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士,卿


柯慶明 他們的教養是文武兼備;孔子也是配劍的!這是士的本義。





解釋:
(1)古代國君對臣子的稱呼。如:「眾卿」、「卿家」。
(2)古代的高官。如:「上卿」、「卿大夫」、「三公九卿」。
(3)丈夫對妻子的稱呼或夫妻的對稱。如:「愛卿」、「卿卿」。
(4)指外國的一種官級。如:「國務卿」。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人岙人一,人岙人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
注音
釋義
(一)shi4《廣韻》鉏里切,上止崇。之部。(1)古指未婚的青年男子。《字彙‧士部》:“士,未娶亦曰士。”清俞正燮《癸巳類稿‧釋士補儀禮篇名義》:“士者,古人年少未冠娶之通名。”清黃生《義府‧士》:“士者,少男之稱。《易‧大過》:‘老婦得其士夫’,此本義也。又壯字、土岙胥字,皆人岙人士,意益可見。”《易‧大過》:“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譽。”《詩‧邶風‧匏有苦葉》:“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後用為男子的美稱。《詩‧鄭風‧女曰奚岙鳥鳴》:“女曰奚岙鳥鳴,士曰昧旦。”孔穎達疏:“士,男子之大號。”《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皇侃義疏:“士,通謂丈夫也。”唐白居易《贈樊著作》:“凡此士與女,其道天下聞。”(2)我國古代社會階層的名稱。1.先秦時期貴族的最低等級。位次於大夫。《儀禮‧士相見禮》:“士相見之禮,摯,冬用雉,夏用腒。”賈公彥疏:“云士摯用雉者,對大夫已上所執羔鴈不同也。”《禮記‧王制》:“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左傳‧昭公七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引申為官吏的通稱。《書‧多士‧序》:“成周既成,遷殷頑民,周公以王命誥,作《多士》。”孔穎達疏:“士者,在官之總號。”《詩‧周頌‧清廟》:“濟濟多士,秉文之德。”孔穎達疏:“濟濟之眾士,謂朝廷之臣也。”《管子‧八觀》:“鄉無長游,里無士舍。”尹知章注:“士,謂里尉。”2.古代四民之一。指農工商以外學道藝、習武勇的人。或稱“士民”,以區別於“庶民”。《管子‧小匡》:“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尹知章注:“四者國之本,猶柱之石也。”《穀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范甯注:“士民,學習道藝者。”《唐六典三‧戶部尚書》:“凡習學文武者為士,肆力耕桑者為農,工作貿易者為工,屠沽興販者為商。”3.知識分子的通稱。如:士林、士流、名士。《字彙‧士部》:“士,儒者。”《論衡‧實知》:“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今士之所宜學者,天下國家之用也。”朱自清《文學的標準和尺度》:“這種受了教育的人也稱為‘士’,可是跟從前貴族的士不同,這些祇是些‘讀書人’。”
(3)諸侯的大夫對天子的自稱。《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韓宣子聘於周,王使請事。對曰:‘晉士起將歸時事於宰旅,無他事矣。”孔穎達疏:“諸侯大夫入天子之國,禮法當稱士也。”《禮記‧曲禮下》:“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鄭玄注:“亦謂諸侯之卿也。三命以下於天子為士。”
(4)對品德好、有學識或有技藝的人的美稱。如:志士、勇士、謀士、醫士。《白虎通‧爵》:“士者,事也,任事之稱也。故傳曰:通古今、辨然否為士。”《漢書‧李尋傳》:“宜急博求幽隱,拔擢天士,任以大職。”顏師古注引李奇曰:“天士,知天道者也。”周立波《王震將軍記》:“整個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人員都是豪傑之士。”
(5)古代稱法官為士。《爾雅‧釋詁》:“士,察也。”郭璞注:“士,理官,亦主聽察。”《篇海類編‧人物類‧士部》:“士,察也,理也,故治獄者謂之士。”《書‧舜典》:“帝曰:‘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姦宄。汝作士,五刑有服’。”《周禮‧秋官‧司寇》:“士師下大夫四人,鄉士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鄭玄注:“士,察也,主察獄訟之事者。”孫詒讓正義:“古通以士為刑官之稱。《書‧舜典》‘皋陶作士’,即刑官之正,故大司寇亦曰大士。”
(6)古軍制,在車上者稱士,也稱“甲士’”以區別於步卒。《詩‧小雅‧采芑》“其車三千”鄭玄箋引《司馬法》:“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也用作士兵的通稱。《老子》第六十八章:“善為士者不武。”《隋書‧李密傳》:“未若直趣滎陽,休兵館穀,待士馬肥充,然可與人爭利。”清魏源《寰海》:“同仇敵愾士心齊,呼市俄聞十萬師。”
(7)現代軍銜的一級。在尉下。分上士、中士、下士。
(8)通“事”。職事。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頤部》:“士,墒借為事。”《書‧康誥》:“百工播民和,見士于周。”孫星衍疏:“士者,《詩》傳云‘事也’。言百官布列,民皆和悅,效事於周,謂攻位也。”《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鹽鐵論‧貧富》“作執鞭之事”楊樹達要釋:“‘士’、‘事’一字,古通用。”又從事。《荀子‧致士》:“然後士其刑賞而還與之。”楊倞注:“士當為事,行也。”
(9)通“仕”。做官。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頤部》:“士,墒借為仕。”《周禮‧地官‧載師》:“以宅田、士田、賈田,任近郊之地。”鄭玄注:“士讀為仕,仕者亦受田,所謂圭田也。”《馬王堆漢墓帛書‧稱》:“不士於盛盈之國,不嫁子於盛盈之家。”《論衡‧刺孟》:“有士於此,而子悅之。”《孟子‧公孫丑下》“士”作“仕”。
(10)姓。《廣韻‧止韻》:“士,姓。《左傳》晉大夫士蒍。又漢複姓二氏:《古今人表》有士思癸;又士貞氏,晉康公庶子士貞之後。”《通志‧氏族略四》:“士氏,陶唐之苗裔,歷虞夏商周,至成王遷之杜,為伯。宣王殺杜伯,其子隰叔奔晉,為士師,故為士氏;其子孫居隨及范,故又為隨氏范氏。”《國語‧晉語一》:“士蒍以告,(晉獻)公悅,乃伐翟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