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價值
釋詁: | 迄,臻,極,到,赴,來,弔,艐,格,戾,懷,摧,詹,至也。 |
艐 U+8250 | 說文小篆 | 屆 U+5C46 同義字 Kangxi |
部首: | 舟+ 9筆 = 共15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31第49 頁385第13 頁419第30 康熙字典: 頁1011第39 辭海: 卷1頁1186第03 漢語大字典: 卷5頁3064第15 |
表面結構: | 左:舟,右:㚇。 |
國語發音: | zōng ㄗㄨㄥ |
說文解字: | 《舟部》艐:船著不行也。从舟㚇聲。讀若䔂。 |
宋本廣韻: | 《廣韻·上平聲·東·葼》艐:書傳云三艐國名。《說文》云:船著沙不行也。 《廣韻·去聲·怪·誡》艐:《爾雅》云:至也,亦云古届字。 《廣韻·去聲·箇·坷》艐:船著沙不行也。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舟部·九》艐:《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𠀤音㚇。《說文》船著不行也。又《廣韻》三艐,國名。又《爾雅·釋詁》艐,至也。《註》宋曰屆。《釋文》艐,音宗。又《廣韻》《集韻》𠀤古屆字。《揚子·方言》艐,至也。艐,宋語也。《釋文》艐,古屆字。《史記·司馬相如傳》糾蓼叫奡,蹋以艐路兮。《註》索隱曰:艐,音屆。孫炎云:艐,古屆字也。又《廣韻》《集韻》𠀤口箇切,音坷。船著沙不行也。 |
反切: | 子紅 (《廣韻·上平聲·東·葼》) 古拜 (《廣韻·去聲·怪·誡》) 口箇 (《廣韻·去聲·箇·坷》) |
例如又有一首〈相鼠〉,詩曰︰「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它説一個無能的統治者,就像是個大 老鼠,它對人民吃乾抹淨,這種大老鼠乾脆死掉算了。當古代人民受夠了無能的統治,他們就會把不滿的情緒變成詛咒。《詩經》裡對統治者的詛咒極多!
沒有窮盡之處。如:「對於母校,我有無止境的懷念。」
而女的呢‧‧‧太老了,淪落
都不易,她穿著小時母親改過的舊皮襖
站在覆雪的山岰上,一個瑞士農夫走過
還以為是羊,就幫她還給了土,落了戶
領
頭字
| |
---|---|
詹 | |
解形
| |
《說文》:“詹,多言也。从言,从八,从赡。”徐鉉注:“赡,高也;八,分也,多故可分也。”段玉裁注:“此當作赡聲……赡與檐同字同音。詹,赡聲。” | |
注音
|
釋義
|
(一)zhan1《廣韻》職廉切,平鹽章。談部。 | (1)話多。《說文‧八部》:“詹,多言也。”《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詹詹,詞費也。”
(2)至,到達。《爾雅‧釋詁上》:“詹,至也。”《方言》卷一:“詹,至也。詹,楚語也。”《詩‧小雅‧采綠》:“五日為期,六日不詹。”毛傳:“詹,
至也。”漢張衡《思玄賦》:“黃靈詹而訪命兮,樛天道其焉如。”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之二:“誰謂九華遠,吾身未嘗詹。” (3)供給。《史記‧孝景本紀》:“長信詹事為長信少府。”裴駰集解:“《漢書‧百官表》曰:‘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應劭曰:‘詹,省也,給也。’” (4)通“瞻”。往前或往上看。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謙部》:“詹,假借為瞻。”《詩‧魯頌‧閟宮》:“泰山巖巖,魯邦所詹。”朱熹集傳:“詹與瞻同。”《史記‧周本紀》:“粵詹雒伊,毋遠天室。”宋王安石《送鄆州知府宋諫議》:“申甫周之翰,龜蒙魯所詹。” (5)通“蟾(chan2)”。蟾蜍,即蝦蟆。《古詩十九首》之十七:“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按:《文選》六臣注本作“蟾”。 (6)姓。《通志‧氏族略三》:“詹氏,楚詹尹之後,有詹向,偻釣。周有詹父,又有詹喜。《楚辭》有太卜詹尹。宋朝為著姓。望出渤海、河間。” |
(二)dan4 | 《字彙補》徒站切。足夠。《字彙補‧言部》:“詹,足也。”《呂氏春秋‧適昔》:“夫音……太小則志嫌,以嫌聽小則耳不充,不充則不詹,不詹則窕。”高誘注:“詹,足也。詹,讀如‘澹然無為’之澹。” |
領頭字
| |
---|---|
至 | |
解形
| |
《說文》:“至,鳥飛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一鄄觞鄄主,古文至。”按:羅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認為,像矢遠來降至地之形,不像鳥形。 | |
注音
|
釋義
|
(一)zhi4《廣韻》脂利切,去至章。脂部。 | (1)鳥從高處飛到地上。《說文‧至部》:“至,鳥飛从高下至地也。”
(2)到;來到。《玉篇‧至部》:“至,到也。”《詩‧小雅‧天保》:“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漢馬融《長笛賦》:“於是山水猥至,渟涔障潰。”唐丘為《題農父廬舍》:“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3)及;達到。《玉篇‧至部》:“至,達也。”清劉淇《助字辨略》卷四:“至,猶及也。”《詩‧小雅‧伐木序》:“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 者。”《莊子‧人間世》:“所存乎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王先謙集解:“至,猶遠及也。”《禮記‧樂記》:“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鄭玄 注:“至,謂達也,行也。” (4)極點;到極點。《玉篇‧至部》:“至,極也。”《易‧坤》:“至哉坤元。”孔穎達疏:“至,謂至極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至矣哉!直而不 倨,曲而不屈。”孔穎達疏:“至矣哉,言其美之至也。”《孟子‧離婁上》:“規矩,方員之至也。”趙岐注:“至,極也。” (5)盡;窮盡。《莊子‧天下》:“選則不遍,教則不至。”郭象注:“任其性乃至。”《管子‧侈靡》:“女言至焉。”尹知章注:“至,謂盡理。” (6)大。《玉篇‧至部》:“至,大也。”《戰國策‧秦策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高誘注:“至,猶大也。”《呂氏春秋‧求人》:“欲盡地利,至勞也。”高誘注:“至,大也。”《潛夫論‧讚學》:“雖有至材,不生而能。” (7)甚。《孟子‧萬章下》:“夫謂非其有而取之者盜也,充類至義之盡也。”趙岐注:“至,甚也。”《莊子‧人間世》:“剋核大至,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成玄英疏:“夫剋切責核,逼迫太甚,則不善之心欻然自應。” (8)善;善於。《玉篇‧至部》:“至,善也。”《詩‧小雅‧節南山》“不弔昊天”毛傳:“弔,至。”漢鄭玄箋:“至,猶善也,不善乎昊天愬之也。”《周 禮‧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謂之句弓。”鄭玄注:“至,猶善也。”《管子‧法法》:“夫至用民者,殺之危之,勞之苦之,飢之渴之。”尹知章注: “至,善也。夫善用人者必以法,其不從法,甚者危殺之,其次勞苦飢渴之。” (9)最好的。如:至德;至理。《後漢書‧吳漢傳》:“免下愚之敗,收中智之功,此計之至者也。”《南史‧沈顗傳》:“幼清靜,有至行。” (10)周密;周到。章炳麟《文始》:“《詩傳》曰:‘周,至也。’《說文》周訓密,此猶今言周到。至亦有密義。”《詩‧小雅‧賓之初筵》:“百禮既至, 有壬有林。”《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六引劉敬叔《異苑》:“多虎,劉防衛甚至。”《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一見輒把臂入林,款禮頗至。” (11)實,實質。《莊子‧天道》:“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郭慶藩集釋:“至,與質同。至,實也。”《漢書‧東方朔傳》:“朔狂,幸中耳,非至數也。”顏師古注:“至,實也。”三國魏嵇康《釋私論》:“故善之與不善,物之至者也。” (12)導致。《墨子‧非儒下》:“孔丘所行,心術所至也。”《韓非子‧說疑》:“諂諛之臣,唯聖王知之,而亂主近之,故至身死國亡。 (13)恰當。《荀子‧正論》:“不知逆順之理,小大、至不至之變者也,未可與及天下之大理者也。”楊倞注:“至、不至,猶言當、不當也。” (14)壅閉;堵塞。後作“窒”。《易‧井》:“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管子‧幼官》:“和好不基,貴賤無司,事變日至。”郭沫若等集校引尹桐陽曰:“至,同窒,塞也。” (15)節氣名。指冬至、夏至。《左傳‧僖公五年》:“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杜預注:“至,冬、夏至也。”唐杜甫《冬至》:“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五:“古有數九九之語,蓋自至後起,數至九九,則春已分矣。” (16)中醫稱脈博跳動。《素問‧平人氣象論》:“脈絕不至,曰死。”《元史‧李杲傳》:“病傷寒,目赤而頓渴,脈七八至。”又脈搏次數增多。《難經‧第十四難》:“脈有損至,何謂也﹖”徐靈胎經釋:“少曰損,多曰至。” (17)須要;必定。楊樹達《詞詮》卷五:“至,恒與副詞‘不’、‘何’連用。‘不至’,猶今言‘不必’;‘何至’,猶今言‘何必’。”《韓非子‧外儲說 右下》:“今身不至勞苦而輦以上者,有術以致人之故也。”《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天子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 《鹽鐵論‧憂邊》:“夫治亂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勞其心而道可得也。”《漢書‧匡衡傳》:“殷曰:‘賜以為舉計,令郡實之。恐郡不肯從實,可令家丞上 書。’衡曰:‘顧當得不耳,何至上書﹖’” (18)連詞。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至於”。《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自利 也。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史記‧淮陰侯列傳》:“諸將易得耳,至如(韓)信,國士無雙。”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 一》:“至國計民生之利害,則不可言命。” (19)副詞。1.最;極。《呂氏春秋‧為欲》:“天子至貴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壽也。誠無欲,則是三者不足以勸。”《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卓王孫 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漢東方朔《答客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2.竟;竟至。《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先生之 巧,至能使木鳶飛。”唐柳宗元《與呂道州溫論〈非國語書〉》:“伏膺呻吟者,至比六經。” (20)介詞。相當於“到……時候”。1.表時間。楊樹達《詞詮》卷五:“至,時間介詞。到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至春,果病。至四月,泄血死。”又《滑稽列傳》:“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漢書‧灌夫傳》:“嬰與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張具至旦。”2.表達到的數量。楊樹達《詞詮》卷 五:“至,介詞。今亦言‘到’。”《漢書‧文三王傳》:“太傅輔奏:‘立一日至十一犯法,臣下愁苦,莫敢親近,不可諫止。’”又《匈奴傳上》:“近幸臣妾 從死者,多至數十百人。” (21)同“致”。給予。《墨子‧明鬼下》:“故於此乎天乃使湯至明罰焉。”畢沅校注:“至,同致。” (22)通“制”。制度。《荀子‧正論》:“稱遠近而等貢獻,是王者之至也。”王念孫雜志:“至當為制。上文云:‘彼王者之制也……’下文云:‘則未足與王者之制也。’皆其證。” (23)通“志”。志向;意志。《論語‧泰伯》:“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朱熹集注:“穀,祿也。至,疑當作志。”《荀子‧儒效》:“行法至堅,不以私欲亂所聞。”王先謙集解:“荀書至、志通借。” |
(二)die2 | 《集韻》徒結切,入屑定。〔單至〕輕發貌。《集韻‧屑韻》:“至,單至,輕發貌。”《列子‧力命》:“墨尸钬木、單至、嘽咺、憋敷鄄心四人相與游於世,胥如志也。”張湛注:“此皆默詐、輕發、迂緩、急速之貌。” |
領頭字
| |
---|---|
徒 | |
解形
| |
《說文》:“黹庞鲤土伛,步行也。从辵,土聲。”邵瑛群經正字:“今以庞為偏旁彳,以止合土為走,作徒。” | |
注音
|
釋義
|
(一)tu2《廣韻》同都切,平模定。魚部。 | (1)步行。《說文‧辵部》:“黹庞鲤土伛,步行也。”段玉裁注:“隸變作徒。”《易‧賁》:“舍車而徒。”虞翻注:“徒,步行也。”《文選‧王粲〈從軍詩〉》:“徒行兼乘還。”劉良注:“徒,步;乘,騎也。”
(2)步兵;兵卒。《詩‧魯頌‧閟宮》:“公徒三萬。”《左傳‧隱公九年》:“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杜預注:“徒,步兵也。”《禮記‧祭義》:“五十不為甸徒。”孔穎達疏:“徒,謂步卒。”晉嵇康《贈秀才入軍十九首》之十四:“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3)跟從的人。《左傳‧昭公四年》:“旦而皆召其徒,無之。”杜預注:“徒,從者。”《國語‧晉語八》:“后子謂其徒曰:‘趙孟將死矣。’”韋昭注:“徒,從者也。” (4)徒黨;同一類或同一派別的人。《廣韻‧模韻》:“徒,黨也。”《字彙‧彳部》:“徒,徒黨。”《左傳‧襄公三十年》:“豈為我徒。”杜預注:“徒, 黨也。言不以駟、良為黨。”《呂氏春秋‧報更》:“與天下之賢者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明李贄《藏書‧吳起》:“(吳起)其旦鄄黽錯之徒與 ﹖” (5)門人;弟子。《論語‧微子》:“是魯孔丘之徒與﹖”《孟子‧滕文公上》:“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趙岐注:“其徒,學其業者也。” 《呂氏春秋‧誣徒》:“善教者則不然,視徒如己。”高誘注:“徒,謂弟子也。”宋歐陽修《舉布衣陳烈充學官劄子》:“近年以來,太學生徒常至三四百人。” (6)役使。《廣雅‧釋詁一》:“徒,使也。” (7)服徭役的人。《廣韻‧模韻》:“徒,隸也。”《周禮‧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鄭玄注:“此民給徭役者。”《荀子‧王霸》: “人徒有數。”楊倞注:“人徒,謂胥徒給徭役者也。”又泛指奴僕。唐白行簡《李娃傳》:“時望甚崇,家徒甚殷。”清龔自珍《明良論二》:“顧盼指使,則徒 隸之人至。” (8)徒刑,古代刑法名。即拘禁使服勞役。《新唐書‧刑法志》:“用刑有五……三曰徒。徒者,奴也;蓋奴辱之。”《遼史‧刑法志上》:“徒刑,一曰終身,二曰五年,三曰一年。” (9)服勞役的犯人。《史記‧高祖本紀》:“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世說新語‧德行》:“劉道真嘗為徒,扶風王駿以五百疋布贖之。”《資治通鑑‧漢元帝初元四年》:“赦汾陰徒。”胡三省注:“徒,有罪居作者。” (10)人(多為貶義)。《鹽鐵論‧大論》:“山東關內暴徒,保人阻險。”清張維屏《三元里》:“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魯迅《且介亭雜 文‧寄〈戲〉週刊編者信》:“我的意見,以為阿Q……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也指有某種嗜好的人。《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 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 (11)眾。《玉篇‧彳部》:“徒,眾也。”《書‧仲虺之誥》:“簡賢附勢,寔繁有徒。”《漢書‧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顏師古注:“徒,眾也。”漢曹操《破袁尚上事》:“今尚人徒震蕩,部曲喪守,引兵遁亡。”又從眾隨俗。南朝梁江淹《草木頌‧山中石榴》:“奇麗不徒,霜雪不改。”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流水高山調不徒,鍾期一去賞音孤。” (12)獨。唐慧苑《華嚴經音義》卷三引劉熙曰:“徒,猶獨也。”《荀子‧仲尼》:“雖在貧窮徒處之埶,亦取象於是矣。”楊倞注:“徒處……或曰,獨處也。”《史記‧刺客列傳》:“而嚴仲子奉百金為親壽,我雖不受,然是者徒深知(聶)政也。” (13)裸露。《廣雅‧釋詁四》:“徒,袒也。”《韓非子‧初見秦》:“頓足徒裼。”《淮南子‧齊俗》:“雖之夷狄徒膑钫果之國。”高誘注:“徒膑钫果,不衣也。”《史記‧張儀列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 (14)空。《廣韻‧模韻》:“徒,空也。”《論語‧陽貨》:“夫召我者,而豈徒哉﹖”邢昺疏:“徒,空也。”《文選‧李陵〈答蘇武書〉》:“猶復徒首奮呼。”李善注:“徒,空也;言空首奮擊,無復甲冑。”宋葉適《安集兩淮申省狀》:“夫徒手搏虎以幸其斃,一夫之勇也。” (15)副詞。1.表示範圍,相當於“祇”、“僅僅”。《字彙‧彳部》:“徒,但也。”《孟子‧離婁上》:“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2. 白白地。《韓非子‧內儲說上》:“因載而往,徒獻之。”王先慎集解:“徒獻胥靡,不取都、金。”《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 欺。”《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可笑楊順、路楷殺人媚人,至此徒為人笑,有何益哉﹖”3.表示轉折,相當於“乃”、“卻”。清王引之《經傳 釋詞》卷六:“徒,猶乃也。”《莊子‧天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荀子‧子道》:“子路出,謂子貢 曰:‘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田子方)以為文侯也,移車異路而避之,則徒翟黃也。” (16)通“涂(途)”。道路。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徒,栏借為涂。”《太玄‧夷》:“次四夷其牙,或飫之徒。” (17)姓。《篇海類編‧人事類‧彳部》:“徒,姓。”《姓觿‧虞韻》:“徒,《千家姓》云:齊郡族。” |
詞目 | 止 部首:止 077-00-04 |
音讀 | tsí |
釋義 | 1.停住、不動、止息。例:血流袂止 hueh lâu bē tsí(血流不止)、止疼 tsí-thiànn。 2.到……為界。例:到遮為止 kàu tsia uî tsí(到此為止)。 3.僅只。例:伊做這途,不止仔好空。I tsò tsit tôo, put-tsí-á hó-khang. (他做這一行,好處多多。) |
齊宣王問艾子曰:「吾聞古有獬豸,何物也?」
艾子對曰:「堯之時,有神獸曰獬豸,處廷中,辨群臣之邪辟者觸而食之。」
艾子對已,復進曰:「使今有此獸,料不乞食矣。」(《艾子雜說》)
《讀書記》的第一冊上有這樣一段小敘:
余读书最恶附会,更恶胸无所见,作吠声之犬。 余讀書最惡附會,更惡胸無所見,作吠聲之犬。 而古今书籍犯此非鲜,每怫然有所非议。 而古今書籍犯此非鮮,每怫然有所非議。 苟自见于同辈,或将诮我为狂,… … 吾今有宏愿在:他日读书通博,必举一切附会影响之谈悉揭破之,使无边形,庶几为学术之豸。
苟自見於同輩,或將誚我為狂,… … 吾今有宏願在:他日讀書通博,必舉一切附會影響之談悉揭破之,使無邊形,庶幾為學術之豸。
这是民国三年的下半年。 這是民國三年的下半年。 这一年的国文教师是马幼渔先生 ( 裕藻 ) ,文字学教师是沈兼士先生,他们都是太炎先生的弟子,使我在听了太炎先生的演讲之后更得到一向切实的指导。
1. 獬豸 | ||||
注音一式 ㄒ|ㄝˋ ㄓˋ | ||||
漢語拼音 xi zh | 注音二式 shi j | |||
|
6. 豸 部首 豸 部首外筆畫 0 總筆畫 7 | ||||||||||||||
注音一式 ㄓˋ | ||||||||||||||
漢語拼音 zh | 注音二式 j | |||||||||||||
|
找空
找新人補空缺職位
● 岰
ào ㄠˋ
◎ 山曲。
| |||||||||||||||||
---|---|---|---|---|---|---|---|---|---|---|---|---|---|---|---|---|---|
止 | |||||||||||||||||
解形
| |||||||||||||||||
《說文》:“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徐灝注箋:“凡从止之字,其義皆為足趾。許以為象艸木出有址,殆非也。考阮氏《鐘鼎款識‧父丁卣》有足跡,文作止,正象足趾之形……三趾者,與手之列多略不過三同例。” | |||||||||||||||||
注音
|
釋義
| ||||||||||||||||
(一)zhi3《廣韻》諸市切,上止章。之部。 | (1)
足;腳。後作“趾”。《廣韻‧止韻》:“止,足也。”《儀禮‧士昏禮》:“御衽於奧,媵衽良席在東,皆有枕,北止。”鄭玄注:“止,足也。”
胡培翬正義:“北止,趾向北,首向陽也。”《漢書‧刑法志》:“當劓者,笞三百;當斬左止者,笞五百。”顏師古注:“止,足也。”
(2)至,臨。《字彙‧止部》:“止,至也。”《詩‧魯頌‧泮水》:“魯侯戾止,言觀其旂。”毛傳:“止,至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怪術》:“群龍凡一十四處,皆化為老人,應召而止。”又截止。如:我們的暑假,從七月二十日起到八月三十日止。 (3)停止。如:止步;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廣韻‧止韻》:“止,停也。”《易‧艮》:“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韓詩外傳》 卷九:“樹欲靜而風不止。”唐韓愈《原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又終極處。如:無休無止;嘆為觀止。唐柳宗元《天對》:“仙者幽幽,壽焉孰慕!短長 不齊,咸各有止。”《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二》:“余入其堂,欲觀所圖府境四止,無有也。” (4)靜止。《字彙‧止部》:“止,靜也。”《莊子‧德充符》:“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禮記‧樂記》:“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槁木。”孔穎達疏:“止如槁木者,言音聲止靜,感動人心,如似枯高鄄木之木,止而不動也。” (5)處所;居處。《墨子‧非攻下》:“九鼎遷止,婦妖宵出。”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冥蹟》:“某弊止從此數里,能左顧乎﹖”唐皮日休《靜箴》:“居不必野,唯性之寂;止不必廣,唯心之適。”又職位。《書‧益稷》:“禹曰:‘安汝止。’”孫星衍疏:“安所止者,止即位也。” (6)居住。《玉篇‧止部》:“止,住也。”《廣韻‧止韻》:“止,息也。”《詩‧商頌‧玄鳥》:“邦畿千里,維民所止。”鄭玄箋:“止,猶居也。”晉皇 甫謐《高士傳‧焦先》:“(焦先)常結草為廬於河之湄,獨止其中。冬夏袒不著衣,臥不設席。”章炳麟《駁建立孔教議》:“夫衣裳廬舍,生民之所以安止。” 又棲息。《詩‧秦風‧黃鳥》:“交交黃鳥,止于桑。”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婆羅镝钬尼斯國》:“凡此三池,並有龍止。”宋辛棄疾《六州歌頭‧晨來問疾》: “晨來問疾,有鶴止庭隅。” (7)停留;逗留。《廣雅‧釋詁二》:“止,逗也。”《廣韻‧止韻》:“止,留也。”《孫子‧九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搜神記》卷十八:“南陽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則有禍。”《徐霞客遊記‧遊黃山日記後》:“復從峽度棧以上,止文殊院。” (8)留住;拘留。《論語‧微子》:“(丈人)止子路宿。”《左傳‧僖公十五年》:“梁由靡御韓簡,虢射為右,輅秦伯,將止之。”杜預注:“止,獲也。”唐柳宗元《非國語下‧戮僕》:“然則(魏)絳宜奈何﹖止公子以請君之命。” (9)聚集。《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郭象注:“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虛至靜也。”又《德充符》:“鑑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 (10)禁止;阻攔。《左傳‧桓公六年》:“少師歸,請追楚師,隨侯將許之,季梁止之。”《呂氏春秋‧貴生》:“口雖欲滋味,害於生則止。”高誘注:“止,禁也。”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絕五首》之三:“朋輩志同意自投,團成砥柱止中流。” (11)除滅;醫治。《廣雅‧釋詁四》:“止,滅也。”《集韻‧止韻》:“止,已也。”《呂氏春秋‧制樂》:“無幾何,疾乃止。”高誘注:“止,除也。” 《淮南子‧說山》:“止念慮,則有為其所止矣。”高誘注:“止,猶去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怪術》:“王潛在荊州,百姓張七政善止傷折。” (12)減省。《周禮‧地官‧倉人》:“若穀不足,則止餘法用。”鄭玄注:“止,猶殺也。”孫詒讓正義:“止猶殺也者,猶廩人殺邦用之殺,謂減省之也。” (13)容止,禮貌。《廣雅‧釋言》:“止,禮也。”《詩‧鄘風‧相鼠》:“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荀子‧大略》:“盈其欲而不愆其止。”楊倞注:“止,禮也。”《漢書‧敘傳上》:“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虖三止。”顏師古注引應劭曰:“止,禮也。”清王士禎《漁洋詩話》卷下: “(曹)中丞淪沒異域,未見其止。”
(15)副詞。相當於“僅”、“祇”。如:止此一家;不止一回。楊樹達《詞詮》卷五:“止,副詞,僅也。”《莊子‧天運》:“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 唐柳宗元《黔之驢》:“技止此耳!”葉聖陶《一生》:“伊丈夫卻沒別的話說,止說要是在賭場裏百戰百勝,便死了十個兒子也不關他事。” (16)助詞。楊樹達《詞詮》卷五:“止,語末助詞。”《詩‧齊風‧南山》:“既曰歸止,曷又懷止﹖”高亨注:“止,語氣詞。”宋王安石《潭州新學詩并序》:“潭人來止,相語而喜。”趙樸初《感遇》:“忍辱負重,艱難勞止。” (17)地基。後作“阯(址)”。《說文‧止部》:“止,下基也。”王筠句讀:“《阜部》:‘阯,基也。或作址。’是許以止為阯之古文也。”《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八》:“岰間有頹垣遺構,為玉峰寺廢止。” (18)通“沚”。水中的小洲。清朱珔《說文栏借義證》:“《水部》‘湜’字下引《詩》‘湜湜其止’,《玉篇》及《集韻》、《類篇》皆作‘止’,此《毛 詩》舊本也。《傳》亦用止義。今《詩》作‘沚’,《箋》云:‘小渚曰沚。喻君子守初如沚然不動搖。’則以止為沚之省借矣。” (19)通“之(zhi1)”。王襄《簠室殷契類纂》:“古止與之通。”1.作指示代詞。裴學海《古書 虛字集釋》卷九:“止猶之也,指事之詞也。《詩‧車舝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釋文云:‘仰止本或作仰之。’……宋本《史記‧孔子世家贊》引《詩》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三王世家》云:‘高山仰之,景行嚮之。’是‘止’與‘之’古通用,故‘止’可訓‘之’。”2.往。《荀子‧不苟》:“見由則恭 而止,見閉則敬而齊。”于省吾新證:“止字本應作之,金文之字通作黹1伛,止字作黹2伛,故易訛也……‘見由則恭而止,見閉則敬而齊’應讀作‘見由則 恭而之,見閉則敬而次’。言見用而道行,則恭而往;見閉而道塞,則敬而止,之與次相對為文。” (20)通“豸(zhi4)”。無腳的蟲。《莊子‧在宥》:“禍及止蟲。”俞樾平議:“止蟲即 豸蟲也。《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是也……《宣十七年‧左傳》‘庶有豸乎’,豸即止也。此云‘禍及止蟲’,止即豸也。” (21)姓。《潛夫論‧志氏姓》:“止氏、朝氏……皆子姓也。”明楊慎《希姓錄》卷三:“止氏,微子之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