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的內化 (巫鴻, 2007)
領頭字
丘
解形
《說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為也。人岙人北,人岙人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人岙人北。中邦之居在崑山岙侖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為丘。象形。北熷土,古文人岙人土。”
注音
釋義
(一)qiu1《廣韻》去鳩切,平尤溪。之部。 (1)因地勢而自然形成的土山。《爾雅‧釋丘》:“非人為之丘。”郭璞注:“地自然生。”邢昺疏引李巡云:“謂非人力所為,自然生者。”《說文‧丘部》:“丘,土之高也,非人所為也。”《書‧禹貢》:“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孔傳:“地高曰丘。”《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以登介丘。”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丘,山也。”一說四方高中央低為丘。《說文‧丘部》:“丘,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為丘。”
(2)墳墓。《方言》卷十三:“冢,自關而東謂之丘。小者謂之塿,大者謂之丘。”《周禮‧春官‧冢人》:“以爵等為丘封之度,與其樹數。”鄭玄注:“王公曰丘,諸臣曰封。漢律曰:‘列侯墳高四丈,關內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呂氏春秋‧孟冬》:“飭喪紀,辨衣裳,審棺槨之厚薄,營丘壟之小大高卑薄厚之度。”高誘注:“丘,墳。”南朝梁庾信《傷心賦》:“人惟一丘,亭遂千秋。”
(3)廢墟。《楚辭‧九章‧哀郢》:“曾不知夏(案: 廈)之為丘兮。”王逸注:“丘,墟也。”《後漢書‧馮衍傳》:“西顧酆鄗,周秦之丘,宮觀之墟,通視千里。”李賢注,“丘,亦墟也。”
(4)邑里。《廣雅‧釋詁二》:“丘,居也。”《左傳‧僖公十五年》:“不利行師,敗于宗丘。”杜預注:“丘,猶邑也。”南朝宋鮑照《結客少年場行》:“去鄉三十載,復得還舊丘。”
(5)大。《廣韻‧尤韻》:“丘,大也。”《孫子‧作戰》:“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李筌注:“丘,大也。”《漢書‧楚元王傳》:高祖微時,常避事,時時與賓客過其丘嫂食。”顏師古注引張晏曰:“丘,大也,長嫂稱也。”
(6)空。《廣雅‧釋詁三》:“丘,空也。”《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三禁》:“剛強而虎質者丘。”《漢書‧息夫躬傳》:“躬歸國,未有第宅,寄居丘亭。”顏師古注:“丘,空也。”《後漢書‧龐參傳》:“故縣丘城,可居者多。”李賢注:“丘,空也。”
(7)聚。《釋名‧釋州國》:丘,聚也。”《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孔穎達疏:“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8)古代地積單位。《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鄭玄注:“四邑為丘,方四里。”《漢書‧刑法志》:“至魯成公作丘甲,哀公用田賦。”顏師古注:“丘,十六井也。”
(9)由田塍隔成的水田。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上:“新瀧等州山田,揀荒平處,鉏為町畦,伺春雨丘中聚水。”又用作量詞。柔石《為奴隸的母親》:“假如有五人同在一丘水田內,他們一定叫他站在第一個做標準。”
(10)姓。《通志‧氏族略三》:“丘氏,姜姓。太公封於齊而都營丘,其支庶居於營丘者,遂以丘為氏。其志在今齊州臨淄。或云,濰州昌樂有營丘故城。”
領頭字
虛解形
《說文》:“虛,大丘也。山岙昆山岙侖丘謂之山岙昆山岙侖虛,古者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謂之虛。人岙人丘,虍聲。”按:丘,篆文像穴居兩側有孔之形;以後建造簡單房屋,上面蒙以獸皮作屋頂,故字作虛,亦作虍㶊丘。今通用“虛”。注音
釋義
(一)xu1一)《廣韻》去魚切,平魚溪。又許魚切。魚部。(1)大丘,土山。《說文‧丘部》:“虛,大丘也。山岙昆山岙侖丘謂之山岙昆山岙侖虛。”《詩‧鄘風‧定之方中》:“升彼虛矣,以望楚矣。”《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崴磈山熷畏瘣,丘虛崛山熷畾。”(2)古田制名。《說文‧丘部》:“虛,古者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謂之虛。”段玉裁注:“此又引《小司徒》職文,言丘亦名虛,皆說‘虛’篆人岙人丘之意也。”
(3)廢墟。《逸周書‧文政》:“無由不通,無虛不敗。”孔晁注:“國無人謂之虛也。”《莊子‧人間世》:“昔者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刑戮。”陸德明釋文引李巡曰:“居宅無人曰虛。”又使為廢墟。《荀子‧解蔽》:“此其所以喪九牧之地,而虛宗廟之國也。”《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國次》:“禁伐當罪當亡,必虛其國。”
(4)區域。《左傳‧昭公十七年》:“宋,大辰之虛也。”孔穎達疏:“以天之十二次,地之十二域,大辰為大火之次,是宋之區域,故謂宋為大辰之虛。”《莊子‧秋水》:“井乛熷黽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成玄英疏:“拘於虛域也。”
(5)市集。唐柳宗元《童區寄傳》:“之虛所賣之。”《太平廣記》卷二百六十四引《投荒雜錄》:“或有喜他室之女者,率少年,執刀梃,往趨虛路以偵之。”宋王安石《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二首》之一:“樹外鳥啼催晚種,花間人語趁朝虛。”清李調元《卍齋璅錄》:“《青箱錄》:‘嶺南人呼市為虛。’按:今粵中俗猶然。”
(6)居住。《荀子‧大略》:“仁有里,義有門。仁,非其里而虛之,非禮也。”《金史‧徒單克寧傳》:“復以守道為左丞相,虛尚書令位者數年,其重如此。”二)《廣韻》朽居切,平魚曉。魚部。
(1)空虛。《廣雅‧釋詁三》:“虛,空也。”《荀子‧宥坐》:“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史記‧平準書》:“費數十百巨萬,府庫益虛。”《齊民要術‧種穀》:“入泉伐木,登山求魚,手必虛。”又使空虛。《老子》第三章:“虛其心,實其腹。”《史記‧平準書》:“於是天子遣使者虛郡國倉廥以賑貧民。”
(2)空圽㶊目。《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度虛館以候之。”宋楊億《受館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好問虛前席,征賢走傳車。”
(3)空隙;弱點。《爾雅‧釋詁》:“虛,間也。”《孫子‧虛實》:“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行避實而擊虛。”《淮南子‧氾論》:“若循虛而出入。”高誘注:“虛,孔竅也。”魯迅《南腔北調集‧辱㶑口熷馬和恐嚇韦岙夬不是戰鬥》:“不妨伺隙乘虛,以一擊制敵人的死命。”
(4)不足;缺損。《易‧損》:“損益盈虛,與時偕行。”《呂氏春秋‧精通》:“月晦則蚌蛤虛,君熷羊陰虧。”高誘注:“虛,蚌蛤肉隨月虧而不盈滿也。”五代張蠙《寄友人》:“相思不我會,明月幾盈虛。”
(5)饑餓。《墨子‧節用》:“制為飲食之法,曰:足以充虛繼氣,強股肱,耳目聰明則止。”《韓非子‧解老》:“食足以充虛,則不憂矣。”晉張華《博物志》卷七:“體欲長勞,食欲長少;勞無過極,少不至虛。”
(6)稀少。《呂氏春秋‧辨土》:“不知其稼居地之虛也。”高誘注:“虛,亦希也。”
(7)疏鬆。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下:“烏賊魚,只有骨一片,如龍骨而輕虛,以指甲刮之即為末。”清魏源《吳農備荒議》:“地虛則行根易遠而深。”陸柱國《上甘嶺》:“全是虛土,架不起槍來。”
(8)天空。《管子‧心術上》:“天曰虛。”三國魏阮籍《口岙永懷詩八十二首》之十九:“寄顏雲霄間,揮袖凌虛翔。”唐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宋蘇軾《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9)方位。《易‧繫辭下》:“周流六虛。”韓康伯:“六虛,六位也。”《太玄‧玄圖》:“九虛設辟。”范望注:“九虛,九位也。”《列子‧仲尼篇》:“用之彌滿六虛,廢之莫知其所。”
(10)虛假,不真實。《管子‧弟子職》:“志毋虛邪。”尹知章注:“虛,謂虛偽。”《楚辭‧九章‧惜往日》:“弗省察而按實兮,聽讒人之虛辭。”明康海《中山狼》雜劇:“丈人不可聽信他!這都是虛言。”魯迅《彷徨‧孤獨者二》:“這傳說果然不虛。”
(11)膽怯;怯懦(多用在理屈或沒有把握的時候)。《紅樓夢》第九十六回:“那個人看見賈璉的氣色不好,心裏先發了虛了。”
(12)體質虛弱,生理機能衰退。如:虛症;氣虛。《呂氏春秋‧圜道》:“八虛甚久則身斃。”高誘注:“虛,病。”《素問‧調經論》:“虛者,聶辟氣不足。”又《玉機真藏論》:“此謂五虛。”王冰注:“虛,謂真氣不足也。”
(13)副詞。徒然,白白地。《漢書‧匡衡傳》:“是以君熷羊下更相是非,吏民無所信。臣竊恨國家釋樂成之業,而虛為此紛紛也。”唐李商隱《安定城樓》:“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游。”
(14)道家用語。指清靜無欲的內心境界。《老子》第十六章:“致虛極。”清魏源本義:“虛者無欲也,一熷尢欲則靜,蓋外物不入,則內心不除也。”《韓非子‧解老》:“所以貴無為無思為虛者,謂其意無所制也。”《世說新語‧品藻》:“長史虛,劉尹秀,謝公融。”
(15)指抽象的理論。如:務虛。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讀亭林遺書》:“(顧)亭林之學成於貴實;予之學出於導虛。”
(16)獨木舟。《易‧中孚》:“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金其源《讀書管見‧易經》:“古者以自空大木為涉水之具,名之曰虛,今則集板為之。舟之與虛,古今名異而實同。”
(17)古代陰陽五行家用語。指每旬的第五天和第六天。與“孤”相對。《史記‧龜策列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裴駰集解:“甲乙謂之日,子丑謂之辰。《六甲孤虛法》:甲子旬中無戌亥,戌亥即為孤,辰巳即為虛。甲戌旬中無申酉,申酉為孤,寅卯即為虛。甲申旬中無午未,午未為孤,子丑即為虛。甲午旬中無辰巳,辰巳為孤,戌亥即為虛。甲辰旬中無寅卯,寅卯為孤,申酉即為虛。甲寅旬中無子丑,子丑為孤,午未即為虛。”
(18)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顆。又作“玄枵”次的標志星。《爾雅‧釋天》:“玄枵,虛也。”《書‧堯典》:“宵中星虛。”孔傳:“虛,玄武之中星。”《齊民要術‧種穀》:“虛中即種宿麥,昴星中則收斂蓄積,伐薪木。”
(19)春秋時地名。1.宋地名。《春秋經‧桓公十二年》:“公會宋公於虛。”杜預注:“虛,宋地。”沈欽韓補注:“衛輝府延津縣東南有故虛城。”2.晉地名。《左傳‧成公十七年》:“鄭子駟侵晉虛、滑。”杜預注:“虛、滑,晉二邑。”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河南府郾師縣東南有虛城。”
(20)姓。《廣韻‧魚韻》:“虛,姓。出何氏《姓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