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使用法;古;學識字 17:古 (蘇錦坤)

  • 小學堂

    xiaoxue.iis.sinica.edu.tw/

    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經費補助,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資訊科學研究所、數位文化中心共同開發,歡迎大家使用!

  • 1.輸入您要查的漢字;如"古"
  • 2. 字形演變
  •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yanbian?kaiOrder=1162
  • 3. 查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進一步請參考:學識字 17:古




領頭字

解形
《說文》:“古,故也。人岙人十口。識前言者也。䏁𣏴𡑕口土古㗱,古文古。”
注音
釋義
(一)gu3《廣韻》公戶切,上姥見。魚部。(1)過去已久的年代;往昔。與“今”相對。《爾雅‧釋詁下》:“古,故也。”《字彙‧口部》:“古,遠代也。”《易‧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呂氏春秋‧長見》:“故審知今則可知古。”高誘注:“古,昔也。”唐李賀《古悠悠行》:“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郭沫若《鄭成功光復臺灣三百週年紀念》:“臺灣自古屬中華,漢族高山是一家。”
(2)指古代的事物。如:仿古;考古;擬古;懷古。《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漢書‧董仲舒傳》:“犯法而罪多,一歲之獄以萬千數。以此見古之不可不用也。”顏師古注:“古,謂古法也。”《宋史‧劉几傳》:“儒者泥古,致詳於形名度數間,而不知清濁輕重之用。”清陳撰《玉几山房畫外錄》卷下引惲向《題自作畫冊》:“定欲為古人而食古不化,畫虎不成、刻舟求劍之類也。”
(3)開始;開端。亦指祖先。《廣雅‧釋詁一》:“古,始也。”《禮記‧祭義》:“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鄭玄注:“先古,先祖。”唐玄宗《答百寮請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手詔》:“自我作古,舉無越禮,朝野同歡,是為美事。”
(4)古老。《篇海類編‧通用類‧古部》:“古,老也。”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地古雲物在,臺傾禾黍繁。”元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古道西風瘦馬。”魯迅《南腔北調集‧〈𨜏熷立琴〉前記》:“此說雖古,但卻與英、美時行的小說論合流。”
(5)質樸,厚重。宋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後》:“獨韋應物、柳宗元發纖穠於簡古。”宋張戒《歲寒堂詩話》:“世徒見子美麤俗,不知麤俗語在詩句中最難,非麤俗,乃高古之極也。”茅盾《清明前後》第三幕:“這就叫做人心不古!唉,這年頭兒,老實人也會貪污!”
(6)奇特;不同凡俗。唐張彥遠《法書要錄‧竇蒙〈述書賦語例字格〉》:“古,除去常情曰古。”唐張懷瓘《書斷‧妙品》:“(�岙𠵾愔)草書卓絕,古而且勁。”宋樓鑰《贈丁相士》:“古怪清奇任君說,靈臺一片若為尋。”清繆彤《送醫士方際泰歸茅山》:“入世性情古,還鄉面目真。”
(7)古體詩的簡稱。明胡應麟《詩藪‧古體上》:“歌至五、七言古,全不入樂矣。”清郎廷槐《師友詩傳錄》:“王敬美先生曰:律詩句有不可入古者,古詩字有必不可為律者。”
(8)姓。《廣韻‧姥韻》:“古,姓。周太王去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

(二)gu4《集韻》古慕切,去暮見。(1)通“固”。《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道經》:“將欲𡄽岙翕(翕)之,必古張之。”按:《老子》第三十六章“古”作“固”。
(2)連詞。因此,所以。通作“故”。《盂鼎》:“惟殷邊厂㶊矢田雩,殷正百辟率肄於酒,古喪師。”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按:“假古為故。”《石鼓文‧而師》:“嗣王始振,古我來口。”郭沫若注:“古讀為故。”

(三)ku1《字彙補》溪姑切。〔古成〕姓。《通志‧氏族略五》:“古成氏,《風俗通》:‘苦成之後,後隨音改焉。有廣漢都尉古成雲、姚興給事中黃門侍郎古成詵,又將軍古成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