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折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7 | ||||||||||||||||||||||||||||||||||||||||||||||||||||||||
注音一式 ㄓㄜˊ | ||||||||||||||||||||||||||||||||||||||||||||||||||||||||
漢語拼音 zh | 注音二式 j | |||||||||||||||||||||||||||||||||||||||||||||||||||||||
|
領頭字
| |
---|---|
折 | |
解形
| |
《說 文》:“折,斷也。從斤斷艸,譚長說。黹山鄄土鳌斤伛,籀文折,從艸在︽中,︽寒,故折。黹山鳌斤伛,篆文折,從手。”段玉裁注:“從手 從斤,隸字也。《九經字樣》云:‘《說文》作黹山鳌斤伛,隸省作折。’《類篇》、《集音钫勻》皆云隸从手。則‘折’非篆文明矣。”王筠釋例:“黹 山鳌斤伛之重文‘黹山鄄土鳌斤伛’,說解以為从︽,似非。若从斤、︽二字為義,則艸之折也,斤斷之邪﹖︽摧之邪﹖義無統屬,是謂雜亂。且論其部 位,是︽在艸中,而云‘艸在︽中’,亦非以字形見字義之法。案:當為以會意兼指事字。‘二’非‘︽’字,但以之界‘鳌鄄鳌’之間,以見其為已斷。恐其傳寫 既久,連鳌鄄鳌為鳌鄄鳌,不可解耳。” | |
注音
|
釋義
|
(一)zhe2《廣韻》旨熱切,入薛章。月部。 | (1)折斷;弄斷。如:骨折;折戟旧钫冗沙。《說文‧艸部》:“折,斷也。”《易‧豐》:“折其右肱。”《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劍》:“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
(2)判斷;裁決。《論語‧顏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法言‧吾子》:“眾言淆亂,則折諸聖。”梁啟超《歐戰之動因》:“以刑律上正當防衛之義折此獄,無論何國,皆不能科罪。” (3)屈從。《廣雅‧釋詁一》:“折,下也。”《戰國策‧齊策一》:“張丐對曰:‘晚救之,韓且折而入於魏,不如早救之。’”高誘注:“折,分也。猶從也。” (4)減損。《格物麤談‧天時》:“對三光便溺,折人年壽。”《醒世姻緣傳》第十五回:“不要一句非言,折盡平生之福。” (5)死;多指早死。如:夭折。《書‧洪範》:“一曰凶短折。”孔穎達疏:“未齒钫钟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禮記‧祭法》:“萬物死皆曰折。”《漢書‧五行志》》:“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宋蘇軾《屈原塔》:“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6)毀掉。《正字通‧手部》:“折,毀棄也。”《孫子‧九地》:“夷關折符。”《漢書‧高帝紀》:“兩家常折券棄責。”顏師古注:“以簡牘為契券,既不徵索,故折毀之,棄其所負。” (7)阻止;挫敗。如:百折不撓。《詩‧大雅‧帛钫系》“予曰有禦侮”毛傳:“折衝曰禦侮。”孔穎達疏:“有武力之臣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是能扞禦侵侮, 故曰禦侮也。”《漢書‧蒯通傳》:“折北不救。”顏師古注:“折,挫也。”宋文天祥《指南錄‧〈紀事六首〉》之一:“若使無人折狂虜,東南那箇是男兒﹖” (8)折磨。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折倒得鬢似愁潘,腰如病沈。”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想著我在洞庭湖裏,怎生受用快活,如今折得這般,兀的不愁殺人也。” (9)責難,指斥。《正字通‧手部》:“折,直指人過失曰折。”《史記‧呂太后本紀》:“陳平、絳侯曰:‘於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後漢書‧李育傳》:“更相非折。”李賢注:“折,難也。”唐劉禹錫《天論》:“柳子厚作《天說》以折韓退之之言。” (10)折服。《漢書‧游俠傳》:“權行州域,力折公侯。”《世說新語‧輕詆》:“宏自以有才,多好上人,坐上無折之者。”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 (11)彎曲。《廣雅‧釋詁一》:“折,曲也。”《禮記‧玉藻》:“折還中矩。”《晉書‧陶潛傳》:“潛歎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明韓守益《蘇武慢‧江亭遠眺》:“地湧岷、峨,天開巫峽,江勢西來百折。” (12)(禾苗)倒伏。漢賈山《至言》:“故地之美者偻養禾,君之仁者偻養士。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也。”《齊民要術‧旱稻》“其高田種者,不求極良,唯須廢地”原注:“過良則苗折,廢地則無草。” (13)迴旋;返轉。如;轉折;走到半路,又折回來。《宋史‧沈括傳》:“然古人所謂兵車者,輕車也,五御折旋,利於捷速。” (14)書法用筆,橫畫欲左先右,往右回左。直畫欲上先下。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一引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陳圖後》:“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 (15)漢字筆畫名。如:橫、豎、撇、點、折。 (16)摘取;掐取。漢佚名《古詩十九首》之九:“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唐杜秋娘《金縷衣》:“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元張壽卿《紅梨花》第四折:“折一枝紅梨花,插在那扇子上。” (17)開采。《墨子‧耕柱》:“昔者夏后開使蜚廉折金於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王念孫雜志:“折,擿也,動發之也。”《管子‧地數》:“然則與折取之遠矣。”馬非百注:“折,開也。取者,採也。” (18)握持。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折,猶握也。《陽春白雪》八張矩鄄木《應天長》詞《南屏晚鐘》:‘花間恨,猶記憶,正素手暗攜輕折。’輕 折,輕握也,言輕握素手也。”按:張矩鄄木應作張矩。有時用來表示手握的大小。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晁元禮《滴滴金》詞:‘口兒香,髮兒黑,腳兒一折。’言腳小不過一握也。”元杜仁傑《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美色》:“半折慢弓鞋,一搦俏形骸。” (19)折合;抵換。如:折價;折租。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買絹未嘗不折鹽,糧草未嘗不折鈔。”《紅樓夢》第五回:“准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魯迅《徬徨‧祝福》:“對不起,四老爺,四太太……這回我一定薦一個好的來折罪。” (20)折扣。按原數減去其中的成數。《儒林外史》第五十回:“等他官司贏了來,得了缺,叫他一五一十算了來還你。就是九折三分錢也不妨。” (21)傾斜容器,使裏面的東西出來。《紅樓夢》第六十三回:“黛玉只管和人說話,將酒全折在漱盂內了。” (22)戲曲名詞。元、明雜劇劇本中的一個段落,每劇大都四折。相當於現代話劇中的一幕或一場,其中可單獨演出的一折,叫“折子戲”。《醒世恆言‧張廷秀 逃生救父》:“將廷秀推入戲房中,把紗帽員領穿起,就頂王十朋《祭江》這一折。”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各本填詞,每一長折,例用十曲,短折例用八 曲。”魯迅《吶喊‧社戲》:“在這一夜裏,我以為這實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23)古時封土為壇進行祭地的處所。《正字通‧手部》:“折,封土為方壇曰折。”《禮記‧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瘞埋於泰折,祭地也。”鄭玄注:“壇,折,封土為祭處也。” (24)古葬具,如床無腳。《儀禮‧既夕禮》:“陳明器於乘車之西,折橫覆之。”鄭玄注:“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為之,蓋如爿钫木而縮者三, 橫者五,無簧窆事畢,加之壙上,以承抗席。”《禮記‧雜記上》:“而后折入。”鄭玄注:“折,承席也。”陸德明釋文:“折,形如床,無足也。” (25)古地名。《春秋‧桓公十一年》:“柔會宋公、陳侯、蔡叔盟于折。”杜預注:“折,地。闕。” (26)同“摺”。1.摺疊。《後漢書‧郭太傳》:“嘗於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2.摺子。如:錢 摺;奏摺。宋王溥《唐會要》卷三十六:“其中須有部折,各於當族注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五回:“勞佛便取出一扣三千銀子往來的莊折,叫他收 存,要支甚麼零用,只管去取。”又第九十四回:“老哥的手折,兄弟足足看了兩天。”3.縐紋;縐摺。明陸時雍《詩鏡總論》:“石之有稜,水之有折,此處最 為可觀。”清葉藩《念奴嬌‧廣陵送毛亦史之白下》:“遙想訪舊秦淮,久辭歌管,剩有波千折。”4.今為“摺”的簡化字。 (27)通“窒(zhi4)”。堵塞。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泰部》:“折,栏借為窒。”《孔子家語‧賢君》:“忠士折口。”王肅注:“折口,杜口。” (28)姓。《正字通‧手部》:“折,姓。《漢‧方術傳》有折象,宋折可大,明折衝。”《後漢書‧方術傳》:“折像,字伯式,廣漢雒人也。其先張江者,封折侯……因封氏焉。” |
(二)she2《廣韻》常列切,入薛禪。月部。 | (1)斷。如:棍子折了。《廣韻‧薛韻》:“折,斷而猶連也。”魯迅《吶喊‧孔乙己》:“他打折了腿了。” (2)虧損。《荀子‧修身》:“良賈不為折閱不市。”楊倞注:“折,損也。”《漢書‧食貨志下》:“均官有以考檢厥實,用其本賈取之,毋令折錢。”《三國 演義》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魯迅《吶喊‧故鄉》:“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衹能爛掉。” |
(三)ti2 | 《廣韻》杜奚切,平齊定。〔折折〕安逸舒適的樣子。《集韻‧齊韻》:“折折,安舒貌。”《禮記‧檀弓上》:“喪事欲其縱縱爾,吉事欲其折折爾。”鄭玄注:“折折,安舒貌。” |
(四)zhe1 | 翻轉;折騰。如:折跟頭。浩然《金光大道》第一部第二章:“躺在被窩裏,像折烙餅似的,翻過來倒過去,睡不著。” |
閱
檢驗、視察。如:「閱兵」﹑「巡閱」﹑「檢閱」。公羊傳˙桓公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閱。大閱者何?簡車徒也。」唐˙白居易˙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寮出城觀稼謹書盛事以俟采詩:「清晨承詔命,豐歲閱田閭。」 | ||
經歷。史記˙卷十˙孝文本紀:「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閱天下之義理多矣,明於國家之大體。」漢書˙卷八十一˙孔光傳:「旬歲間閱三相,議者皆以為不及光也。」 | ||
看。如:「閱報」﹑「閱書」。唐˙杜甫˙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詩:「閱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 |
|
六十年代我收過張熊一幅花卉,不久拿去跟沈茵舅舅交換竹秘閣。那時候我們都愛玩秘閣,集藏不少,竹子最多,紫檀黃花梨雞翅木楠木也有一些,新近在嘉木堂補 得一件清代烏木做的,烏亮典雅,圓了心願。秘閣刻張熊畫的梅花,題「吟到梅花字亦香」,署「子祥寫」,猜想是印詩箋的小品,畫好字好刻得也好,入了品的案 頭清玩,來路斷非等閒。梅花是老民國國花,我偏愛,娉娉婷婷直似月亮門裏舊閨秀,詩詞丹青竹木牙角一涉梅花我忍不住都傾心,朋友笑我是老頑固,反動派,我 認了。
秘閣
1.古代宮中收藏珍貴圖書之處。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 機 始以臺郎出補著作,遊乎祕閣。”《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二年》:“癸醜,
魏 詔求遺書,祕閣所無,有益時用者,加以優賞。”
胡三省 注:“
漢 時書府,在外則有太常、太史、博士掌之,內則有
延閣 、
廣內 、
石渠 之藏。
後漢 則藏之
東觀 ,
晉 有中外三閣經書。
陸機 《謝表》雲‘身登三閣’,謂為祕書郎掌中外三閣祕書也,此‘祕閣’之名所由始。”《新唐書·段成式傳》:“研精苦學,祕閣書籍,披閲皆遍。”
2.指尚書省。《文選·陸機<答賈長淵>詩》:“升降祕閣,我服載暉。”
李善 注:“序雲‘入為尚書郎’,作此詩。然祕閣即尚書省也。”
3.臨書枕臂之具。也稱臂擱。
明 屠隆
《考槃餘事·文房器具箋·秘閣》:“有以長樣古玉璏為之者,近以玉碾螭文臥蠶梅花等樣,長六七寸者,有以紫檀雕花者,有以竹雕花巧人物者。有
倭人造黑漆祕閣,如圭元首方,下闊二寸餘,肚稍虛起,恐惹字黑,長七寸,上描金泥花樣,其質輕如紙,為祕閣上品。”
領頭字
| |
---|---|
閱 | |
解形
| |
《說文》:“閱,具數於門中也。从門,說省聲。”按:徐鍇繫傳作“从門,兌聲。” | |
注音
|
釋義
|
(一)yue4《廣韻》弋雪切,入薛以。月部。 | (1)
查點;計算。《說文‧門部》:“閱,具數於門中也。”徐鍇繫傳:“具數,一一數之也。”《漢書‧朱博傳》:“王卿憂公甚效!檄到,齎伐閱詣府。”官本考證
引蕭該音義:“《字林》曰:‘閱,其數也。’”任大椿《字林考逸》:“此文‘其’字似‘具’字之誤。”《左傳‧襄公九年》:“商人閱其禍敗之釁,必始於
火。”杜預注:“閱猶數也。商人數所更歷,恒多火災。”《論衡‧自紀》:“稻穀千鍾,糠皮太半,閱錢滿億,穿麴钫夬出萬。”
(2)檢閱。如:閱兵。《玉篇‧門部》:“閱,簡軍實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冬教大閱。”鄭玄注:“至冬大閱簡軍實。”《公羊傳‧桓公六
年》:“秋八月壬午大閱。大閱者何﹖簡車徒也。”何休解詁:“大簡閱兵車使可任用而習之。”清顧炎武《軍制論》:“五年一閱,汰其羸,登其銳,而不必世其
人。” (3)考核;視察。《集韻‧薛韻》:“閱,察也,出門者察而數之。”《書‧呂刑》:“其罰惟倍,閱實其罪。”《韓非子‧主道》:“知其言以往,勿變勿更, 以參合閱焉。”陳奇猷集釋:“閱者,猶言考覈也。”唐白居易《大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寮出城觀稼》:“清晨承詔命,豐歲閱田閭。” (4)積功。《玉篇‧門部》:“閱,《史記》云:‘人臣功有五,明其等曰伐,積伐曰閱。’”按:《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作“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 《漢書‧車千秋傳》:“千秋無他材能術學,又無伐閱功勞。”又指仕宦人家自序功狀而樹立在門外右邊的柱子。後來因稱名門巨室為閥閱,或簡稱“閱”。《玉 篇‧門部》:“閱,在左曰閥,在右曰閱。”宋文天祥《回施帥準送別》:“某官冰雪孤標,雲霄名閱。” (5)經歷,閱歷。《史記‧孝文本紀》:“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閱天下之義理多矣,明於國家之大體。”裴駰集解:“如淳曰:‘閱猶言多所更歷也。’” 《漢書‧孔光傳》:“旬歲間閱三相,議者皆以為不及光。”顏師古注:“閱,猶歷也。”宋陸游《松驥行》:“松閱千年棄澗壑,不如殺身扶明堂。” (6)搜集;匯集。《左傳‧昭公七年》:“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閱,所以得天下也。’”杜預注:“閱,蒐也。”晉陸機《歎逝賦》:“川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明劉宗周《答胡生鳴金钫类》:“憂樂之閱心也,蓋亦有故矣。” (7)看(文字)。如:閱讀;閱覽;傳閱文件;訂閱報刊。《洪武正韻‧屑韻》:“閱,觀也。”唐杜甫《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閱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舊唐書‧段文昌傳》:“秘閣書籍,披閱皆遍。”清王闓運《秦君墓誌銘》:“墨黃校閱,意復欣然。” (8)校勘文書。《正字通‧門部》:“閱,校勘書文曰閱。” (9)長直達於檐的桷。《爾雅‧釋宮》:“桷直而遂,謂之閱。”郝懿行義疏:“椽之長而直達於檐者名閱。” (10)容納。《詩‧邶風‧谷風》:“我躬不閱,遑恤我後。”毛傳:“閱,容也。”陳奐傳疏:“單言閱,絫言容閱……《孟子》作容悅。”《荀子‧王制》: “材技股肱健勇爪牙之士,彼將日日挫頓竭之於仇敵,我今將來致之,并閱之,砥礪之於朝廷。”清譚嗣同《極蠹歌并敘》:“生而不閱,死無幸焉,相苦抑何 迫耶!” (11)出。《文子‧道原》:“《老子》曰:‘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 (12)通“穴”。窟穴。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門部》:“閱,古栏閱為穴。”《詩‧曹風‧蜉蝣》:“蜉蝣掘閱,麻衣如雪。”馬瑞辰通釋:“此詩掘閱,亦當訓穿穴矣。”《文選‧宋玉〈風賦〉》“空穴來風”唐李善注引《莊子》:“空閱來風,桐乳致巢。” |
止步海外收購?
止步 | 停止腳步,不再前進。如:「美景當前,大家紛紛止步觀賞。」 |
禁止進入,禁止前進。如:「女生宿舍,男賓止步。」 |
瑕玷
玉的斑點及毛病。唐˙辛宏˙白珪無玷詩:「皎皎無瑕玷,鏘鏘有珮聲。」元˙楊訥˙西游記˙第十八齣:「將山色來瞻,似碧玉無瑕玷。」 | |
比喻缺點、過失。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宜收藏圖讖,一禁絕之,則朱紫無所眩,典籍無瑕玷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九:「何不追還了你原聘的財禮?另要了一房好的,毫無瑕玷,可不是好?」 |
玷
玉上的瑕疵、斑點。詩經˙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 ||
缺點、過失。詩經˙大雅˙抑:「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喻世明言˙卷二十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卻拜個團頭做岳丈,可不是終身之玷!」 | ||
辱、弄汙。如:「玷汙」、「有玷家聲」。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你今私自趕來,有玷風化,是何道理?」清˙蔣士銓˙冬青樹:「惜朝內無人匡諫,以致成彼高名,玷俺君德。」 | ||
謙詞。忝辱之意。如:「久玷官職,又無政績,實在汗顏!」唐˙杜甫˙春日江村詩五首之三:「豈知牙齒落,名玷薦賢中。」
66 「春日江村五首」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贱生理,飘泊到如今。
迢递来三蜀,蹉跎有六年。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泉。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履穿。藩篱无限景,恣意买江天。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岂知牙齿落,名玷荐贤中。
扶病垂朱绂,归休步紫苔。郊扉存晚计,幕府愧群材。燕外晴丝卷,鸥边水叶开。邻家送鱼鳖,问我数能来。
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宅入先贤传,才高处士名。异时怀二子,春日复含情。
|
. 折腰 | |||||
注音一式 ㄓㄜˊ |ㄠ | |||||
漢語拼音 zh y o | 注音二式 j y u | ||||
相似詞 低頭 | 相反詞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