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

不輟,西銘 (張載)。續航力、戲劇張力

 經歷了68年,仍舊筆耕不輟,於當今文壇中,堪稱無人能出其右。創作量未必是最多的,但豐富度及續航力絕對是最飽滿、最持久的。直到此刻,他的作品依舊在書市裡長銷不斷。尤其,因為他的小說畫面感十足。戲劇張力也很夠。向影劇跨界很容易。所以應該是檯面上最多作品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家。


西銘
又命 訂頑
作者:張載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於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懮,純乎孝者也。違曰悖德,害仁曰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唯肖者也。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性,為匪懈。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育英才,潁封人之賜類。不弛勞而厎豫,舜其功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體其受而歸全者,參乎;勇於從而順令者,伯奇也。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懮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鹿鳴報喜(楊英風)蝙蝠、梅花鹿、壽桃由上而下排列,正好符合「福祿壽」「恭賀新禧」、「春」

 

【作品分享】鹿鳴報喜
畫面中西合璧,不但有「恭賀新禧」、「春」及象徵「福祿壽」的蝙蝠、梅花鹿及壽桃等吉祥圖案,還有祝福聖誕及新年快樂的英文字。
.
蝙蝠、梅花鹿、壽桃由上而下排列,正好符合「福祿壽」三字的順序。蝙蝠及梅花鹿全身塗黑,類似「陰刻」的作法,壽桃則屬「陽刻」,如此可增加畫面的變化,不至顯得單調。「春」字造型類似中國剪紙的風格,顏色以紅色為主,其下還有一朵瑞雲,均是吉祥祝福之意。(作品編號DA052)
可能是文字的插圖
所有心情:
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 Yuyu Yang Art Education Foundation和其他6人
留言
分享

2024年2月18日 星期日

流儀, 変幻自在。大年初五


毎日新聞 


王晃三+AI

大年初五在閩南語的稱呼,聲音類似"初五過歸",請問正確漢字寫法是甚麼?


我用這個提示,

請教Gemini


得到以下的答覆


根據我的搜尋結果,大年初五在閩南語的稱呼,聲音類似"初五過歸",正確漢字寫法是初五隔開。


隔開的閩南語發音是 koh-khui,白話字是 khah-khui,意思是隔開、分開。在過年習俗中,初五是接神日,人們會在初四晚上準備牲禮、供品,迎接五路財神。初五早上,人們會在祭拜完財神後,將供品分給親朋好友,象徵著將財氣分享給大家。因此,初五也被稱為隔開,意思是隔開了過年的禁忌、可以開始正常生活。


過歸的閩南語發音是 kuè-kue,白話字是 kuè-kue,意思是過去了、結束了。在過年習俗中,初五是過年的最後一天,人們會在初五這一天將過年的習俗和禁忌結束,因此也被稱為過歸。


因此,初五隔開和初五過歸都是大年初五在閩南語的稱呼,但初五隔開是比較正式的說法,而初五過歸則是比較口語的說法。


不過,根據我對台灣閩南語的了解,初五過歸的說法似乎更為常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會說初五過歸,而較少說初五隔開。


因此,如果您在台灣使用閩南語稱呼大年初五,初五過歸是一個比較符合當地習慣的說法。

 
◇変幻自在の小澤征爾さん、唯一無二の流儀とは 片山杜秀さん語る/上
「論理を超えて直感的でありながら、みんなが納得するというマジックを持った指揮者だった」。音楽評論家で慶応大教授の片山杜秀さんに、「世界のオザワ」について聞きました。

 国語辞書(1)

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開,開工。遠諱記念。擴容

加成員等,叫擴容。如某團體加收許多會員。


一山一寧
淳祐7年 - 文保元年10月24日
1247年 - 1317年11月28日
諡号 一山国師
尊称 妙慈弘済大師
生地 台州臨海県(浙江省台州市臨海市
没地 京都南禅寺
宗派 臨済宗
寺院 観音寺、建長寺円覚寺浄智寺、南禅寺
頑極行弥
弟子 雪村友梅
著作 『一山国師語録』
『一山国師七百年遠諱記念 鎌倉時代の南禅寺と一山国師』 関西大学教授 原田正俊著 大本山南禅寺発行 2016年10月
『帰一寺開山一山一寧国師七百年大遠諱記念 一山一寧墨蹟集』 花園大学教授 衣川賢次著 帰一寺発行 2016年11月

2024年2月14日 星期三

拐,柺,轉捩點, 九彎十八拐,拐彎抹角

轉捩點: ㄓㄨㄢˇ ㄌㄧㄝˋ ㄉㄧㄢ轉變的關鍵。 如:「這次事件,是他一生的 轉捩點 。」


2009.6.12 跑了一趟蘭陽平原,必須「九彎十八拐」的坐車到宜蘭。


九彎十八拐
某夫婦形容其ㄧ生



用詐術騙走人或財物。如:「誘拐」。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沈瓊枝便把鹽商騙他做妾,他拐了東西逃走的話,說了一遍。」
轉彎。如:「拐彎抹角」。老殘遊記˙第三回:「進了大門,望西一拐便是三間客廳。」

瘸腿走路。如:「他形容憔悴,一拐一拐的走在路上。」西遊記˙第一回:「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

手杖。通「枴」。紅樓夢˙第十三回:「賈珍此時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則過於悲痛了,因拄個拐,踱了進來。」



((沖繩語: トンファー ,tonfaa,又拼做 tong fa,tuifa,tonfa),又作拐,是一種武器,是一枝T字型的棍棒,也有T型棍旋棍等名稱。沖繩地方的武器,流行在中國南方與東南亞,有說法是中國十八般兵器其中之一。
相傳拐的原型是一種農具,或是拐杖的變形。
硬木製的武術用拐
 
 
 【詳細解釋】:拐
     abduct;crutch;kidnap;limp;swindle;turn;
     拐
     (1)
     枴
     guǎi
     (2)
     (形聲。從手。本義:拐杖)同本義。通“枴”。亦稱拐棍[staff]
     沉香拐拄一根。――《紅樓夢》
     (3)
     又如:拐子頭(小孩。因老人需孩子扶行,其作用如同“拐杖”;又俗稱太監身邊的小廝);拐兒(拐杖;腳踝);拐柱(拐棍);拐子馬(北宋時稱左右兩翼騎兵為拐子馬)
     拐
     guǎi
     〈動〉
     (1)
     誘騙。把婦女或兒童騙帶走[abduct]
     那日買了一個丫頭,不想是拐子拐來的。――《紅樓夢》
     又拐了三百多去。――清·郭小亭《濟公全傳》
     (2)
     又如:拐孩子;拐占(拐騙佔有);拐米倒做了倉官(喻世上不平事太多,說不清楚);拐良為娼(拐賣良家婦女作妓女);拐兒(拐騙人口、財物的人);拐局(拐騙的圈套)
     (3)
     轉彎,常指行進時改變方向[turn]
     往前走一百米,再向右拐彎,就到了他家
     (4)
     又如:拐彎兒;拐回來
     (5)
     用臂肘碰[elbow]。如:用手肘把他一拐
     拐
     guǎi
     [方]∶彎曲處,角[corner]。如:門拐,牆拐;拐角
     拐
     guǎi
     (1)
     [方]∶錯的,壞的[wrong]。如:別把話說拐了;拐心眼;拐孤乖僻;古怪
     (2)
     跛行的,瘸的[lame]。如:拐仙(即鐵拐李。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拐腿(瘸子);他走路一蹺一拐地
     拐棒
     guǎibàng
     [bentstick]彎的棍子
     拐脖兒
     guǎibór
     [elbowofastovepipe]用來使兩節煙筒成垂直連接的直角形接頭
     拐帶
     guǎidài
     [abduct;kidnap]用欺騙手段把婦女小孩兒或貴重物品攜帶遠走
     他因拐帶兒童,被判刑五年
     拐點
     guǎidiǎn
     (1)
     [pointofinflection]∶把曲線上向上凹的弧從向下凹的弧分開或者相反地分開的點
     (2)
     [contraflexure]∶見“反撓曲點”
     拐棍
     guǎigùn
     [walkingstick]原指走路時拄的棍子。現也常用來比喻作為借助力量的人或事物
     拐角
     guǎijiǎo
     [turn;corner;turning]轉彎處的轉捩點;曲處
     迅速繞過樹林的拐角,從最近的道上向我們走來
     拐賣
     guǎimài
     [swindleandsell]拐騙並賣掉(人)
     拐賣人口
     拐騙
     guǎipiàn
     [swindle]用欺騙手段弄走人或財物
     拐騙錢財
     拐騙
     guǎipiàn
     [abduction]以婚姻或不合乎道德性交為目的帶走婦女或兒童或受監護的人
     拐彎
     guǎiwān
     [turn;goaroundcurve;turnacorner]沿著曲線或改變方向走
     就在分叉處幹線急劇拐彎
     拐彎抹角
     guǎiwān-mòjiǎo
     (1)
     [equivocate;beataboutaroundthebush;speakindirectly;talkinaroundaboutway]∶語言不便直說,以比喻、暗示或正言反說等方式表達
     她先是說了一大堆客套話,然後就拐彎抹角地說了起來,我終於慢慢地聽出她的來意了
     (2)
     [goaheadalongawindingpath]∶道路彎來彎去,方向轉變非常多,用以形容隨路線的曲折前進
     拐杖
     guǎizhàng
     [walkingstaff]走路時支撐用的手杖
     拐肘
     guǎizhǒu
     [elbow][方]∶胳膊肘
     拐子
     guǎizi
     (1)
     [cripple]∶跛子,殘廢的人
     脊髓灰質炎使那個青年成了拐子
     (2)
     [abductor;kidnapper]∶拐賣人口的人
     因那日買了個丫頭,不想系拐子拐來賣的。――《紅樓夢》
     (3)
     [shapedreel]∶一種簡單的木制工具,形狀略像“工”字,兩頭橫木短,中間直木長。把線紗等繞在上面,拿下來就可以成桄
     拐
     guǎi ㄍㄨㄞˇ
     (1)
     轉折:~彎。
     (2)
     騙:~騙。~賣。
     (3)
     走路不穩,跛:他走路一~一~的。
     (4)
     走路時幫助支持身體的棍:~棍。雙~。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一葉觀音。猶迷四維上下東西南北


(雜名)東西南北四方之中間曰四維。 無量壽經曰:「照東方恆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Publisher by Shibunkaku Shuppan of Kyōto in 1983.機輪轉發達者猶迷四維上下東西南北


一葉觀音


一葉觀音
Facebook
https://m.facebook.com › media › set





·Translate this page

一葉觀音又稱作蓮葉觀音。因觀音大士乘一片蓮葉浮於水上,故有此名。此外佛經稱蓮瓣為葉,千葉蓮即千瓣蓮,一葉蓮即一瓣蓮,故又名一瓣蓮觀音。 願力: 普門品中記載:「或 ...一葉觀音,又作蓮葉觀音、南溟觀音。乘一片蓮葉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傳日僧道元自中國返日時,遇暴風於南溟時即默禱觀音,忽見大悲尊乘一蓮葉浮於海上,風浪遂止。及登岸 ...



外務,「時局」花鳥風月


「一期一會(一生只限一次的機會)」(75.9%)、第2名「花鳥風月(美麗的自然風景)」(31.6%)、第3名「誠心誠意(用真心對待事物)」

"Daruma" (the founder of Zen Buddhism) from "The Beauty of Nature" (花鳥風月, Kachōfugetsu) featuring artwork by Tokuriki Tomikichirō (徳力富吉郎, 1902-2000) and calligraphy by Shimizu Kosho. 

Sheet size (h x w): 19 1/2 x 15 3/8 inches. 



 所謂的「時局」,是一個特殊的日語歷史詞彙,特別指二戰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局勢。當時身在臺灣的日本畫家飯田實雄,積極宣告藝術與「時局」的關係:「畫家應該描繪的對象已經登場,那就是新母題──戰爭。」


外務

與外國交涉的事務。
非分內應為的事。唐˙常袞˙授李廙太子左庶子制:「混冥元和,屏絕外務。」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寶玉一發得了意,鎮日家作這些外務。」


日本人のビザ免除、90日に延長=台湾
時事通信
【台北28日時事】台湾外交部(外務省)は28 日、2月1日から日本人観光客に対するビザ(査証)免 除期間を30日から90日に延長すると発表した。 ...



がいむ ぐわい― 1 【外務】

(1)外国との交渉・貿易など、国際関係の行政事務。
(2)セールスなど、会社の外で勤務すること。外勤。
内務



2024年2月8日 星期四

征人,世亂,「時局」,時艱,避難,擠兌 ,臬台、急流勇退,蒿目時艱,共體時艱;解甲歸田;

為了國家、人民好,老一代的政治人物就請自動解甲歸田吧。王要想留得生前身後名,急流勇退此其時也。 

從日本時代起家中有人從軍,政府會發給其家屬圓形「征人之家」鐵?牌,釘在門眉上,彰顯榮譽,廿多年北投地區的田調,只發現這麼一片,雖然不完整,卻是行政只有14個月的「草山管理局」所頒發。
草山管理局1949.7.14.~1950.9.8.


唐王昌齡《出塞二首》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2012年10月11月// 勞保擠兌 兩個月領走768億
 針對勞保等年金問題,據轉述,馬英九總統昨在國民黨中常會重申承諾,公保、勞保、軍保等「不會倒」!政府會是最後支柱,也要請大家共體時艱。

胡適1913/10/9 日記用"蒿目時艱"。

 蒿目
注音一式 ㄏㄠ ㄇㄨˋ
漢語拼音 h o m 注音二式 h u m
蒿,望。蒿目,極目遠望。莊子˙駢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


憂慮世局、時事而內心難安。孽海花˙第三十回:「先本是臺灣的臬臺,因蒿目時艱,急流勇退。」


 所謂的「時局」,是一個特殊的日語歷史詞彙,特別指二戰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局勢。當時身在臺灣的日本畫家飯田實雄,積極宣告藝術與「時局」的關係:「畫家應該描繪的對象已經登場,那就是新母題──戰爭。」


急流勇退
【出處】:宋·蘇軾《贈善相程傑》詩:“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按察使简称臬台、臬司,掌管一省的司法、监察以及驿传事务。


時艱
時局艱難。如:「共體時艱」。金史˙卷一一○˙韓玉傳:「世亂時艱,努力自護。」
時局的艱難困苦。南朝宋顏延之《從軍行》:“苦哉遠征人,畢力干時艱。”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毗倚愈專,時艱愈棘。”林學衡《贈汪笠雲》詩: “時艱無補難為用,年少能狂亦可哀。”



自宅か、避難か 「30キロライン」またぐ福島の田村市
福島第一原発と30キロ圏

 1. 征人
 注音一式 ㄓㄥ ㄖㄣˊ
 漢語拼音 zh n  r n 注音二式 j ng r n
旅人,或指遠戍的軍士。文選˙江淹˙雜體詩˙李都尉:「樽酒送征人,踟躕在親宴。」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詩:「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避難
逃避災難或迫害。三國演義˙第十回:「嵩自陳留避難,隱居瑯琊。」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此時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難而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