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字
| |
---|---|
卻 | |
解形
| |
《說文》:“卻,節欲也。从黉,谷聲。”朱駿聲通訓定聲:“按:退也。从双,節制意,谷聲。與从邑之郤別。俗字作卻。”王筠句讀:“欲字或羡或訛。《廣韻》:‘卻,節也。’《玉篇》:‘卻,節卻也。’” | |
注音
|
釋義
|
(一)que4《廣韻》去約切,入藥溪。又居勺切。鐸部。 | (1)節制。《廣韻‧藥韻》:“卻,節也。”
(2)退;使退。《廣雅‧釋詁》:“卻,讓也。”王念孫疏證:“卻為攘卻之攘,古者讓、攘同聲,字亦通用。”《廣韻‧藥韻》:“卻,退也。”《馬王堆漢墓
帛書‧稱》:“內亂不至,外客乃卻。”《漢書‧爰盎傳》:“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從。其在禁中,常同坐。及坐,郎署長布席,盎引卻慎夫人坐。”顏師古
注:“卻謂退而卑之也。”清陳惕庵《漢元帝棄珠崖論》:“孝武皇帝北卻匈奴萬里。” (3)回;返回。《史記‧封禪書》:“(新垣)平又言:‘臣候日再中。’居頃之,日卻復中。”唐李白《對酒憶賀監》:‘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金段克己《鷓鴣天‧青陽峽對酒》:“百川尚有西流日,一老曾無卻少時。” (4)止。清吳善述《說文廣義校訂》:“卻,因退卻之義,故引申為止而不進。”《韓非子‧外儲說右上》:“然而驅之不前,卻之不止。”陳奇猷校注: “卻之乃使之停止。”唐李白《西岳雲臺歌送丹邱子》:“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清黃慶澄《湖上答問》:“殊不知此不過於造律之先,立一綱領, 略通算法,便能得解,不必過求,以致望而卻步。” (5)除。《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陸德明釋文:“卻,除也。”《漢書‧郊祀志》:“李少君亦以祠灶、穀道,卻老方見上。”清羅有高《遊罏山記》:“飴色正紅。土人云:‘甘露液所成也,食之,卻百病,耐老。’” (6)推辭;拒絕。清吳善述《說文廣義校訂》:“卻,因退卻之義,固引申為……辭而不受,拒而不見之詞。”《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朱熹集注:“卻,不受而還之也。”《史記‧李斯列傳》:“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7)仰。與“覆”相對。《儀禮‧士昏禮》:“贊啟會,卻于敦南,對敦于北。”賈公彥疏:“卻,仰也,謂仰於地也。”《禮記‧少儀》“劍則啟櫝,蓋襲之”漢鄭玄注:“襲,卻合之。”孔穎達疏:“皇氏云:卻,仰也。謂仰蓋於函底之下,加函底於上重合之。”明李夢陽《贈何舍人齎詔南紀諸鎮》:“卻瞻蒼梧雲 氣黑,斑竹臨江怨幽色。” (8)副詞。1.表示強調。a.相當於“正”、“偏”。唐李白《把酒問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水滸傳》第十五回:“吳用道: ‘且住。他生辰是六月十五日,如今卻是五月初頭。’”魯迅《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我們第三次相見,我記得是在一個熱天。有人打門了,我去 開門時,來的就是白莽,卻穿著一件厚棉袍,汗流滿面,彼此都不禁失笑。”b.相當於“確實”。《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崔寧 道:‘恁地卻好。’”《水滸全傳》第二十六回:“過得五七日,說大郎死了,我卻不知怎地死了。”《儒林外史》第三回:“內中一個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為甚到了這裏,這等大哭起來﹖卻是哭得利害。”2.表示繼續或重復,相當於“再”、“還”。《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公謂運者曰:‘卻十五日為汝破紹,不復勞汝矣。’”唐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金段克己《鷓鴣天‧青陽峽對酒》:“百川尚有西流日,一老曾無卻少時。”3.表示輕微轉折,相當於“倒是”、“反而”。宋歐陽修《採桑子》:“行雲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清劉師恕《護花》:“花開笑春風,卻被風吹落。”4.表示反問,相當於“豈”、“難道”。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俺家無犯法之男,再婚之女,怎捨得你獻與賊漢,卻不辱沒了俺家譜 ﹖”5.表示出乎意料,相當於“竟”、“竟然”。明高明《琵琶記‧杏園春宴》:“元有一萬匹馬,卻有一千三百個漏蹄。”《水滸全傳》第二十六回:“且說西門慶和那婆娘,終朝取樂,任意歌飲,交得熟了,卻不顧外人知道。” (9)介詞。引進比較或行為的對象,相當於“於”(多用於比較)。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卻,猶於也。”唐李白《別魯頌》:“誰道太山高﹖下卻魯連節。誰云秦軍眾﹖摧卻魯連舌。”唐陸巖夢《桂州筵上贈胡予女》:“眼睛深卻湘江水,鼻孔高於華岳山。” (10)連詞。表示轉折,相當於“但是”、“可是”。《水滸傳》第三十回:“施恩來了大牢裏三次。卻不隄防被張團練家心腹人見了,回去報知。”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漫談“漫畫”》:“漫畫雖然有誇張,卻還是要誠實。” (11)助詞。1.用在動詞後,相當於“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王)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唐聶夷中《田 家》:“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明高明《琵琶記‧書館悲逢》:“我脫卻巾帽,解卻衣袍。”2.用在動詞後,相當於“了”。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 一:“(卻),語助詞,用于動詞之後。”清施閏章《蠖齋詩話‧杜注》:“注杜(甫)詩者,謂杜語必有出處,然添卻故事,減卻詩好處。”3.嵌於兩個 詞素義相同的複合動詞中間的,衹起調整音節的作用。《降魔變文》:“適看布金事已了,是以如今還卻歸。”蔣禮鴻通釋:“還(卻)歸,就是 還歸。” |
(二)jiao3 | 同“腳”。清吳善述《說文廣義校訂》:“卻,本古‘腳’字,故从骨双之双,與‘桼钫双’从双同意……自以卻為退卻字,本義別加肉作‘腳’。”《睡虎地秦墓竹簡‧治獄程式‧經死》:“頭北(背)傅廦(壁),舌出齊唇吻,下遺矢(屎)弱(溺),污兩卻。” |
(三)xi4《〈經典釋文‧莊子音義〉引徐音》去逆反。 | (1)通“隙”。隔閡。《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卻。”按:《漢書‧曹參傳》作“隙”。 (2)疲羸。清王念孫《讀書雜志‧戰國策(趙策四)》:“‘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卻 |
杜甫〈畫鷹〉:「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攫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縧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我在一本 "杜詩注解商確續編" (徐仁甫 成都:四穿人民 1986 頁3 :"何當擊凡鳥*")中指出:"何當"是唐俗語,意思就是 "何時"。
那麼 "卻話"呢?
卻話:重頭談起。
.何當共剪西窗燭,__________
卻話巴 山夜雨時")
*千里命駕細說成語典故 作者:王成綱 2007-06-20 10:55
凡鳥 fán niǎo
把「鳥」放到「凡」中,便是「鳳」。凡,平凡、平庸。「鳳」,比喻庸才。
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嵇康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安後來,直(通『值』,遇、遇到)康不在。(嵇)喜出戶延(邀進、引進)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喜不覺,猶以為欣。故作『鳳』字,『凡鳥』也。」
引文大意是,晉代名士嵇康和呂安是好朋友,每一次思念對方,就「千里命駕」。後來,呂安想念嵇康,就到嵇康家去拜訪。正趕上嵇康不在家。嵇康的哥哥嵇 喜出門迎接呂安,請呂安先進家來坐坐,等嵇康回來。呂安不進嵇家的門,而在門上寫了「鳳」字就走了。嵇喜不了解呂安寫「鳳」字的用意,還以為呂安把他比作 鳳鳥呢——鳳鳥可是神鳥啊!孔子不也被喻為鳳嗎?想到這裏,嵇喜心中美滋滋的。而在呂安眼中,嵇康是德才高尚的人,而嵇喜卻是個庸才,於是便故意寫了個 「鳳 」字,一只「凡鳥」罷了。
唐代杜甫《畫鷹》:「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引文中「千里命駕」也是典故。是說不以千里為遠,命人駕車前往。形容友情深厚。
(王成綱)
FROM: http://data.book.hexun.com/chapter-379-5-10.shtml
此人盛竊譽唇吻激揚
唇吻
. 指口;嘴。 汉 王充 《论衡·率性》:“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 章炳麟 《文学说例》:“等是人言,出诸唇吻,而据实而书,不更润色者,则曰口説。” 丁玲 《水》:“﹝男人们﹞惨厉的叫起来了……是在死的唇吻中发出的求援的呼号。”
. 指口;嘴。 汉 王充 《论衡·率性》:“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 章炳麟 《文学说例》:“等是人言,出诸唇吻,而据实而书,不更润色者,则曰口説。” 丁玲 《水》:“﹝男人们﹞惨厉的叫起来了……是在死的唇吻中发出的求援的呼号。”
2. 比喻议论、口才。 唐 柳宗元 《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中间因缘,陷在危邦,与时偃仰,不废其道,而为见忌嫉者横致唇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爰自 神农氏 ,下至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亡弗詆訶,而 仲尼 当时,特巍然为仁义礼乐之宗,故尤极意訕讥,恣其唇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狂生纵意高谈,众畏其唇吻,皆缄口不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