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個,各,簋,各說各話


領頭字
解形

注音
釋義
(一)ge4《廣韻》古賀切,去箇見。 (1)偏。《玉篇‧人部》:“個,偏也。” (2)量詞。1.表示單獨的人或物。也作“额鄄拢”、“箇”。《字彙‧人部》:“個,與箇同。”《正字通‧人部》:“個與额鄄拢、箇並同。”《儀禮‧士虞 禮》“俎釋三额鄄拢”漢鄭玄注:“额鄄拢,猶枚也,今俗或名枚曰個,音相近。”賈公彥疏:“人旁著固,字雖不同,聲音相近,同是一额鄄拢之義。”《水滸全 傳》第九回:“林沖與兩個公人坐了半箇時辰,酒保並不來問。”冰心《莊鴻的姊姊》:“盤子中間放著一個大木瓜,香氣很濃。”2.指一次動作行為。 如:給他個不理不睬;見了個面。3.用於動詞和補語中間。如:打個半死;哭個不停;搞個天翻地覆。周立波《山鄉巨變》上篇二一:“他滔滔滾滾,說個不完。”4.量詞“些”的後綴。如:這些個客;花了好些個錢。
(3)單獨的。如:個人;個體。
(4)代詞。這;此。也作“箇”。如:個中;個樣。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一折:“與你個在客的劉郎說知。”
(二)ge3 〔自個兒〕自己。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各,異辭也。口、夊。荠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
注音
釋義
(一)ge4《廣韻》古落切,入鐸見。鐸部。 (1)至,止。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口部》:“各,古格字,故从夊。夊有至義,亦有止義,格訓為至,亦訓為止矣。”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各’亦‘來’也。”《宰木钫虎角》銘文:“王在東門,夕,王各。”《敔》銘文:“王各于成周大廟。” (2)指示代詞。指代一定群體中的不同個體。如:各個;各自。《說文‧口部》:“各,異辭也。”《書‧盤庚上》:“自今至于後日,各恭爾事。”唐蕭穎士 《仰答韋司業垂訪》:“物各有所好,違之傷自然。”老舍《駱駝祥子》十七:“她與她們不能彼此瞭解,所以頂好各幹各的,不必過話。”也用作單純指示詞。 如:世界各國;各位同志;各級幹部;各種事物。
(3)異;分離。《正字通‧口部》:“凡事物離析不相合皆謂之各。”宋王禹偁《酬種放徵君》:“男兒既束髮,出處歧路各。”《物類相感志‧飲食》:“做飲入朴硝在內,則自各粒,而不相粘。”
(4)副詞。皆。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卷五:“各,猶‘皆’也。‘各’‘皆’一聲之轉。”《書‧盤庚下》:“各非敢違卜,用宏茲賁。”孔穎達疏:“我與汝群臣各非敢違卜。”《春秋繁露‧陽尊陰卑》:“諸在上者,皆為其下陽;諸在下者,各為其上陰。”
(二)ge3 方言。特別;與眾不同。如:這人很各。




指代替一定群體中的不同個體本身。如:「自」。論語˙公治長:「盍言爾志?」


每。如:「個」。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令外國客遍觀倉庫府藏之積。」


 4.   部首 竹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7
 注音一式 ㄍㄨㄟˇ
 漢語拼音  u   注音二式 gu i


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圓形器皿。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實之陳之。」鄭玄˙注:「方曰簠,圓曰,盛黍稷稻粱器。」漢˙王符˙潛夫論˙讚學:「夫瑚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蠶繭之絲耳。」


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
Translate this page
商朝时,大多为圆形,体型厚重,表面多用兽面纹作为装饰,有的器耳为兽面形状。到了周朝,出现了三足、四足、四耳、圆身方座等多种样式,有的上加盖。



『簋ㄍㄨㄟˇ』

digital.nmh.gov.tw › ... › 創意學習 › 認識青銅器
Translate this page
ㄍㄨㄟˇ』食器:盛放食物食用之器 同於現在的碗,盛黍米以食之。 《說文》<竹部>:,黍稷方器也。 館藏編號:10804 中文品名:銅 作品年代:周【商周】 技法:塊 ...



各說各話
各自說不相關、不搭調的話。如:「他們各說各話,完全不理會對方的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