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在他的對策第一篇裏,提出“ 彊勉”一個觀念,他說:彊勉即是努力有為。......胡適《中古思想史長編‧第七章儒家的有為主義》事在彊勉而已矣。彊勉學問,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彊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 此皆可使旋至而立有效者也。
--------
五勉強
「論語」為孔門記載之書,所謂儒家「雅言」也,而其中亦有「方言」。『文莫吾猶人也,從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今之學者,「文」 字為讀、「莫吾猶人也」為句,此從朱子之說也;不知「文莫」二字實為「齊語」,猶言「勉強」;猶曰「勉強吾猶人也」,與下二句語氣較順。蓋今之「論語」, 合「齊論」、 「魯論」而用之,故尚有「齊語」也。連橫
亦作“ 勉彊 ”。 1.盡力而為。 《禮記·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漢劉向《上災異封事》:“君子獨處守正,不撓眾枉,勉彊以從王事,則反見憎毒讒愬。” 宋蘇軾《擬進士對禦試策》:“道可以講習而知,德可以勉強而能,惟知人之明不可學,必出於天資。” 明歸有光《河南策問對二道》:“勉強學問,則聞見博而知益明。” 2. 能力不足而強為之。唐杜甫《法鏡寺》詩:“身危適他州,勉強終勞苦。”《老殘遊記》第八回:“於是眾人攙著,勉強移步,走了約數十步,方才活動,可以自主。”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深夜,她勉強坐起來點上燈,看見桌上放著三封信。”3. 心中不願而強為之。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四不堪也。”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公能食此蠅,吾與公賭,輸吾坐下馬。 輔臣念言既出諸口,遂勉強吞之。” 巴金《家》七:“ 劍雲微笑了,不過誰也看得出他的笑是很勉強的。”4. 使人去做他不願做的事。浩然《艷陽天》第六七章:“ 焦克禮見蕭長春沒有留下來的意思,也不好再勉強。”5. 牽強,理由不充足。清李漁《巧團圓·爭購》:“你們兩箇的話,都説得勉強,畢竟儘先的是。” 葉聖陶《線下·一個青年》:“有些資料明明是故意找出來的,但是出之以懇摯和悅的聲調與姿態,就沒有勉強敷衍的痕跡,使聽到的人十分悅樂。”6. 將就;湊合。清李漁《慎鸞交·目許》:“據小弟看來,不但第三名不堪附驥,連那第二個女子也還是勉強續貂。”《紅樓夢》第三八回:“我也勉強了一首,未必好,寫出來取笑兒罷。” 楊沫《青春是美好的》:“有幾個同學同情我的遭遇,幫助我交了兩三個月的飯費,勉強讀完了那個學期。”
領頭字
| |
---|---|
勉 | |
解形
| |
《說文》:“勉,彊也。從力,免聲。” | |
注音
|
釋義
|
(一)mian3《廣韻》亡辨切,上獮明。元部。 | (1)努力;盡力。《說文‧力部》:“勉,彊也。”《論語‧子罕》:“喪事不敢不勉。”皇侃疏:“勉,強也。”《論衡‧答佞》:“知力耕可以得穀,勉貿可以得貨。”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七:“問其所為,乃一常人皆可不勉而能。”
(2)鼓勵;勸勉。《廣韻‧獮韻》:“勉,勗也;勸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力部》:“凡言勉者,皆相迫之意。自勉者自迫也;勉人者迫人也。”《管
子‧立政》:“上不加勉,而民自盡竭。”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不勉己而欲勉人,難矣哉!”清洪昇《長生殿‧倖恩》:“遂蒙天眷,勉爾承恩。” (3)勉強。如:勉為其難。《呂氏春秋‧審為》:“太王亶父曰:‘與人之兄居而殺其弟,與人之父處而殺其子,吾不忍為也。皆勉處矣!為吾臣與狄人臣奚以異 ﹖’”高誘注:“勉,務……教邠人務居邠也。”《新唐書‧陸贄傳》:“勉所短而敵強者殆,用所長而乘短者彊。”《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知州也 沒有定見,只得勉從其言。” (4)趕快。《呂氏春秋‧具備》:“宓子賤曰:‘子之書甚不善,子勉歸矣。’”高誘注:“勉猶趣也。” (5)同“娩”。分娩。《字彙補‧力部》:“勉,與娩同。產子。王獻之帖:‘阮新婦勉身得雄。’” (6)姓。《字彙‧力部》:“勉,姓。”《姓角钫嶲‧銑韻》:“勉,《路史》云:‘衛公族之後。’《千家姓》云:‘上郡族’。” |
領頭字
| |
---|---|
破 | |
解形
| |
《說文》:“破,石碎也。从石,皮聲。” | |
注音
|
釋義
|
(一)po4《廣韻》普過切,去過滂。歌部。 | (1)
碎裂;不完整。《說文‧石部》:“破,石碎也。”段玉裁注:“引伸為碎之偁。”《玉篇‧石部》:“破,解離也,碎也。”《荀子‧勸學》:“風至苕折,卵破
子死。”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魯迅《吶喊‧孔乙己》:“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
洗。”
(2)毀壞;使分裂。《廣雅‧釋詁一》:“破,壞也。”《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旧钫冗
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唐李商隱《詠史》:“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西遊記》第十九回:“你破人親事如
殺父!” (3)破除;解除。《商君書‧慎法》:“破勝黨任,節去言談,任法而治矣。”唐白居易《贈東鄰王十三》:“驅愁知酒力,破睡見茶功。”《警世通言‧錢舍人題詩燕子樓》:“忽一日金風破暑,玉露生涼。”《紅樓夢》第一回:“但觀其事跡原委,亦可消愁破悶。” (4)突破;超出。如:破例;破格;破紀錄。唐沈佺期《度安海入龍編》:“別離頻破月,容鬢驟催年。”明沈榜《宛署雜記‧志遺》:“二月已破三月來,山下碧桃春自開。”《紅樓夢》第四回:“今竟破價買你,後事不言可知。” (5)違背。《行事鈔》上三:“瞻蔔華雖萎,勝於一切;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水滸全傳》第四回:“既出了家,如何先破了酒戒。” (6)分析;剖析。《正字通‧石部》:“破,剖也。”《禮記‧中庸》:“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孔穎達疏:“言事似秋毫,不可 分破也。”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九:“彭祭酒學校馳聲,偻破經義,每有難題,人多請破之。”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重商之義》:“恐猶有未盡解其 原理者,試舉西籍中寓言一則以破之。” (7)劈開,剖開。《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8)打敗;攻克。《正字通‧石部》:“破,行師敗其軍,奪其地,皆曰破。”《墨子‧非儒》:“三年之內,齊吳破國之難,伏尸以言術數。”唐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城若破,有死而已。” (9)揭穿;使真相露出。如:破案;一語道破。唐白居易《杜陵叟》:“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徵求考課。”《水滸全傳》第六十六回:“儻若被他眼明手快的公人看破,卻不誤了哥哥大事。”《老殘遊記》第五回:“(大家)齊心齊意要破這一案。” (10)耗費;花費。如:破鈔;破財。唐溫庭筠《蘇小小歌》:“買蓮莫破券,買酒莫解金。”《古今小說‧裴晉公義還原配》:“那刺史費了許多心機,破了許多錢鈔,要博相國一個大歡喜。”《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們走江湖的人,那裏不破掉了幾兩銀子﹖” (11)拼;不顧惜。《紅樓夢》第六十五回:“我所以破著沒臉,人家纔不敢欺負。”《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原說滿破著不用他們,我一個人也服侍你去了。”老舍《駱駝祥子》八:“他們設盡了方法,用盡了力氣,死曳活曳得把車拉到了地方,為幾個銅子得破出一條命。” (12)遍;盡。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三:“破,猶盡也;彳钫扁也。”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宋邵雍《秋懷》:“良月滿高樓,高樓仍中秋……照破萬古心,白盡萬古頭。”宋楊萬里《題劉朝英進齋》:“不應將一第,用破半生心。” (13)過。唐杜甫《白帝樓》:“臘破思端綺,春歸待一金。”宋李彌遜《春日雜詠》:“二月忽已破,一春強過半。” (14)開釋。晉劉琨《答盧諶書》:“時復相與舉觴對膝,破涕為笑。”唐杜甫《諸將》:“多少材官守涇渭,將軍且莫破愁顏。” (15)安排。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三:“破,猶云安排也。”唐李商隱《春日》:“欲入盧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宋陸游《一壺歌》:“花底一壺天所破,不曾飲盡不曾多。” (16)用在動詞後,表示極度,相當於“煞”。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三:“破,猶煞也。”宋晏幾道《蝶戀花》:“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宋黃庭堅《演雅》:“燕無居舍經始忙,蝶為風光勾引破。” (17)樂曲名。唐宋大曲的第三段,歌舞並作,以舞為主,節拍急促繁碎,故名破。唐白居易《臥聽法曲霓裳》:“朦朧閒夢初成後,宛轉柔聲入破時。”宋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所謂大遍者,有序、引、歌、歙、嗺、哨、催、攧、袞、破、行、中腔、 (18)量詞。幅。《新唐書‧車服志》:“凡襉色衣不過十二破,渾色衣不過六破。”宋高承《事物紀原‧衣裘帶服部》:“實錄曰:隋煬帝作長裙十二破,名仙裙。” (19)文章破題。明清八股文開頭點明題義的幾句。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苦海部‧時黹谟禾丸伛》:“作‘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題,其破云:‘物 各有其等,聖人等其等。’”《清朝野史大觀‧清代述異‧破題》:“(馬文淵)隨作一破云:‘送往迎來,其所厚者薄矣。’”《聊齋志異‧仙人島》:“題為 ‘孝哉閔子騫’二句,破云:‘聖人贊大賢之孝。’” (20)破讀。用本字讀古書的假借字。清包世臣《藝舟雙楫‧書毛詩關睢序後》:“而毛氏以淑女斥后妃,故鄭氏破‘好’為‘和好’,破‘左右’為‘佐佑’, 破‘哀’為‘衷’者,真能抉經心而通序說矣。”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序》:“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 渙然冰釋。” (21)糟;劣。《紅樓夢》第一百零三回:“兒子頭裏就走,他跟了個破老婆子出了門。”周立波《暴風驟雨》下冊二十四:“老孫頭神色慌張,卻又笑著說:‘看上了我這破馬﹖我這真是個破馬,性子又烈。’” (22)整的換成零的。如:一元的票破成兩張五角的。 (23)農曆斗建十二值日之一。《淮南子‧天文》:“申為破,主衡;酉為危,主杓。” (24)助詞。相當於“得”、“了”、“著”。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三:“破,猶著也,在也,了也,得也。”唐李商隱《即日小鼎煎茶》:“何 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宋穆脩《江南春》:“戰回春色青蒲劍,買破韶光綠荇錢。”宋周邦彥《過秦樓》:“笑撲流螢,惹破畫羅輕扇。” |
領頭字
| |
---|---|
迫 | |
解形
| |
《說文》:“迫,近也。从辵,白聲。” | |
注音
|
釋義
|
(一)po4《廣韻》博陌切,入陌幫。鐸部。 | (1)
靠近,接近。《說文‧辵部》:“迫,近也。”《楚辭‧離騷》:“吾令義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迫,附也。言我恐日暮年老,道德不施,欲令日御按節徐行,望日所入之山,且勿附近。”三國魏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唐李白《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徒然迫晚暮,未果諧心胸。”
(2)逼迫,強迫。《玉篇‧辵部》:“迫,逼也。”《左傳‧哀公十五年》:“孔伯姬杖戈而先,大子與五人介,輿豭從之,迫孔悝於廁強盟之。”唐
白居易《重賦》:“織絹未成疋,繅絲未盈斤;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彭湃《海豐農民運動》第一章第二節:“海豐縣召麴钫中鄉有一個地主黎某,對農民異
常苛刻,迫農民租,農民乃賣子以還租。” (3)催促。《呂氏春秋‧貴生》:“全生為上,虧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高誘注:“迫,促也。促欲得生,尸素寵祿,志不高潔,人之下也。”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4)急迫,緊急。《廣雅‧釋詁一》:“迫,急也。”《莊子‧山木》:“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成玄英疏:“親屬 急迫猶相收。”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賊圍之甚迫,夫人慌了,和長老商量。”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 (5)狹窄。《廣雅‧釋詁一》:“迫,黹赘匚夾伛也。”王念孫疏證:“狹與黹赘匚夾伛通。”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六引《考聲》:“迫,隘也。”《華陽國 志‧蜀志》:“(漢安縣)土地雖迫,山水特美好。”《後漢書‧竇融傳》:“當今西州地埶局迫,人兵離散,易以輔人,難以自建。”宋王安石《與祖擇之書》: “褊迫陋庳,非敢謂之文也。” (6)困窘。《增韻》:“迫,窘也。”《文選‧賈誼〈鵩鳥賦〉》:“怵迫之徒兮,或趨東西。”李偻注引孟康曰:“迫,迫貧賤也。”宋蘇軾《杭州上執政書二首》之一:“計窮理迫,須至控告。”魯迅《書信‧致徐懋庸 (7)閉,籠罩。《改併四聲篇海‧辵部》引《玉篇》:“迫,閉也。”《史記‧周本紀》:“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裴駰集解引韋昭曰:“陽氣在下,陰氣迫之,使不能升也。” |
(二)pai3 | 〔迫擊炮〕用座板承受後座力,發射尾翼彈的一種滑膛曲射炮。一般從炮口裝彈。構造簡單,炮身短,射程較近,但輕便靈活,能在各種地形上配合步兵作戰。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