國八年,教育部頒行新式
標點符號,後因歷時已久,復受外來因素影響,致使用上頗生歧異。為求用法統一,及便於學習,遂於民國七十六年再頒布重訂
標點符號手冊,內容大抵沿用新式
標點符號的名稱,而略加更動。共收有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引號(「」、『』)、夾注號(--)、問號(?)、驚嘆號(!)、破折號(──)、刪節號(……)、書名號(﹏﹏)、專名號(ˍˍ)、音界號(˙)等十四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