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而知之
或勉強而行之
強哉矯
狷者有所不為
陶百川《困勉強狷八十年 自序》台北: 三民書局 1984
領頭字
| |
---|---|
言 | |
解形
| |
《說 文》:“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從口,谬鄄平聲。”鄭樵《通志》:“言,從二、從舌。二,古文上字。自舌上而出者,言也。”郭沫若《甲骨文 字研究》:“(言的甲骨文像以口吹簫),《爾雅》云:‘大簫謂之言。’按:此當為言之本義。”“其轉化為言說之言者,蓋引申之義也。”按:甲骨文“言”像 舌從口中伸出形。 | |
注音
|
釋義
|
(一)yan2《廣韻》語軒切,平元疑。元部。 | (1)
說話;說,講。《說文‧言部》:“言,直言曰言。”《書‧無逸》:“三年不言。”《荀子‧非相》:“法先王,順禮義,黨學者,然而不好言,不樂言,則必非誠士也。”楊倞注:“言,講說也。”宋歐陽修《與尹師魯第一書》:“出城而還,言不見舟矣。”《紅樓夢》第一回:“兄何不早言,弟已久有此意。”
(2)議論,談論。《論語‧學而》:“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韓非子‧五蠹》:“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國愈貧,言耕者眾,執耒者寡也。”宋蘇軾《日喻》:“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 (3)記載。《左傳‧隱公元年》:“段不弟,故不言弟。”《漢書‧藝文志》:“武帝時,河間獻王好儒,與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諸子言樂事者,以作《樂記》。”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一》:“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 (4)問。《廣雅‧釋詁二》:“言,問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叔孫氏之司馬鬷戾言於其眾曰:‘若之何﹖’莫對。”《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豎何能﹖’”王引之述聞:“言王,問王也。”《禮記‧曾子問》:“召公言於周公。周公曰:‘豈,不可。’”鄭玄注:“為史佚 問。”孔穎達疏:“言猶問也。” (5)告知;告訴。《韓非子‧內儲說上》:“趙令人因申子於韓請兵,將以攻魏。申子欲言之君。”《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 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禮記‧哀公問》:“其順之,然後言其喪筭。”鄭玄注:“言,語也。”孔穎達疏:“民既從順,然後示語其喪紀節 數以教之也。” (6)陳述;敘述。《韓非子‧初見秦》:“臣願悉言所聞,唯大王裁其罪。”《史記‧項羽本紀》:“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唐白居易《琵琶行》: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明宗臣《報劉一丈書》:“且虛言狀。”毛澤東《反對黨八股》:“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 (7)解釋引文、詞語或某種現象的發端詞,相當於“就是說”或“意思是”。《釋名‧釋言語》:“信,申也,言以相申束使不相違也。”《孟子‧告子上》: “《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搜神記》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鈴閣之間,言威儀之富,榮華之盛,皆如狂花之發,不可久 也。”《呂氏春秋‧孟春紀》“田事既飭”陳奇猷校釋:“猶言田事既已申明也。” (8)意料,料想。唐盧綸《送黎兵曹往陝府結親》:“何言在陰者,得是戴侯宗。”唐司空曙《哭麴山人》:“何言芳草日,自作九泉人!”唐劉商《行營病中》:“心許征南破虜歸,可言羸病臥戎衣!” (9)話,言語,口語。《廣韻‧元韻》:“言,言語也。”《書‧盤庚上》:“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孔傳:“王用大敬其政教,無有逸豫之言,民 用大變從化。”《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唐白居易《琵琶行》:“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明宋濂 《送東陽馬生序》:“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我的臆測,是以為中國的言文,一向就並不一致的。”特指正確的話。《詩‧ 小雅‧賓之初筵》:“匪言勿言,匪由勿語。”鄭玄箋:“其所陳說非所當說。”《左傳‧昭公二十二年》:“非言也,必不克。”又特指怨言,謗言。《左傳‧昭 公二十七年》:“楚郤宛之難,國言未已。”《國語‧周語上》:“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宋史‧王安石傳》:“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 恤。” (10)言論;見解;意見。《詩‧小雅‧雨無正》:“如何昊天﹖辟言不信。”《韓非子‧問辯》:“言無二貴,法不兩適,故言行而不軌於法令者必禁。”《鹽 鐵論‧國疾》:“夫藥酒苦於口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偻道,察納雅言。”清周容《芋老人傳》: “不知相國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 (11)言辭;辭令;辭章。《詩‧衛風‧氓》:“爾卜爾筮,體無咎言。”鄭玄箋:“兆卦之繇無凶咎之辭。”《周禮‧天官‧九嬪》:“婦德,婦言,婦容,婦 功。”鄭玄注:“婦言謂辭令。”《左傳‧襄公二十八年》:“無乃非盟載之言,以闕君德,而執事有不利焉。”《韓非子‧忠孝》:“《詩》云:‘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信若《詩》之言也,是舜出則臣其君,入則臣其父、妾其母、妻其主女也。”《搜神記》卷一:“故其文言,既有義理,又可以占 吉凶,猶揚子之《太玄》、薛氏之《中經》也。” (12)政令;號令。《詩‧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鄭玄箋:“王之缺尚可磨鑢,而平人君政教一失,誰能反覆之。”《國語‧周語上》:“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韋昭注:“言,號令也。” (13)誓言;盟辭;約言。《左傳‧哀公十四年》:“司馬曰:‘君與之言。’”《楚辭‧離騷》:“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禮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鄭玄注:“言,謂會同盟要之辭。” (14)建議;主意;計策。《詩‧大雅‧板》:“我言為服,勿以為笑。”《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王登為中牟令,上言於襄主曰:‘中牟有士曰中章、胥己 者,其身甚修,其學甚博,君何不舉之﹖’”《呂氏春秋‧義賞》:“文公用咎犯之言,而敗楚人於城濮。”高誘注:“言,謀也。” (15)學說;主張。《孟子‧滕文公下》:“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韓非子‧孤憤》:“則法術之士欲干上者,非有所信愛之親、習故之澤也;又將以法術之言矯人主阿辟之心,是與人主相反也。” (16)語言或文章中的字。《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漢書‧藝文志》:“說五字之文,至於二 三萬言。”唐白居易《琵琶行》:“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明宋濂《秦士錄》:“(鄧)弼造書數千言袖謁之。”《鏡花緣》第十九回:“無論男婦 都是絕頂聰明,日讀萬言的不計其數。” (17)口語或文章中的句子。《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史記‧魏公子列傳》:“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我豈有所失哉﹖”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我到那裏,三言兩句,肯寫休書,萬事俱休。”明王世貞《藝苑鲑言》卷二:“《大風》三言,氣籠宇宙,張千古 帝王赤幟,高帝哉﹖” (18)著作。漢賈誼《過秦論》:“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漢書‧藝文志》:“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搜神記‧序》:“君鄄羊言百家,不可勝覽。”明袁宏道《敘小修詩》:“顧獨喜讀老子、莊周、列御寇諸家言,皆自作注疏。” (19)臣對君的呈文。《釋名‧釋書契》:“下言於上曰表。”《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追之不及,盡收其輜重圖書珍寶,虜其眾”南朝宋 裴松之注引《獻帝起居注》:“公上言:‘大將軍鄴侯袁紹前與冀州牧韓馥立故大司馬劉虞,刻作金璽……’”又《蜀志‧先主傳》:“先主上言漢帝曰:‘臣以具 臣之才,荷上將之任,董督三軍,奉辭於外……’”《搜神記》卷五:“王莽居攝,劉京上言。” (20)古樂器名。大簫。一作“酱鄄言”。《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郭璞注:“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陸德明釋文:“言,本或作酱鄄言。” (21)我。《爾雅‧釋詁上》:“言,我也。”《詩‧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毛傳:“言,我也。”又《鄭風‧女曰雞鳴》:“弋言加之,與 子宜之。”鄭玄箋:“言,我也。”《莊子‧山木》:“回曰:‘敢問无受天損易。’仲尼曰:‘飢渴寒暑,窮桎不行,天地之行也,運物之泄也,言與之偕逝 之謂也。’”陸德明釋文:“言,我也。” (22)連詞。表示順接關係。相當於“乃”、“便”、“就”。《詩‧豳風‧七月》:“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于公。”高亨今注:“言,讀為焉,乃也。”《左傳‧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于好。” (23)助詞。1.用於句首。楊樹達《詞詮》卷七:“言,語首助詞。無義。”《詩‧衛風‧氓》:“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 于暴矣。”又《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2.用於句中。楊樹達《詞詮》卷七:“言,語中助詞。無義。”《爾雅‧釋詁下》:“言,間也。” 《詩‧邶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我憂。”又《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焉百里。” (24)通“訊(<現代音>xun4<\/現代音>)”。俘虜。《易‧師》:“田有禽,利執言。”聞一多新義:“言當讀為訊。言从立鄄拢,立鄄拢辛古同字,而辛丮音同,是古音言訊亦近。音近則義通,故訊問之訊謂之言,俘訊之訊亦謂之言。……田而獲禽,猶之戰而執訊。” (25)通“愆(<現代音>qian1<\/現代音>)”。過失。《易‧訟》:“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又《明夷》:“主人 有言。”《震》:“婚媾有言。”《漸》:“小子厲,有言,無咎。”聞一多新義:“言,皆讀為愆。言、立鄄拢古當同字。《說文》曰:‘辛,立鄄拢也,讀若 愆。’……《易》凡言‘有言’,讀為有愆。” (26)春秋時地名,約在今河南省許昌與淇縣之間。《詩‧邶風‧泉水》:“出宿于干,飲餞于言。”毛傳:“干、言,所適國郊也。”朱熹集傳:“干、言,地名,適衛所經之地也。” (27)姓。《通志‧氏族略五》:“言氏,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望出汝南。” |
(二)yan4《集韻》牛堰切,去願疑。元部。 | (1) 訴訟。《集韻‧願韻》:“言,訟也。”《後漢書‧循吏傳‧許荊》:“(荊)嘗行春到耒陽縣,人有蔣均者,兄弟爭財,互相言訟。”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 狀》:“諶盛怒,召農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敦煌變文集‧搜神記‧王道憑》:“經州下辭,言王憑,州縣無文可斷,遂奏秦始皇。” (2)通“唁”。慰問。《莊子‧養生主》:“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高亨新箋:“言與哭相對,常借為唁……唁、言古同聲。” |
(三)yin2 | 《集韻》魚巾切,平諄疑。〔言言〕和敬貌。《禮記‧玉藻》:“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鄭玄注:“言言,和敬貌。”陸德明釋文:“言言,魚巾反。”孔穎達疏:“皇氏云:讀言為誾,義亦通也。” |
領頭字
| |
---|---|
語 | |
解形
| |
《說文》:“語,論也。從言,吾聲。” | |
注音
|
釋義
|
(一)yu3《廣韻》魚巨切,上語疑。魚部。 | (1)
議論;談論;辯論。《說文‧言部》:“語,論也。”《詩‧大雅‧公劉》:“于時言言,于時語語。”毛傳:“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史記‧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世說新語‧文學》:“(諸葛)骁後看《莊》《老》,更與王(夷甫)語,便足相抗
衡。”明方孝孺《宜隱軒記》:“語及前事,則深自悔咎。”
(2)交談。《釋名‧釋言語》:“語,敘也,敘己所欲說也。”《廣雅‧釋詁四》:“語,言也。”《論語‧鄉黨》:“食不語,寢不言。”《韓非子‧
內儲說下》:“靖郭君相齊,與故人久語。”《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與高祖語,未嘗不移日也。”唐杜甫《嚴氏溪放歌》:“秋宿霜溪素月高,喜得與子長夜
語。” (3)說的話。《左傳‧文公十七年》:“齊君之語偷。”《孟子‧萬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唐杜甫《醉為馬所墜諸公攜酒相看》:“語盡 還成開口笑,提攜別掃清谿曲。”魯迅《吶喊‧狂人日記》:“語頗錯雜無倫次。”特指諺語、古語或成語。《穀梁傳‧僖公二年》:“語曰:‘脣亡則齒寒。’” 范甯集解:“語,諺語也。”《商君書‧更法》:“語曰:‘愚者暗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史記‧鄭世家》:“語有之:‘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 疏。’” (4)彙輯一時、一人的事蹟和言論的書名。如《論語》、《國語》、《世說新語》、《孔子家語》等。《史記‧秦始皇本紀》:“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5)語言。《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顏氏家訓‧教子》:“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北齊 書‧斛律羌舉傳》:“代人劉世清……能通四夷語,為當時第一。”唐白居易《縛戎人》:“自古此冤應未有,漢語漢心吐蕃身。” (6)用以示意的動作或信號。如:目語;手語;旗語;燈語。南朝梁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窗疏眉語度,紗輕眼笑來。”清吳兆宜注引《山堂肆考》云:“婦人以眉嫵媚人曰眉語。” (7)詩、文、談話中的字。《世說新語‧文學》:“阮宣子有令聞,太尉王夷甫見而問曰:‘老莊與聖教同異﹖’對曰:‘將無同。’太尉偻其言,辟之為掾。世 謂‘三語掾’。”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老子》書五千語,要在不攖人心。”又詩、文、談話中的句。如:一語道破。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宋史‧李肅傳》:“十歲為詩,往往有警語。”清李漁《窺詞管見》:“若謂古人在在堪師,語語足法,吾不信也。” (8)語法學科用來表示句子成份的術語。如: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9)鳥獸蟲類鳴叫。《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論》:“及其化行,則緩耳雕腳之倫,獸居鳥語之類,莫不舉種盡落。”唐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僕卿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廢邑狐狸語,空村虎豹爭。”宋范成大《蛩》:“壁下秋蟲語,一蛩鳴獨雄。” |
(二)yu4《廣韻》牛倨切,去御疑。魚部。 | (1)告訴。《論語‧陽貨》:“居,吾語汝。”《左傳‧隱公元年》:“公語之故,且告之悔。”《晉書‧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2)通“悟(wu4)”。醒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語,假借為悟。”《莊子‧漁父》:“甚矣,子之難語也。”陸德明釋文:“語,本或作悟。”郭慶藩集釋引盧文弨曰:“今書作‘難悟’。” |
1. 攖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17 總筆畫 20 | ||||||||
注音一式 |ㄥ | ||||||||
漢語拼音 y n | 注音二式 y ng | |||||||
|
1. 新語 | |||||
注音一式 ㄒ|ㄣ ㄩˇ | |||||
漢語拼音 x n y | 注音二式 sh n y | ||||
相似詞 | 相反詞 古語 | ||||
|
17. 困 部首 囗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7 | ||||||||||||||||||||||
注音一式 ㄎㄨㄣˋ | ||||||||||||||||||||||
漢語拼音 k n | 注音二式 ku n | |||||||||||||||||||||
|
領頭字
| |
---|---|
困 | |
解形
| |
《說 文》:“困,故廬也。从木在口中。止鄄木,古文困。”徐灝注箋:“故廬之訓,未詳其恉。困,疑即古梱字,口,束木也。”俞樾《兒笘錄》:“困之為故廬,經傳無徵,且木在口中,於故廬意亦無取。今按:困者,梱之古文也。《木部》:‘梱,門橛也,从木,口钬蝈聲。’困既从木,梱又从木, 緟複無理,此蓋後出字,古字止作困。从口者,象門之四旁,上為楣,下為閫,左右為棖也,其中之木即所謂橛也。” | |
注音
|
釋義
|
(一)kun4《廣韻》苦悶切,去慁溪。諄部。 | (1)艱難;窘迫。《廣雅‧釋詁四》:“困,窮也。”《書‧盤庚中》:“汝不憂朕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禮記‧中庸》:“事前定,則不困。”《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又匱乏,短缺。《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2)盡;極。《廣雅‧釋詁一》:“困,極也。”《論語‧堯曰》:“四海困窮,天祿永終。”何晏集解:“困,極也。”《國語‧越語下》:“日困而還,月盈而匡。”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三十篇》:“困之中必有通焉,窮則變,變則通。” (3)使處於艱難窘迫或無法擺脫的境地;圍困。《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子三困我於朝,吾懼,不敢不見。”《新五代史‧張全義傳》:“少以田家子役于 縣,縣令數困辱之。全義因亡入黃巢。”魯迅《且介亭二集‧“題未定”草七》:“在文學,則被拘迫而‘摘句’。但‘摘句’又大足以困人。” (4)精力不濟,疲倦。《廣韻‧慁韻》:“困,悴也。”《管子‧宙合》:“夫鳥之飛也,必還山集谷;不還山則困,不集谷則死。”《後漢書‧耿純傳》:“(世祖)勞純曰:‘昨夜困乎﹖’”老舍《駱駝祥子》五:“一進他那間小屋,他心中一涼驚,又不困了。” (5)方言。睡。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直隸、淮西、江南、浙江皆謂寢曰困。”《老殘遊記》第五回:“我困在大門旁邊南屋裏,你老有事,來招呼我罷。”周立波《山鄉巨變》:“她一口氣跑回了家裏,走進自己的房間,閂上房門,困在鋪上,拿被窩蒙頭蓋住了身子。” (6)隱居。《方言》卷十三:“困,逃也。”章炳麟《新方言‧釋言》:“《方言》‘困,逃也’,蓋謂遁世隱居爾。” (7)六十四卦之一。卦象為偻鄄偻,坎下兌上。《易‧困》:“象曰:澤無水,困。” (8)草名。《爾雅‧釋草》:“困,衱袶。”郭璞注:“未詳。” (9)門檻。後作“梱”。《墨子‧備城門》:“試藉車之力,而為之困。”孫詒讓閒詁:“困,梱之借字。《說文‧木部》云:‘梱,門橛也。’” |
75. 強 部首 弓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1 | ||||||||||||||||||||||||||||||||||
注音一式 ㄑ|ㄤˊ | ||||||||||||||||||||||||||||||||||
漢語拼音 qi n | 注音二式 chi ng | |||||||||||||||||||||||||||||||||
|
2. 狷 部首 犬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0 | ||||||||
注音一式 ㄐㄩㄢˋ | ||||||||
漢語拼音 ju n | 注音二式 jiu n | |||||||
|
領頭字
| |
---|---|
強 | |
解形
| |
《說文》:“強,蚚也。从虫,弘聲。彊鄄虫钫虫,籀文強,从虫钫虫从彊。”按:強本為蟲名,假借為彊弱之彊後,為借義所專,而彊字漸廢。 | |
注音
|
釋義
|
(一)qiang2《廣韻》巨良切,平陽群。陽部。 | (1)米中小黑蟲。《爾雅‧釋蟲》:“強,蚚。”郭璞注:“即強醜捋。”邢昺疏:“強,蟲名也,一名蚚,好自摩捋者,蓋蠅類。”
(2)健壯;有力。《字彙‧弓部》:“強,壯盛也。”《墨子‧非樂》:“老與遲者耳目不聰明,股肱不畢強。”《荀子‧勸學》:“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宋王安石《易泛論》:“牛,順而強也。” (3)強大;強盛。《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客主人分》:“甲堅兵利不得以為強。”《韓非子‧安危》:“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強弱。”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賦》:“外強中乾,精氣內傷。” (4)加強。《小爾雅‧廣詁》:“強,益也。”《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荀子‧天論》:“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漢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國之術,在于強兵足食。” (5)剛強。《孟子‧告子下》:“樂正子強乎﹖”《韓非子‧孤憤》:“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宋王安石《寄慎伯筠》:“少年意氣強不羈。” (6)橫暴。《廣韻‧陽韻》:“強,暴也。”《紅樓夢》第一百一十二回:“和眾強徒打了照面,各自分頭奔南海而去。”葉紫《火》:“看用什麼方法……對付那班搶穀子的強人!” (7)堅硬。《玉篇‧弓部》:“彊,堅也。強,同上。”《論衡‧狀留》:“後彼春榮之木,其材強勁,車以為軸。”晉衛鑠《筆陣圖》:“其墨,取廬山之松煙,代郡之鹿膠,十年已上,強如石者為之。”《農政全書‧種植》:“種芥藍宜耕熟地厚壅之,土強者多用草灰和之。” (8)優越;好。《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緣是國大王,有一親生女,天生貌不強。”宋張先《菩薩蠻》:“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三國演義》第五回:“追呂布有甚強處,不如先拿董賊。” (9)甚;程度高。《韓非子‧解老》:“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漢曹操《戒飲山水令》:“凡山水甚強寒,飲之皆令人痢。”宋王安石《讀詔書》:“去秋東出汴河梁,已見中州旱勢強。” (10)有餘;略多。《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梁鼓角橫吹曲十二首‧木蘭詩》:“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唐韓愈《聽穎師彈琴》:“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清龔自珍《己亥雜詩》:“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11)中醫學術語。指中氣旺盛。《素問‧月钫永要精微論》:“得強則生,失強則死。”王冰注:“強,謂中氣強固以鎮守也。” (12)用同“疆(<現代音>jiang1<\/現代音>)”。疆土。《清平山堂話本‧漢李廣世號飛將軍》:“這四句詩,說武官萬死千生,開強展土,非小可事。” (13)姓。《萬姓統譜‧陽韻》:“強,天水丹陽有強氏。漢強萬厓,見《印藪》。南北朝(有)強練。”《左傳‧莊公十六年》:“九月,殺公子閼,刖強組。” |
(二)qiang3《集韻》巨兩切,上養群。陽部。 | (1)勉力;勤勉。《爾雅‧釋詁下》:“強,勤也。”《集韻‧養韻》:“強,勉也。”《墨子‧天志》:“上強聽治,則國家治矣;下強從事,則財用足矣。”《孟子‧梁惠王下》:“君如彼何哉﹖強為善而已矣。”《淮南子‧脩務》:“是故田者不強,囷倉不盈。”
(2)勉強。《戰國策‧趙策》:“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晉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強。”《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這原是他情願的事,又沒有那個強他。” (3)堅決。《戰國策‧齊策》:“七日,謝病強辭。”高誘注:“強,猶固也。”《說苑‧貴德》:“孔子之楚,有漁者獻魚甚強,孔子不受。” (4)通“襁”。《史記‧魯周公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強葆之中。”司馬貞索隱:“強葆,即襁褓。古字少,假借用之。”張守節正義:“強,闊八寸,長八尺,用約小兒於背而負行。” (5)強迫;使用強力。《左傳‧成公二年》:“二君弱,皆強冠之。”《淮南子‧齊俗》:“夫三年之喪,是強人所不及也。”《清史稿‧劉光第傳》:“獄卒強之跪,光第崛立自如。” |
(三)jiang4《集韻》巨兩切,上養群。陽部。 | (1)堅韌,不柔和。《字彙‧弓部》:“強,木強,不柔和也。”《淮南子‧主術》:“木強而斧伐之。”
(2)僵硬。《素問‧脈解篇》:“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王冰注:“強上,謂頸項痙強也。”《世說新語‧文學》:“殷仲堪云:‘三日不讀《道德經》,便覺舌本閒強。’”《儒林外史》第十一回:“一連吃了四五劑,口不歪了,只是舌根還有些強。” (3)倔強;不順從。《字彙‧弓部》:“強,膑钫幼強不從人也。”《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驅馳無節,即生血勞;血勞則強行。”《紅樓夢》第五十五回:“千萬別想著怕我沒臉,和他一強,就不好了。” |
領頭字
| |
---|---|
勉 | |
解形
| |
《說文》:“勉,彊也。从力,免聲。” | |
注音
|
釋義
|
(一)mian3《廣韻》亡辨切,上獮明。元部。 | (1)努力;盡力。《說文‧力部》:“勉,彊也。”《論語‧子罕》:“喪事不敢不勉。”皇侃疏:“勉,強也。”《論衡‧答佞》:“知力耕可以得穀,勉貿可以得貨。”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七:“問其所為,乃一常人皆可不勉而能。”
(2)鼓勵;勸勉。《廣韻‧獮韻》:“勉,勗也;勸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力部》:“凡言勉者,皆相迫之意。自勉者自迫也;勉人者迫人也。”《管
子‧立政》:“上不加勉,而民自盡竭。”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不勉己而欲勉人,難矣哉!”清洪昇《長生殿‧倖恩》:“遂蒙天眷,勉爾承恩。” (3)勉強。如:勉為其難。《呂氏春秋‧審為》:“太王亶父曰:‘與人之兄居而殺其弟,與人之父處而殺其子,吾不忍為也。皆勉處矣!為吾臣與狄人臣奚以異 ﹖’”高誘注:“勉,務……教邠人務居邠也。”《新唐書‧陸贄傳》:“勉所短而敵強者殆,用所長而乘短者彊。”《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知州也 沒有定見,只得勉從其言。” (4)趕快。《呂氏春秋‧具備》:“宓子賤曰:‘子之書甚不善,子勉歸矣。’”高誘注:“勉猶趣也。” (5)同“娩”。分娩。《字彙補‧力部》:“勉,與娩同。產子。王獻之帖:‘阮新婦勉身得雄。’” (6)姓。《字彙‧力部》:“勉,姓。”《姓角钫嶲‧銑韻》:“勉,《路史》云:‘衛公族之後。’《千家姓》云:‘上郡族’。” |
領頭字
| |
---|---|
困 | |
解形
| |
《說 文》:“困,故廬也。从木在口中。止鄄木,古文困。”徐灝注箋:“故廬之訓,未詳其恉。困,疑即古梱字,口,束木也。”俞樾《兒笘錄》:“困之為故 廬,經傳無徵,且木在口中,於故廬意亦無取。今按:困者,梱之古文也。《木部》:‘梱,門厥鄄木也,从木,口钬蝈聲。’困既从木,梱又从木, 緟複無理,此蓋後出字,古字止作困。从口者,象門之四旁,上為楣,下為閫,左右為棖也,其中之木即所謂厥鄄木也。” | |
注音
|
釋義
|
(一)kun4《廣韻》苦悶切,去慁溪。諄部。 | (1)艱難;窘迫。《廣雅‧釋詁四》:“困,窮也。”《書‧盤庚中》:“汝不憂朕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禮記‧中庸》:“事前定,則不困。”《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又匱乏,短缺。《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2)盡;極。《廣雅‧釋詁一》:“困,極也。”《論語‧堯曰》:“四海困窮,天祿永終。”何晏集解:“困,極也。”《國語‧越語下》:“日困而還,月盈而匡。”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三十篇》:“困之中必有通焉,窮則變,變則通。” (3)使處於艱難窘迫或無法擺脫的境地;圍困。《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子三困我於朝,吾懼,不敢不見。”《新五代史‧張全義傳》:“少以田家子役于 縣,縣令數困辱之。全義因亡入黃巢。”魯迅《且介亭二集‧“題未定”草七》:“在文學,則被拘迫而‘摘句’。但‘摘句’又大足以困人。” (4)精力不濟,疲倦。《廣韻‧慁韻》:“困,悴也。”《管子‧宙合》:“夫鳥之飛也,必還山集谷;不還山則困,不集谷則死。”《後漢書‧耿純傳》:“(世祖)勞純曰:‘昨夜困乎﹖’”老舍《駱駝祥子》五:“一進他那間小屋,他心中一涼,又不困了。” (5)方言。睡。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直隸、淮西、江南、浙江皆謂寢曰困。”《老殘遊記》第五回:“我困在大門旁邊南屋裏,你老有事,來招呼我罷。”周立波《山鄉巨變》:“她一口氣跑回了家裏,走進自己的房間,閂上房門,困在鋪上,拿被窩蒙頭蓋住了身子。” (6)隱居。《方言》卷十三:“困,逃也。”章炳麟《新方言‧釋言》:“《方言》‘困,逃也’,蓋謂遁世隱居爾。” (7)六十四卦之一。卦象為偻鄄偻,坎下兌上。《易‧困》:“象曰:澤無水,困。” (8)草名。《爾雅‧釋草》:“困,衱袶。”郭璞注:“未詳。” (9)門檻。後作“梱”。《墨子‧備城門》:“試藉車之力,而為之困。”孫詒讓閒詁:“困,梱之借字。《說文‧木部》云:‘梱,門厥鄄木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