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鮓,兀,耷,兀兀,兀臬,杌隉,不安,惴惴,惴惴不安

細雪 ◎ 楊牧
  
昨夜掠過群山歸來的,無聲
想就是久違的心事
自沉湎死去的谷壑深處
我親眼看見她推開院子一角門
惴惴躡足,逡巡
遂去,大寒天裏
終於留下痕跡



《書道全集》第十三卷 送李老師
安晚。(朱耷)
春愁兀兀成幽夢,又被流鶯喚醒來。 (杜牧)


孟祥森手書「那花就這樣兀自開著」

寫記寫字的時候無意間翻到書裏記胡適的一段舊事,不禁聯想翩躚,悲欣交集,久久兀臬。

 1.   部首 耳 部首外筆畫 3 總筆畫 9
 注音一式 ㄉㄚ
 漢語拼音 d  注音二式 d 
大耳朵。集韻˙入聲˙盍韻:「,大耳曰。」




 惴惴

憂懼戒慎的樣子。詩經˙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臨于谷。」宋˙蘇軾˙秦始皇帝論:「與禽獸爭一旦之命,惴惴焉。朝不謀夕。」

2. 惴惴不安
注音一式 ㄓㄨㄟˋ ㄓㄨㄟˋ ㄅㄨˋ ㄢ
漢語拼音 zhu  zhu  b   注音二式 ju i ju i b  
相似詞 忐忑不安、七上八下 相反詞 
因恐懼耽憂而心神不定。隋唐演義˙第七十二回:「中宗在均州聞之,心中惴惴不安,仰天而祝。」

漫画誌の将来に不安 海猿の佐藤さん、自らネット出版社

ふあん【不安】

1 〔心配〕uneasiness ((about)); anxiety ((about)); worry ((about, over))
不安 (そう) な顔つき
「a worried [an uneasy] look
不安な一夜を過ごした
I passed an anxious night.
不安な思いで家からの手紙を待った
I waited for the letter from home with anxiety.
父の安否が分からず不安です
I am worried about my father's safety.
いつも地震に対する不安におののいている
He is in constant fear of earthquakes.
突然得体の知れない不安に襲われた
Suddenly I was seized with an inexplicable disquiet.
うそがばれはしないかと不安だった
He feared [was afraid] that his lie might be detected.
2 〔不安定〕insecurity; 〔社会的動揺〕unrest
政界[社会]の不安が株の大暴落を起こした
Political [Social] unrest caused a drastic fall in stock prices.
不安な立ち場にいる
be in an insecure position
不安神経症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nxiety neurosis

(教育部國語辭典)

【鮓】魚-5-16 注音一式 ㄓㄚˇ
解釋: 用鹽﹑椒等醃製成的魚類食品。晉書˙卷九十六˙列女傳˙陶侃母湛氏傳:侃少 為尋陽縣吏,嘗監魚梁,以一坩鮓遺母。唐˙王維˙贈吳官詩:江鄉鯖鮓不寄 來,秦人湯餅那堪許?
 
泛指醃製品。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禽:民或以鸚鵡為鮓,又以孔雀為腊 ,皆以其易得故也。
----
醃魚。唐˙李頻˙及第後還家過峴嶺詩:石斑魚鮓香衝鼻,淺水沙田飯遶牙。

-----
" 春暮,捕來滿肚子魚子的鯽魚,刮鱗去鰓,清除內臟,填滿鹹鹽,然後在桶裡碼一層魚撒一層鹽,上面壓上大石頭。兩年後出桶,把鹽清洗掉,再和米飯一起醃,一 層米飯一層魚,上面壓上大石頭。醃上一年才熟成,急得俳人蕪村直想在那石頭上面題詩。吃的時候去掉臭不可聞的米飯,切成一片片,魚子部分呈橘黃色,煞是好 看,元祿年間(1688~1704)甚至有「天下第一珍味」之說。若做法演變,只熟成一、二日,米飯略微發酵而帶有酸味,可以和魚一起吃,這就是壽司的原 型。如今壽司的酸味是米飯中攙了醋,魚也不用鹽,越新鮮越好。"

"漢代劉熙解釋飲食,說「鮓」是以鹽米釀魚,熟而食 之,日本正是把醃鯽魚的做法叫「熟鮓」。《齊民要術》中記載了具體的做法,雲貴一帶現在也還如法炮製,可能這做法跟著種植水稻一起傳到了日本。侗族有一種 習俗,生孩子的時候把鯉魚醃上,等到結婚時拿出來吃祝筵,有的竟貯藏四、五十年,形狀整然不散。"

白居易(七律〈橋亭卯飲〉之後半):

就荷葉上包魚鮓,

當石渠中浸酒瓶;

生計悠悠身兀兀,

甘從妻喚作劉伶。

--魚鮓 【聯合報╱李長聲 2007/06/29】
---
"壽司發達史"

1. 兀臬
注音一式 ㄨˋ ㄋ|ㄝˋ
漢語拼音 w  ni 注音二式 w  ni
動搖不安。形容危險。宋˙范成大˙吳船錄˙卷上:「將至峽,必捨輿,躡草履,經營蹞步於槎牙兀臬中,方至峽口。」亦作「杌隉」。

◎ 兀兀 wùwù
(1) [motionless] ∶不動的樣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diligent] ∶勤奮刻苦的樣子
(3) [dazed] ∶昏沉的樣子
--------------------------
1.高聳貌。唐楊乘《南徐春日懷古》詩:“興亡山兀兀,今古水渾渾。”元李庭《咸陽懷古》詩:“連雞勢盡霸圖新,兀兀宮牆壓渭濱。 ”明朱權《荊釵記·參相》:“巍巍駕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清孫枝蔚《邗上酬贈施尚白督學二十韻》:“凍月娟娟白,高雲兀兀垂。”
2.光禿貌。宋沉遼《次韻酬李正甫對雪》:“半積軒砌發幽層,枯樹兀兀愁飢鷹。”
3.孤獨貌。唐盧延讓《冬除夜書情》詩:“兀兀坐無味,思量誰與鄰。”明李東陽《中元謁陵遇雨》詩之十七:“兀兀中流坐,茫茫何處津。”清龔自珍《十月廿夜大風不寐起而書懷》詩:“城南省客夜兀兀,不風尚且淒心神。”
4.靜止貌。唐韓愈《雉帶箭》詩:“原頭火燒靜兀兀,野雉畏鷹出復沒。”宋秦觀《寄陳季常》詩:“泠泠屋外泉,兀兀原頭燒。”
5.渾沌無知貌。唐寒山《詩》之二三四:“兀兀過朝夕,都不別賢良。好惡總不識,猶如豬及羊。” 古尊宿語錄卷二三:“兀兀隨緣任浮沉,不拘春夏及秋冬。”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所謂兀兀如愚,如聾如啞,心如木石相似,目的是要人'內無一物,外無所求'。”
6.癡呆貌。宋洪邁《夷堅丙志·徐世英兄弟》:“忽得惑疾,兀兀如白痴。”清蒲松齡聊齋誌異 ·豬嘴道人》:“巘望見,兀兀如痴,寄目不暫瞬。”郁達夫《沉淪》:“吃了之後,他兀兀的在草地上坐了一會。”
7.昏沉貌。唐韓愈《答張徹》詩:“觥秋縱兀兀,獵旦馳駉駉。”宋范成大《次韻徐廷獻機宜送自釀石室酒》之三:“百年兀兀同渠住,何處能生半點愁?”金元好問《雁門道中書所見》詩:“金城留旬浹,兀兀醉歌舞。”清金農《次香山驛》詩:“我心兀兀墮渺茫,不隨騎吏隨艑郎。”
8.搖晃貌。元李孝光《飲濡須守子衡君宅》詩:“客子東來向西楚,河流兀兀舞輕舠。”
9.猶矻矻。勤勉貌。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可謂勤矣。”清汪曰禎《<吹網錄>序》:“嘗見其兀兀箸書,每草一條,必反覆考榷。”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韻》:“研經仍兀兀,舉業復孜孜。”

13.   部首 儿 部首外筆畫 1 總筆畫 3
注音一式 ㄨˋ
漢語拼音 w 注音二式 w

高聳特立。唐˙劉禹錫˙九華山歌:「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漠,如斷岸無稜角。」

光禿。如:「鷹」。唐˙杜牧˙阿房宮賦:「蜀山,阿房出。」

尚、仍、還。水滸傳˙第九十一回:「黑旋風李逵是火剌剌的只顧砍殺。」

渾然無知的樣子。文選˙陸機˙文賦:「若枯木,豁若涸流。」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三:「醉後失天地,然就孤枕。」

不安的樣子。如:「兀兀難安」。漢˙傅毅˙舞賦:「動赴度,指顧應聲。」


動搖、飄蕩。後漢書˙卷七十四下˙袁紹傳:「未有棄親即異,其根本,而能全於長世者也。」宋˙蘇軾˙好事近˙湖上雨晴時詞:「燭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


加在代詞前形成複詞。如:「那」、「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