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7日 星期三

世事若波瀾 忽上忽下 洶涌終須歸大海 人生非雀屬 自聖自賢 昂藏不必問青山:昂藏,瞵視,"台"靜農/五"台"山,臺靜農《亡明講史》



世事若波瀾 忽上忽下 洶涌終須歸大海

人生非雀屬 自聖自賢 昂藏不必問青山




昂藏
注音:ㄤˊ ㄘㄤˊ
解釋:
氣宇軒昂。
【例】瞵視昂藏






ㄌㄧㄣˊ
解釋:
注視。
【例】瞵盼、虎視鷹瞵






那些人,那些事
庚子年松蔭裏的第一個展覽——「那些人,那些事」終於開幕了,大家心心念念期盼的畫冊也新鮮出爐。入眼是優雅的一抹松綠,輕輕撫過依舊是布面精裝,開本剛好是內頁裡一張花箋的大小,用154頁紙組成的畫冊不算厚,但是只收十八枚花箋,六個橫匾,四副對聯。算起來也是奢侈。
我們從董橋先生歷年著作中擷取六個主題:「世味」、「清芬」、「風骨」、「惜福」、「如夢」、「信命」。每個主題下又挑選出董先生文章中切合的段落,由作者親自以墨筆小楷,精心抄錄在手工雕版、手工印刷的「舊時月色樓用箋」上,更請松蔭裏陳如冬先生勾畫折枝花卉襯托典雅氣氛,相得益彰。
平攤開畫冊,一頁花箋映入眼簾,溫潤的小楷,熟悉的字句。讀者想看的細節都能看到,編者也絞盡腦汁做足了功課。當然,為一本書找出零零碎碎的資料,也是很有樂趣的事,故雨新知,陳年舊事,越挖越深,一樁樁一件件仿佛都是歷史天空中閃著光芒的群星:劉紹銘提到董先生的文章;牟潤孫寫給董先生的信;梁實秋和啟功寫給董先生的嵌名對聯;夏夢年輕時候的舊照和晚年與董先生的合影;江兆申書里和董先生逛完古董街後寫的詩;還有胡適陪著於右任,莊嚴陪著錢穆,台靜農張大千在張目寒家吃燒餅油條·······歲月流金,人事滄桑,讀著花箋上的文字,正如董先生所說的那樣:「我們仿佛在人生的荒村僻鄉野寺古廟中避雨邂逅,閑話家常,互道際遇,雨停分手,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在蒼老的古槐樹下相逢話舊。」
很多讀者多年來不僅讀董橋先生的文章,更迷董橋作品的裝幀。翻到畫冊最後的附錄,我們對董先生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的作品書影又做了更新,從二十年前《沒有童謠的年代》開始,直到去年的《讀胡適》,各種不同版次的舊作新著,我們盡力搜集。此舉對廣大「董迷」來說,也是按圖索驥的好幫手。

****

"台"靜農

【搶先閱讀│〈亡明作為隱喻〉:臺靜農《亡明講史》導論】
出版中心六月即將出版的新書《亡明講史》,為臺靜農先生最後一部小說作品,成稿八十年後,如今終於問世!
王德威教授特別為本書寫了一篇導論,講述臺先生生平事蹟,以及此書如何在明清易代之際的歷史背景下,隱喻抗戰期間知識分子的顛沛流離與憂慮?歡迎各位閱讀。
●亡明作為隱喻──臺靜農《亡明講史》全文 http://blog.press.ntu.edu.tw/?p=4498
●《亡明講史》◎臺靜農 著/廖肇亨 校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