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章句上(十二)
孟子曰:「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則不遠秦、楚之路,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
「註釋」
無名之指:東漢的趙歧解釋說「手之第四指也。」 在印度《吠陀》則稱「無名指」作「anāma, anāmika 無名」。
朱注:「手之第四指也。」
信:同「伸」字。
秦楚之路:形容路途的遠。按孟子居齊、魯,在今山東省;秦居西,在今陝西省;楚居南,在今湖北省,故言遠。
為:因。
惡:厭。
不知類:朱注:「言其不知輕重之等也。」
軻 【轲】
(2)代詞。此;這。《詩‧周頌‧載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毛傳:“且,此也。”
(3)副詞。1.將近;幾乎。裴學每《古書虛字集釋》卷八:“且,猶幾也,將也,近也。”《戰國策‧齊策三》:“福三國之軍,兼二周之地,舉韓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鮑彪注:“且,猶幾。”《論衡‧刺孟》:“禹至湯且千歲,湯至周亦然。”《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五年》:“上晚年多內寵,小王且二十人。”胡三省注:“且者,將及未及之辭。”2.將要。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呂氏春秋‧音律篇》注曰:‘且,將也。’”《詩‧齊風‧雞鳴》:“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戰國策‧齊策一》:“魏有破韓之志,韓見且亡,必東愬於齊。”《淮南子‧泰族》:“故天之且風,草木未動而鳥已翔矣。”3.姑且;暫且。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姑且也。”《詩‧唐風‧山有樞》:“且以喜樂,且以永曰。”《史記‧伍子胥列傳》:“將軍孫武曰:‘民勞,未可,且待之。’”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4.衹;但。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且,猶只也;但也。”唐杜甫《送高三十五書記》:“崆峒小麥熟,且願休王師。”宋蘇軾《虞美人》:“持杯復更勸花枝,且願花枝長在,莫披離。”《水滸傳》第六十五回:“我自要幹大事,那里且報小仇。”5.倒;卻。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且,猶倒也。”唐白居易《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官職比君雖校小,封疆與我且為鄰。”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那兩樁其實不知,這樁兒且是做得滑熟。”《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𠵈熷兔家》:“尋不見,卻空走了這遭。兩個老的且自來到這里了。”6.指經久地,長時間地。如:買枝鋼筆且使呢。
(4)連詞。1.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又”、“而且”。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猶又也。”《詩‧小雅‧魚麗》:“君子有酒,旨且多。”鄭玄箋:“酒美而此魚又多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南朝梁沈約《夜夜曲》:“河漢縱且橫,北斗橫且直。”2.表示相承關係。相當於“一邊……一邊……”。清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此且字,兩務之辭,言方且如此,又復如彼也。”《史記‧李將軍列傳》:“且引且戰。”《漢書,郊祀志上》:“黃帝且戰且學僊。”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東內外‧春場》:“女婦閒,手五丸,且擲且拾且承,日抓子兒。”3.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抑或”、“或者”。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猶抑也。”《禮記‧曾子問》:“葬引至於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戰國策‧齊策四》:“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齊乎﹖”《史記‧魏世家》: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4.表示遞進關係,相當於“尚且”、“況且”。《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師老矣,何故退﹖”《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曹操之眾,遠來疲弊……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5.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若”、“假如”。《公羊傳‧隱公元年》:“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何休注:“且如,假設之辭。”《史記‧齊太公世家》:“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
(5)助詞。1.用於句首,相當於“夫”。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猶夫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穢也。”《荀子‧性惡》:“且順情性好利而欲得。”楊倞注:“且,發辭也。”《史記‧淮陰侯列傳》:“且為智者固若此乎!”2.用於句中。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句中語助也。”《莊子‧齊物論》:“誰獨且無師乎﹖”《管子‧大匡》:“夫雖不得行其知,豈且不有焉乎﹖”俞樾平議:“且乃語辭。”《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孤兒行》:“願還我蒂,兄與嫂嚴,獨且急歸。”
(6)姓。《萬姓統譜‧馬韻》:“宋且謹修,元祐中知德化縣。明且簡,濮州朝城人,宏治間山西潞州判官。”《左傳‧哀公十二年》:“衛人殺口熷天行人且姚而懼。”
(二)ju1《廣韻》子魚切,平魚精。魚部。(1)同“俎”。《說文‧且部》:“且,薦也。”王筠釋例:“且,蓋古俎字。借為語詞既久,始從半肉定之。經典分用。”
(2)盛;多。《詩‧大雅‧韓奕》:“籩豆有且。”鄭玄箋:“且,多貌。”《詩‧周頌‧有客》:“有萋有且。”馬瑞辰通釋:“萋、且雙聲字,皆以狀從者之盛。”
(3)農曆六月的別稱。《爾雅‧釋天》:“六月為且。”
(4)助詞。用於句尾,無實義。《詩‧鄭風‧蹇裳》:“狂童之狂也且!”朱熹注:“且,語辭也。”
(5)駿馬。後作“駔”。《新書‧匈奴》:“御驂乘且。”《漢書‧王褎傳》:“驂乘旦〔且〕”清王先謙補注:“且與駔同。駔者,駿馬之名。謂之乘駔者,猶言乘黃、乘牡耳。”
(6)同“雎”。人名。《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范且曰:‘弓之折,必於其盡也。’”王先慎集解引顧廣圻曰:“范雎也。且、雎同字。”
(三)cu2《集韻》叢租切,平模從。魚部。人通“徂”。往。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且,墒借為徂。”《詩‧鄭風‧溱洧》:“士曰既且。”陸德明釋文:“且,音徂,往也。”漢曹操《薤露》:“號泣而且行。”
朱注:「手之第四指也。」
薬指 | |
---|---|
薬指
| |
ラテン語 | digitus annularis |
英語 | Ring finger |
器官 | 運動器 |
薬指(くすりゆび)は、上肢の五指の内側から4番目にある指。
和語ではお姉さん指、薬師(くすし)指、医者指といった、薬と関連する用例の他、用例としては新しい紅差し指[1](紅付け指)、用例としては最も古い名無し指(漢語では無名指との呼び方がある。)がある。方言の分布状況としては西日本で紅差し指系の用例が多く、東日本では薬指系の用例が多い。
医学用語では第四指、薬指(やくし)、環指がある。
英語ではfourth fingerともいう。
長さは人差し指とほぼ同じかやや短い程度の人が多いが、薬指のほうがわずかに長い人もいる。このケースはどちらかというと男性に多い。一般的に5指の中でもっとも動かしにくく、薬指だけを独立して動かしたり立てたりできる人は稀である。これは薬指の腱が両隣の指の腱と繋がっているためであり、異常ではない。
信:同「伸」字。
秦楚之路:形容路途的遠。按孟子居齊、魯,在今山東省;秦居西,在今陝西省;楚居南,在今湖北省,故言遠。
為:因。
惡:厭。
不知類:朱注:「言其不知輕重之等也。」
軻 【轲】
ㄎㄜ kē (柯)
名 (01)一種車軸由二木接合而成的車子。 名 (02)人名用字。戰國時有孟軻。荊軻 名 (03)姓。中國西秦有軻彈。
ㄎㄜˇ kě (可)
形 通「坷」。困頓的。例:轗軻。
女性傳奇的誘惑 文學絕嗣張愛玲──專訪張小虹
「『祖師奶奶』對於張愛玲來說絕對不是一個敬稱,因為祖師奶奶基本上預設了祖師爺爺,他的太太才叫祖師奶奶。另外,張愛玲也拒絕所有『祖』、『且』(註三)的男根崇拜。」註三:「且」,是男根的象徵,古人將「且」字代替現在的「祖」。清朝學者阮元在《揅經室一集》「釋且」中說:「古文『祖』皆『且』字。」到了小篆出現,才在「且」字邊加上「示」部,變成了「祖」字。民初學者郭沫若也認為「祖」字的始祖,就是「且」。
領頭字
且
解形
《說文》:“且,薦也。从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林義光《文源》:“即俎之古文……从二肉在俎上,肉不當在足間,則二棋者俎上之橫,非足間之橫也。”按:甲、金文用為祖先的袓,後加示旁。
注音
釋義
(一)qie3《廣韻》七也切,上馬清。魚部。(1)取。《老子》第六十七章:“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王弼注:“且,猶取也。”(2)代詞。此;這。《詩‧周頌‧載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毛傳:“且,此也。”
(3)副詞。1.將近;幾乎。裴學每《古書虛字集釋》卷八:“且,猶幾也,將也,近也。”《戰國策‧齊策三》:“福三國之軍,兼二周之地,舉韓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鮑彪注:“且,猶幾。”《論衡‧刺孟》:“禹至湯且千歲,湯至周亦然。”《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五年》:“上晚年多內寵,小王且二十人。”胡三省注:“且者,將及未及之辭。”2.將要。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呂氏春秋‧音律篇》注曰:‘且,將也。’”《詩‧齊風‧雞鳴》:“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戰國策‧齊策一》:“魏有破韓之志,韓見且亡,必東愬於齊。”《淮南子‧泰族》:“故天之且風,草木未動而鳥已翔矣。”3.姑且;暫且。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姑且也。”《詩‧唐風‧山有樞》:“且以喜樂,且以永曰。”《史記‧伍子胥列傳》:“將軍孫武曰:‘民勞,未可,且待之。’”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4.衹;但。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且,猶只也;但也。”唐杜甫《送高三十五書記》:“崆峒小麥熟,且願休王師。”宋蘇軾《虞美人》:“持杯復更勸花枝,且願花枝長在,莫披離。”《水滸傳》第六十五回:“我自要幹大事,那里且報小仇。”5.倒;卻。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且,猶倒也。”唐白居易《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官職比君雖校小,封疆與我且為鄰。”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那兩樁其實不知,這樁兒且是做得滑熟。”《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𠵈熷兔家》:“尋不見,卻空走了這遭。兩個老的且自來到這里了。”6.指經久地,長時間地。如:買枝鋼筆且使呢。
(4)連詞。1.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又”、“而且”。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猶又也。”《詩‧小雅‧魚麗》:“君子有酒,旨且多。”鄭玄箋:“酒美而此魚又多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南朝梁沈約《夜夜曲》:“河漢縱且橫,北斗橫且直。”2.表示相承關係。相當於“一邊……一邊……”。清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此且字,兩務之辭,言方且如此,又復如彼也。”《史記‧李將軍列傳》:“且引且戰。”《漢書,郊祀志上》:“黃帝且戰且學僊。”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東內外‧春場》:“女婦閒,手五丸,且擲且拾且承,日抓子兒。”3.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抑或”、“或者”。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猶抑也。”《禮記‧曾子問》:“葬引至於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戰國策‧齊策四》:“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齊乎﹖”《史記‧魏世家》: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4.表示遞進關係,相當於“尚且”、“況且”。《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師老矣,何故退﹖”《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曹操之眾,遠來疲弊……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5.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若”、“假如”。《公羊傳‧隱公元年》:“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何休注:“且如,假設之辭。”《史記‧齊太公世家》:“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
(5)助詞。1.用於句首,相當於“夫”。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猶夫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穢也。”《荀子‧性惡》:“且順情性好利而欲得。”楊倞注:“且,發辭也。”《史記‧淮陰侯列傳》:“且為智者固若此乎!”2.用於句中。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句中語助也。”《莊子‧齊物論》:“誰獨且無師乎﹖”《管子‧大匡》:“夫雖不得行其知,豈且不有焉乎﹖”俞樾平議:“且乃語辭。”《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孤兒行》:“願還我蒂,兄與嫂嚴,獨且急歸。”
(6)姓。《萬姓統譜‧馬韻》:“宋且謹修,元祐中知德化縣。明且簡,濮州朝城人,宏治間山西潞州判官。”《左傳‧哀公十二年》:“衛人殺口熷天行人且姚而懼。”
(二)ju1《廣韻》子魚切,平魚精。魚部。(1)同“俎”。《說文‧且部》:“且,薦也。”王筠釋例:“且,蓋古俎字。借為語詞既久,始從半肉定之。經典分用。”
(2)盛;多。《詩‧大雅‧韓奕》:“籩豆有且。”鄭玄箋:“且,多貌。”《詩‧周頌‧有客》:“有萋有且。”馬瑞辰通釋:“萋、且雙聲字,皆以狀從者之盛。”
(3)農曆六月的別稱。《爾雅‧釋天》:“六月為且。”
(4)助詞。用於句尾,無實義。《詩‧鄭風‧蹇裳》:“狂童之狂也且!”朱熹注:“且,語辭也。”
(5)駿馬。後作“駔”。《新書‧匈奴》:“御驂乘且。”《漢書‧王褎傳》:“驂乘旦〔且〕”清王先謙補注:“且與駔同。駔者,駿馬之名。謂之乘駔者,猶言乘黃、乘牡耳。”
(6)同“雎”。人名。《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范且曰:‘弓之折,必於其盡也。’”王先慎集解引顧廣圻曰:“范雎也。且、雎同字。”
(三)cu2《集韻》叢租切,平模從。魚部。人通“徂”。往。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且,墒借為徂。”《詩‧鄭風‧溱洧》:“士曰既且。”陸德明釋文:“且,音徂,往也。”漢曹操《薤露》:“號泣而且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