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黎, 楇, 詩篇, 撏撦


領頭字
解形
《說文》:“黍岙檂,履黏也。丛黍,橱省聲。橱,古文利。作履黏以黍米。”段玉裁注:“《釋詁》曰:‘黎,也。’之義行而履黏之義廢矣。”按:“黍岙檂”,今作“黎”。
注音
釋義
(一)li2《廣韻》郎溪切,平齊來。脂部。(1)古時用黍米作糊,用以粘鞋子。《說文‧黍部》:“黎,履黏也。”徐鍇繫傳:“履以餬黏之也。黍,黏(物)也。”宋羅願《爾雅翼‧釋草一》:“古人作履,黏以黍米,謂之黎。”(2)眾,眾多。《爾雅‧釋詁下》:“黎,眾也。”《書‧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孔傳:“獻,賢也。萬國眾賢共為帝臣。”《詩‧大雅‧桑柔》:“民靡有黎,具禍以燼。”王引之述聞:“黎者,眾也,多也。……言民多死於禍亂,不後如前日之種多。”又特指黎民。《捻軍盟主張樂行佈告》:“是以大起義師,救我殘黎,除奸誅暴,以減公忿。”謝覺哉《感舊》:“夢周蹇蹇人中聖,聖者遭屠奸者慶,墳荒草陳血色新,三楚遺黎長飲慟。”
(3)通“驪”。黑色。後作“黧”。《說文‧黑部》“黔,黎也。秦謂民為黔首,謂黑色”清段玉裁注:“黎與驪、黎岙隹字同音,故借為黑義。……俗作黧。小徐本作黧,乃用俗字改許也。”《書‧禹貢》:“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孔傳:“色青黑而沃壤。”按:《史記‧夏本紀》作“驪”。《荀子‧堯問》:“顏色黎黑而不失其所。”《說苑‧復恩》:“顏色黧黑,手足胼胝者,在後。”按:《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作“面目黧黑”。
(4)通“耆(<現代音>qi2<\/現代音>)”。老。《方言》卷十二:“黎,老也。”《國語‧吳語》:“今王播棄黎老。”韋昭注:“鮐背之䏁苄嚉口㗱稱黎老。”清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上‧黎老》:“引之謹案:黎老者,耆老也。古字黎與耆通。……黎老之稱,自以耆耋為義。”
(5)通“遲(<現代音>chi2<\/現代音>)”。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黎,墒借為𠮩㶊黎,為遲。”1.等到;比及。《史記‧高祖本紀》:“於是沛公乃夜引兵從他道還,更旗幟,黎明,圍宛城三罒。”司馬貞索隱:“黎,猶比也,謂比至天明也。”按:《漢書‧高帝紀》作“遲明”。王念孫雜志:“小司馬說是也。黎、遲聲相近,故《漢書》作遲。黎明、遲明皆謂比明也。”2.慢慢地。《文選‧傅毅〈舞賦〉》:“黎收而拜,曲度究畢。”李善注:“言舞將罷,徐收斂容態而拜,度曲於是究畢。”
(6)通“藜”。藜草。《釋名‧釋地》:“土青曰黎,似藜草色也。”畢沅疏證:“今本藜作黎,《御覽》引作藜。”《淮南子‧時則》:“飄風䏁日出大米㗱雨總至,黎莠蓬蒿立岙立興。”按:《呂氏春秋‧孟春》“黎”作“藜”。
(7)古高辛氏、顓頊氏的火官,亦謂陰官,即火神。《漢書‧郊祀志上》:“及少昊之衰,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亡相侵黷。”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黎,陰官也。”《文選‧張衡〈思玄賦〉》:“流目眺夫衡阿兮,賭有黎之圮墳。”李善注:“黎,高辛氏之火正,謂祝融也。”
(8)殷代諸侯國名,在今山西長冶縣境。也作“橱熷邑”。《說文‧邑部》“橱熷邑,殷諸侯國,在上黨東北。《商書》:‘西伯戡橱熷邑’。”清段玉裁注:“今《商書》‘西伯戡黎’……許所據古文《尚書》作橱熷邑。”《文選‧班固〈典引〉》:“乘其命賜彤弧黃鉞之威,用討韋顧黎崇之不恪。”李善注引蔡邕曰:“黎、崇,殷諸侯也。”
(9)氏族名。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由古越人的一支發展而成,聚居海南島中、南部。《宋史‧黎洞傳》:“黎洞,唐故瓊管之地,在大海南,距雷州泛海一日而至。其地有黎母山,黎人居焉。……其服屬州縣者為熟黎,其居山洞無徭征者為生黎。”
(10)地名。1.古縣名。漢置,春秋黎侯在衛所居之地。故城在今山東省鄆城縣西。《漢書‧地理志上》:“東郡縣二十二:濮陽、觀、聊城、頓丘、發干、范、茬平、東武陽、博平、黎、清……”2.古黎陽的簡稱。《戰國策‧趙策三》:“秦攻趙,藺、離石、祁拔。趙以公子郚為質於秦,而請內焦、黎、牛狐之城,以易藺、離石、祁於趙。”鮑彪注:“東郡有黎,即黎陽。

蕭蕭聞馬楇
詩句:蕭蕭聞馬楇出自:《是日至下馬磧憩於北山僧舍有閣曰懷賢南直斜》基本字義● 檛zhuā ㄓㄨㄚˉ1. 馬鞭:“吏士寂如水,蕭蕭聞馬楇。”2. 打:“生到葭萌,與吏爭度,津吏~破從者頭。”3. 笙兩側的管子:“修~內闢,馀簫外逶”。

---

 2.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12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ㄒㄩㄣˊ
 漢語拼音 x n  注音二式 shi n


拉扯﹑拔取。如:「毛」、「綿扯絮」。唐˙賈島˙原居即事言懷贈孫員外詩:「鑷白髮斷,兵阻尺書傳。」

撏撦太過殊苦粘皮帶骨
 6. 
 注音一式 ㄒㄩㄣˊ ㄔㄜˇ
 漢語拼音 x n ch   注音二式 shi n ch 
多方摘取、摭拾。多指剽竊詞句或割裂文義。宋˙劉攽˙貢父詩話:「賜宴,優人有為義山者,衣服敗敝,告人曰:『吾為諸館職撦至此。』」宋˙劉克莊˙跋劉叔安感秋八詞:「耆卿有教坊丁大使,意態美成,頗偷古句,溫李諸人,困於撦。」
---

《惡之華》中所謂莎巴伽詩篇 ( The Sabatier Cycle ) ,包括從第四十首到第四十八首的〈永遠一樣〉、〈她的一切〉、〈今晚你說什麼……〉、〈活火炬〉、〈恩賜〉、〈告白〉、〈心靈的黎明〉、〈夕暮的諧調〉、 〈香水瓶〉,以及第六十二首〈憂愁與放浪〉等。

cycle[cy・cle]

3 (の…)1団, 1群((of ...));(同一主題・同一人物を巡る)作品群
the Arthurian cycle
アーサー王伝説群.


 ◎ 詩篇 shīpiān(1) [poem]∶詩的總稱這些詩篇充滿了革命激情(2) [epic]∶比喻類似史詩的事物我們時代的壯麗詩篇(3) 也比喻富有意義的故事、文章等光輝的詩篇--------------------------1. 詩的總稱。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 清黃遵憲《雜感》詩:“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紙研;六經字所無,不敢入詩篇。” 巴金《隨想錄》二四:“詩人可能把他火熱的感情寫成動人的詩篇。”2. 比喻生動而有詩意的事物。魏巍《壯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們》:“因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歷史上確實是一首壯麗動人的、青春的詩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