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字 | |
---|---|
夏 | |
解形 | |
《說文》:“夏,中國之人也。人岙人𡃀、人岙人頁、人岙人臼。臼,兩手;𡃀,兩足也。䏁𢚖𠺘搲㗝㗱,古文𡐿熷昍熷𡃀(夏)。” | |
注音 | 釋義 |
(一)xia4一)《廣韻》胡雅切,上馬匣。魚部。 | (1)最初為中原古部族名,相沿用為中國人的稱呼,也泛指中國。《說文‧𡃀部》:“夏,中國之人也。”段玉裁注:“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徐灝箋:“夏時夷、狄始入中國,因謂中國人為夏人,沿舊稱也。”《書‧舜典》:“蠻夷猾夏。”孔傳:“夏,華夏。”宋王安石《祿隱》:“揚子曰:‘塗雖曲而通諸夏,則由諸;川雖曲而通諸海,則由諸。’”章炳麟《駁建立孔教議》:“總舉夏民,不崇一教。” (2)大。《爾雅‧釋詁上》:“夏,大也。”《方言》卷一:“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詩‧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毛傳:‘夏,大也。” (3)大屋。後作“廈”。《楚辭‧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王逸注:“夏,大殿也。”洪興祖補注:“夏,大屋。”《文選‧張衡〈西京賦〉》:“大夏耽耽,九戶開闢。”薛綜注:“屋之四下者為夏。” (4)華彩。《周禮‧天官‧染人》:“秋染夏。”鄭玄注:“染夏者,染五色。”又《春官‧巾車》:“孤乘夏篆。”鄭玄注:“夏篆,五采畫轂約也。”宋葉適《送周明叔王成叟》:“琢琱而佩環,染夏為裳衣。” (5)樂歌名。《詩‧周頌‧時邁》:“我求懿德,肆于時《夏》。”鄭玄箋:“樂歌大者稱《夏》。” (6)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個朝代,相傳為夏后氏部落領袖禹之子啟所建立的奴隸制國家。君位世襲制也由啟開始。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北)、陽翟(今河南省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約當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到前十七世紀左右。《白虎通‧號》:“夏、殷、周者,有天下之大號也。” (7)我國歷史上所建立的封建割據政權名。1.東晉末,匈奴貴族赫連勃勃於公元407年建立夏國,都統萬城(今陝西省橫山縣),據有今陝西省大部分地區和內蒙古的部分地區。公元431年為吐谷渾所滅。2.北宋初期,党項貴族趙元昊於公元1032年建立夏國,史稱西夏,都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據有今寧夏、甘肅地區。公元1237年為蒙古所滅。3.元末徐壽輝紅巾軍部將明玉珍於公元1362年建立夏國,都重慶,據巴蜀地區。公元1371年,為明太祖所滅。 (8)我國歷史上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名。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於公元618年建立夏國,都樂壽(今河北省永年縣東),據有河北省大部郡縣。公元621年為唐朝所滅。 (9)古水名。故道從湖北省沙市東南分長江水東出,流過今監利縣北,折而東北至沔陽縣治附近流入漢水。據說冬涸夏流,所以稱夏水。《楚辭‧九章‧哀郢》:“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王逸注:“江、夏,水名也。”洪興祖補注引應劭曰:“江別入沔為夏水。源夫夏之為名,始於分江,冬竭夏流,故納厥稱。”《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涉夏踰漢,政成期月。”李善注:“《楚辭》曰:‘江與夏之不可涉。’夏,水名也。” (10)春秋時楚地名。《左傳‧宣公十一年》:“(楚子)乃復封陳,鄉取一人焉以歸,謂之夏州。”劉文淇疏證:“《一統志》:‘夏州在漢陽府漢陽縣北。’” (11)古州名。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夏州,以原統萬城為治所,改名巖綠(今陝西省橫山縣西北白城子)。唐夏州屬關內道,改巖綠名朔方。轄境包括今陝西省大里河以北的紅柳河流域及長城迤北一帶。元廢。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十‧榆林鎮》:“太和十一年,改置夏州及化政郡。”“宋淳化四年,李繼捧鎮定難軍,以夏州合於繼遷,遣李繼隆入夏州執之。朝議夏州深在沙漠,奸雄因以竊據,乃毀其城,遷其民於綏、銀。既而復為西夏所據……元廢。” (12)縣名。北周改南安邑縣為夏縣,即今山西省夏縣。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西三‧解州》:“夏縣,本漢安邑縣地,後魏太和十一年,別置南安邑縣,後周改為夏縣。” (13)通“暇”。閑暇;空閑。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夏,墒借為暇。”《漢成陽靈臺碑》:“匪皇啟居,日稷不夏。” (14)通“假(<現代音>jia3<\/現代音>)”。寬假,寬容。《詩‧大雅‧皇矣》:“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俞樾平議:“夏之言假也。《釋名‧釋天》曰:‘夏,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 (15)通“雅(<現代音>ya3<\/現代音>)”。《墨子‧天志下》:“非獨子墨子以天之志為法也,於先王之書,《大夏》之道之然:‘帝謂文王:予懷明德,毋大聲以色,毋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誥文王之以天志為法也,而順帝之則也。”俞樾平議:“《大夏》即《大雅》也,雅、夏古字通。《荀子‧榮辱篇》曰:‘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曰:‘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夏與雅通也。” (16)姓。《通志‧氏族略二》:“夏氏,亦曰夏后氏,姒姓,顓帝之後也……禹之受舜禪,至桀,凡十七君,十四世,四百七十一年,為湯所伐,放於南巢。武王克商,封其後於木岙巳,其非為後不得封者,以夏為氏焉。又陳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其孫夏舒,以王父字為氏,是為陳夏氏也。後漢有夏馥、夏牟。”二)《廣韻》胡駕切,去禡匣。一年四季的第二季,農曆四月至六月。《爾雅‧釋天》:“夏為朱明。”郭璞注:“氣赤而光明。”《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孔傳:“永,長也,謂夏至之日。火,蒼龍之中星,舉中則七星見可知,以正仲夏之氣節。”唐韓愈《送孟東野序》:“以鳥鳴春,以雷鳴夏。”老舍《駱駝祥子》三:“歡蹦亂跳的牲口,一夏天在這兒,準教蒼蠅蚊子給拿個半死!” |
(二)jia3《集韻》舉下切,上馬見。 | (1)〔陽夏〕古縣名。秦置。治所在今河南省太康縣。隋開皇七年(公元587年)改名太康。《史記‧陳涉世家》:“吳廣者,陽夏人也。” (2)通“檟”。《集韻‧馬韻》:“檟,通作夏。”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夏,墒借為檟。”《禮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鄭玄注:“夏,槄也;楚,荊也。二者所以撲撻犯禮者。”元楊維禎《勸糶詞》:“韦岙兄乃指廩間,夏楚劫以勢。”樓卜䏁𠺫厂㮼㗱注:“夏,音賈,同檟。”按:夏、楚即檟、楚,本木名,借指此二木所製的撲責之具。引申為鞭笞。《聊齋志異‧張誠》:“師曰:‘午前不知何往,業夏楚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