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趙珩《逝者如斯:六十知見學人側記》《舊時風物》《百年舊痕》、《故人故事》

趙珩,  生於1948年,北京人。原北京燕山出版社編審、總編輯。著有《老饕漫筆》、《彀外譚屑》、《舊時風物》、《老饕續筆》、《百年舊痕》、《故人故事》等。
中文名趙珩國 籍中國民 族漢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48年

目錄

1 趙珩先生經歷
2 趙珩先生經歷
3 趙珩先生.作品


趙珩先生經歷編輯
《崑曲的形成與京劇的發展》、《中國劇場與舞台的變遷》


趙珩先生經歷編輯

第一階段文學為主
趙珩先生出身名門,曾祖父趙爾豐清末曾任署理四川總督駐藏大臣,曾伯祖趙爾巽民國期間曾任清史館館長,領修過《清史稿》。父親趙守儼中華書局原副總編輯,主持過二十四史的點校工作。祖輩傳下來的書在抗戰和“文革”中都受到損失,流傳下來的不算很多。因此,趙珩先生家裡的書以他自己的為主。
上世紀60年代初,趙珩家在翠微路。父親忙於二十四史的整理工作,在家時間很少,也不管他。每到寒暑假,趙珩經常盤桓在父親的大書房,看自己喜歡的文史類書。雖為書香門第,但家裡並沒有刻意培養他在文史方面的興趣,他對文史有興趣,純粹是耳濡目染之後一種自發行為。儘管沒人引導,但是讀了不少的書。直到現在,《論語》、《古文觀止》,他基本上都能背。說著,隨口就背出一段《論語》———“《孟子》原來也能背誦,現在不行了
趙珩自稱,自己小時候讀書不算很用功,後來讀書一直也沒什麼計劃或想成為什麼“家”,這輩子對自己沒什麼過高要求,但一直把讀書看成是一種享受,屬於“玩” 。這個時候,《詩經》、《楚辭》、唐詩、宋詞他都涉獵過,而且一直很喜歡。趙珩對文史類的書基本沒有多大的選擇性,父親的那些書並不是都看,但是,他特別愛看筆記。而且,這個興趣一直保留至今。“唐宋筆記,明清筆記這一塊我比較熟。像社會生活筆記類的《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還有史料筆記,像宋代的《揮麈錄》,還有一類是讀書筆記,像《越縵堂讀書記》等等。”他說愛讀的原因是筆記有故事性,或者能從一點出發,旁及其餘。
趙珩的母親畢業於輔仁大學教育系,她沒有正式工作,就在家裡從事翻譯。她翻譯過《西學東漸記》、《女權辯護》等。因為這個原因,趙珩看了不少的翻譯小說。在“文革”中,有人把學校圖書館的書偷出來看,而趙珩已經把“文革”前翻譯的小說基本上都看過了。像傅雷譯的巴爾扎克小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悲慘世界》等等,還有高爾斯華綏果戈里屠格涅夫狄更斯等等作家的作品。


第二階段詩詞和筆記
“文革”中,趙珩自己家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父親上交了一些有關的文件,但沒有抄家。這段時間,趙珩就是安安靜靜地在家裡讀自己喜歡的書,還在家裡畫油畫,拉小提琴,除了《梁祝》,還拉點革命歌曲。“我認為,讀書絕不是沒有用的,我當時就感到,'文革'是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我不知道歷史在什麼時候能轉折,但是相信它一定會回歸到正常的社會形態。知識和文化不會永遠無用,對此我在頭腦中認識非常清楚。”趙珩說。
這時,趙珩讀了一些讀書筆記,如錢大昕的《十駕齋養新錄》、《廿二史考異》,趙翼的《廿二史札記》,《陔餘叢考》,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他每天要讀很多書,印象最深刻的是英國女作家喬治·愛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這本書寫的是家長里短,充滿了田園詩一般的寧靜和恬淡。有時,他讀完一段以後打開西窗,四周萬籟俱寂,外面的農田籠罩在夕陽下,和當時中國的社會現實相比,恍若隔世。
學生“ 大串聯 ”開始以後,他弄了一張串聯證,一個人出去遊山玩水。他這次出行,純粹是想在“讀萬卷書”之後“行萬里路”。在他的記憶中,自己從來不看大字報。為了體驗杜甫 “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他在泰山岱頂賓館住了三天,不巧兩天陰雨,直到第三天下午一覺醒來,隔窗看到了太陽,發現整個泰山一片蔥綠,籠罩在金光之中,由此相信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絕對沒有誇張。為了體驗到“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他特意經京杭大運河,從蘇州坐船到杭州

第三階段標點《漢書》
1968年趙珩高中畢業,1969年他去了內蒙古兵團。從1971年開始,趙珩在家賦閒,到1974年才把戶口遷了回來。
這三年時間是趙珩又一個讀書的高峰時期。趙珩在最便宜的竹簡齋本二十四史的《漢書》本子上,用紅筆標點正文和註釋,他還標點了一部分《史記》。本來還想標點《後漢書》,但是因為1974年上班了沒有做成。1972年,他和愛人一起重讀了50年代出版的《安徒生童話集》,當時還在書的扉頁上寫了一些感想,企盼美的回歸,人性的回歸。也是在這一年,他用毛筆抄錄了《論語》。

戶口遷回之後,安置辦公室把趙珩分配到醫院工作。由於他對醫學沒什麼興趣,拿到文憑不久就去了出版社,一干就是22年,屈指算下來,他當總編輯已有13年了。
趙珩說,自己後來陸陸續續讀了一些文史類的雜書和筆記,但哲學類就很少讀。像《老子》、《莊子》也讀過,但談不上有什麼研究。長期的文史浸潤使他保留了一些老一代文人的習性,到這時,他寫信還用八分箋。他覺得,保留一些舊時代的情趣會讓生活更有味道,像自己和老一輩及不少文化界朋友通信就不是電子郵件所能完全替代的。當然,他也不排斥現代化的生活———“我不是說夏天扇扇子不使空調,不用冰箱。”回顧幾十年來的讀書生涯,趙珩說自己讀書非常龐雜,從無計劃,想讀什麼讀什麼,沒有任何的功利性。從後來的結果來看,這種習慣對於他的編輯生涯來說又是終身受益。比如,1990年,為了紀念徽班進京200週年,要出一個很大的圖冊。出版社收到的是很散的稿子。當時對誰應該佔多大比重,大家爭執不下,憑著自己對戲曲的熟悉和了解,趙珩拍板決定,梅蘭芳佔8頁,程硯秋佔6頁,荀慧生尚小雲各佔5頁。後來,大家對此心服口服,沒有人對此有異議。類似這樣的例子,在趙珩的出版經歷中比比皆是。

趙珩說,一些藏書家如黃永年等人到他家裡來,看了他的書之後說過,這裡沒有多少好版本,全都是讀書人的書。“確實,我家幾代人都是以讀書為主,而不是為了藏書。我的書房不是擺給別人看的,就是給自己提供一個讀書的空間。人坐在書房里安安靜靜讀書,好像和古人對話,使時空凝固,自己也能保持一種平和安靜的心態。”儘管非常愛書,但是他不敢什麼書都要,原因是已經沒地方放了。

趙珩語錄  ●最高的精神享受是文化,不是天天打高爾夫或住豪華飯店,文化享受才是一種最奢侈的享受。
●我家裡有很多書沒讀過,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精力全讀了。有些書就是用來查閱的。
●人生最可貴的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知道有所為,不難;知道有所不為,不易。
●古人講讀書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己至少能做到修身。
●我一生之中,從來沒有想到過要做一個了不起的人,只是想做一個平淡的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懂得生活的人。
●我一直不在彀中,而在彀外,所以給自己的書房取名為彀外書屋


趙珩先生.作品編輯
■《老饕漫筆》·2001
饕餮本為人所不齒的“好吃鬼”,但蘇軾卻曾以之自居,並作《老饕賦》:“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從此“老饕”遂成追逐飲食而又不失其雅的文士的代稱。這些文士不但善於品味飲食,甚至不乏擅長烹飪者,什麼“東坡肉”、“ 潘魚 ”、“ 譚家菜 ”……真可謂不勝枚舉。古代的暫且不說,現代的梁實秋先生、王世襄先生、汪曾祺先生以及本書作者趙珩先生皆是此道高手
■《彀外譚屑》·2006
這本文集是作者在《老饕漫筆》之後又一部社會生活的隨筆雜記。作者撿拾人生經歷中的片斷印象和見聞感受,以親歷者的視角,將那些飄逝的禮俗風物、舊時人物、琴棋書畫、飲食遊樂,娓娓道來。雖說是個人雜憶,卻觸及諸多社會文化現象,再現了五十年間急遽消逝的生活場景。從揮之不去的懷舊遣興中,感受到腳步匆匆的現代人依然摯愛與眷戀的文化傳統情懷
■《舊時風物》·2009

舊時風物

簡體書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07-01
隨筆新作,趙珩現任北京市文物局專家組成員等職務,對老北京的風土人情有著深厚的情感和認識。有人笑稱他是位傳統文化的移民,作為地道的北京土著,趙珩懂碑帖,懂書畫,懂京戲,懂古代風俗,懂古代地圖,更懂古來的烹飪飲饌。他的懂不是浮泛的淺知,而是內行眼裡的門道。他的這些雜學,他對這類看似不在主流的雜項學問的偏愛,頗有一點王世襄先生的餘韻。
《舊時風物》這本書是趙珩對已經逝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氣質的隨筆雜記,以親歷者的視角,追憶並講述那些飄逝的禮俗風物、舊時人物、琴棋書畫、飲食遊樂……作者不但融入了個人的感情色彩和生命體驗,同時對歷史對文化不斷積累與汲取,以樸實清雅的文字,表不盡的情感。
趙珩的作品《說吃》在長春版小學六年級教科書上曾發表。

■《老饕續筆》·2011
《老饕續筆》是趙珩先生繼《老饕漫筆》之後的又一力作。全書共四十篇,風格依然如《老饕漫筆》,用白描式的筆記體寫食話,寫口腹之欲,記風物人情,述歷史掌故,親切自然而優雅,流露出作者對精緻生活的一份眷念。

《逝者如斯:六十知見學人側記》

逝者如斯:六十知見學人側記

Reminiscences of Those Deceased




內容簡介
  六十年來,由於家世的原因與工作的關係,作者與許多具有深厚傳統文化修養的老輩文化人、學者先後結識,如陳夢家、啟功、王世襄、朱家溍、史樹青、翁偶虹、鄧雲鄉、吳小如等等,其中一部分保持着比較密切的交往,直至他們離世。而這些老輩文化人、學者,恰好也是中國百餘年來大時代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本書敘述了作者與這些前輩交往的點滴,描摹了他們的音容笑貌,並着力鉤沉他們在學術文化上的貢獻,從而使本書具有當代文化史的意義與價值,今天的讀者也得以據此領略他們的德行與風采。

作者簡介
趙珩


目錄
自序
永遠的長者——懷念啟功先生
斯人去矣 大雅云亡——王世襄先生
附:暢安先生的學問
晚年的苗子先生
史樹青先生二三事
一彎新月又如鉤——陳夢家先生五十年祭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懷念朱家溍先生
檔案學方志學的大家——憶傅振倫先生
我的姨公許寶骙先生
太初先生與紹良先生
義寧之學的傳人——王永興先生
治史藏書兩相得——記黃永年先生
古都保護的直言者——徐蘋芳先生
一位被湮沒的學者——記袁行雲先生
郵壇雅望尊一老——憶吳鳳崗先生
粉墨箏琶終不悔——記翁偶虹先生
從生理學家到顧曲名宿——記劉曾復先生
小如先生與戲
文化古城的拾荒者——鄧雲鄉先生
在上海美麗園的日子——記黃裳、施蟄存、鄭逸梅、陳從周、金雲臻
附:慶余別墅與王元化、朱維錚
與揚州有關的兩位學者——卞孝萱先生與祁龍威先生
我所知道的袁翰青先生
《辭源》的兩位主編——吳澤炎先生與劉葉秋先生
翠微路二號院中的三位傳奇人物——丁曉先、李又然、關露
楊鍾羲和他的《雪橋詩話》
夏枝巢與《北京市志稿》
陳兼與先生和《舊都文物略》
瀛生先生和他的《京城舊俗》
留作他年記事珠——也談唐魯孫先生
寒夜客來 失之交臂——關於逯耀東先生
「翠微校史」拾零——住在西北樓裏的教授們
懷念父親
後記


 ㄏㄥˊ


注音:
 
解釋:

  1. 古代稱一組玉佩上端的橫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