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去無風雨也無晴。
料峭小也;謂物之小也。蘇軾詩:漸覺東風料峭寒。--連橫: 有爭議
Zara如何瘋長為全球最大時裝零售商
報道
在糟糕的經濟環境下,Zara這個西班牙品牌仍蒸蒸日上,結束了一年兩度的時尚周期,將時尚快速化;流程創新也很高明,改變了全球時裝零售業的面貌。它是怎樣做到的?
靈臺,遊觀之所。
靈 ㄌㄧㄥ ˊ 臺 ㄊㄞ ˊ
1 《中国、周の文王が建てた物見台の称から》天文台。
2 魂のある所。精神。霊府。
「無絃の琴 (きん) を―に聴く」〈漱石・草枕〉
靈長
鍾 漢清
Hanching Chung (or HC/ hc)
尋常齋 檜軒 華人戴明學院 司馬大學
新生南路 台北 台灣 地球 宇宙
專家警報說,由於全球棲息地受到破壞,
「自古皆有沒,何人得靈長。不死復不老,萬歳如平常。」(陶潛,
生生實天意
仁義乃俗情
方向既自定
道路所由成
人生誠微末
智力庶可憑
若不造幸福
空負靈長名
(周作人 秋虫 部分)
靈長目
哺乳綱的一目。多數為樹棲動物,頭部可自由運動,每肢均具五指(趾),指(趾)端有指甲,大都具有高度發達的腦。約二百種。如人類、猿、猴皆屬於靈長目。
〔夢迴口占〕山城細雨作春寒,料峭孤衾夢'殘'。何事萬緣:俱寂後,偏留綺思繞雲山。〔獄
中憶內集唐人句〕夜思千貧戀 18 遊,他生來卜、此生休。 ...
蒙蒙
昏暗不明。漢書˙卷一○○˙敘傳上:「昒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猶未察。」 | |
萌生。大戴禮記˙夏小正:「日冬至,陽氣至始動,諸向生皆蒙蒙符矣。」 | |
形容多而密布的樣子。楚辭˙東方朔˙七諫˙自悲:「何青雲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細雨蒙蒙 |
11. 濯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14 總筆畫 17 | |||||||||||||||||
注音一式 ㄓㄨㄛˊ | |||||||||||||||||
漢語拼音 zhu | 注音二式 ju | ||||||||||||||||
|
領頭字
| |
---|---|
長 | |
解形
| |
《說文》:“長,久遠也。从兀,从匕。兀者,高遠意也。久則變化。缠聲。厂钬丫者倒缠也。橱鄄兀,古文長;黹偻丫一八伛,亦古文長。”余永梁《殷虛文字考續考》:“長,實像人髮長貌,引申為長久之義。” | |
注音
|
釋義
|
(一)chang2《廣韻》直良切,平陽澄。陽部。 | (1)
凡空間、時間距離較大者。與“短”相對。1.指空間。《楚辭‧九歌‧國殤》:“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漢張衡《西京賦》:“流長則難竭,柢深
則難朽。”又指長度。《論語‧鄉黨》:“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漢書‧天文志》:“有流星從東南入北斗,長數十丈。”《西遊記》第三回:“那時此寶有
二丈多長,斗來粗細。”2.指時間。《孫子‧虛實》:“日有短長,月有死生。”晉陶潛《飲酒二十首》之十六:“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樂府詩集‧雜
曲歌辭二‧傷歌行》:“憂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長!”
(2)遠,不近。《廣韻‧陽韻》:“長,遠也。”《詩‧秦風‧蒹葭》:“萨钬朔洄從之,道阻且長。”唐王昌齡《出塞二首》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紅樓夢》第四回:“(薛蟠)自己同著母親妹子,竟自起身長行去了。” (3)久,永久。《廣雅‧釋詁三》:“長,久也。”《書‧盤庚中》:“汝不謀長。”孔傳:“汝不謀長久之計。”《鹽鐵論‧繇役》:“夫文猶可長用,而武難久行也。”清顧炎武《精衛》:“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4)深遠。《文選‧張衡〈西京賦〉》:“縱獵徒,赴長莽。”李善注引薛綜曰:“長,謂深且遠也。”又深長。宋曹希蘊《贈乾明寺繡尼集句》:“因過竹院逢 僧話,始覺空門氣味長。”《詞話叢編‧沈謙〈填詞雜說〉》:“小調要言短意長,忌尖弱。”又深厚。《中國歌謠資料‧共產黨的恩情長》:“千條大河萬條江, 共產黨的恩情長。” (5)引長;延長。《書‧立政》:“式敬爾由獄,以長我王國。”孫星衍疏:“用敬汝用獄,以長我王國之祚。”《荀子‧勸學》:“(射干)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禮記‧樂記》:“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鄭玄注:“長言之,引其聲也。” (6)偻,擅長。《廣雅‧釋詁一》:“長,偻也。”錢大昭疏義:“長者,材能之偻也。”《孟子‧公孫丑上》:“敢問夫子惡乎長﹖”《孫臏兵法‧奇正》:“故偻戰者,見敵之所長,則知其所短。”《世說新語‧文學》:“樂令偻於清言,而不長於手筆。” (7)長處,優點。《晏子春秋‧內篇問上二十四》:“任人之長,不強其短;任人之工,不強其拙。”《戰國策‧齊策三》:“請掩足下之短者,誦足下之長。”宋陳亮《王珪確論如何》:“太宗以王珪偻人物,使之廷論諸公之才,而珪一二辯數,皆足以盡其長而中其心。” (8)好;正確。金王若虛《論語辨惑一》:“以語法律之,舊說為長。”《西遊記》第四十九回:“賢妹所見甚長,再不出去,看他怎麼。”沙汀《過渡》:“我 道理長得很,就是強不過你們。”引申為贊許。《新唐書‧宇文融傳》:“(融)乃薦宋璟為右丞相,裴耀卿為戶部侍郎,許景先為工部侍郎,當時長其知人。” (9)大。《荀子‧勸學》:“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舊唐書‧高麗傳》:“出必先布隊仗,導者長呼以辟行人。”又廣大,遼闊。《呂氏春秋‧本 味》:“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高誘注:“長澤,大澤。”唐杜牧《登樂遊原》:“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 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10)超過。《周禮‧考工記‧弓人》“其人危,其弓危,其矢危,則莫能以愿中”漢鄭玄注:“愿,殼鄄心也。三疾不能殼鄄心而中,言矢行長也。長,謂過去。” (11)挾。《廣雅‧釋詁四》:“長,挾也。” (12)星名。《漢書‧文帝紀》:“有長星出于東方。”顏師古注引文穎曰:“孛、彗、長三星,其占略同,然其形象小異。” (13)副詞。常,經常。《廣雅‧釋詁一》:“長,常也。”《商君書‧算地》:“故兵出,糧給而財有餘;兵休,民作而畜長足。”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二首》之一:“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老殘遊記》第七回:“(柳三爺)長到我們這裏來坐坐。” (14)姓。《萬姓統譜‧陽韻》:“長,見《姓苑》。周長魚矯……長沮,葉人,避世隱居。……漢長樂,見《印藪》。宋長汝楫,撫州軍事判官;長宗道,淳祐間知宜州。” |
(二)zhang3《廣韻》知丈切,上養知。陽部。 | (1)
老,年高。《廣雅‧釋詁一》:“長,老也。”《莊子‧大宗師》:“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國語‧晉語四》:“齊侯長矣。”韋昭注:“長,老
也。”《史記‧荊燕世家》:“太后春秋長,諸呂弱,太后欲立呂產為王。”也指老人。《文選‧蔡邕〈陳太丘碑文〉》:“使夫少長,咸安懷之。”李善注引《論
語》曰:“老者安之,少者懷之。”
(2)年長,年紀較大。《論語‧先進》:“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禮記‧曲禮上》:“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水滸全傳》第
四十五回:“長奴兩歲,因此上叫他做師兄。”也指年紀較大的人。《左傳‧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
也。”《莊子‧天道》:“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韓非子‧難一》:“河濱之漁者爭坻,舜往漁焉,期年而讓長。” (3)長大,成年。《公羊傳‧隱公元年》:“桓幼而貴,隱長而卑。”何休注:“長者,已冠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新唐書‧姚崇傳》:“崇少倜儻,尚氣節,長乃好學。” (4)家長;長輩。《孟子‧萬章下》:“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後漢書‧孔融傳》:“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 (5)兄。《國語‧晉語四》:“父事狐偃,師事趙衰,而長事賈陀。”韋昭注:“長,兄事之。”《禮記‧祭義》:“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鄭玄注:“親長,父兄也。” (6)排行第一。《集韻‧養韻》:“長,孟也。”《易‧說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莊子‧盜跖》:“堯殺長子,舜流母弟。”《紅樓夢》第三回:“黛玉想道:‘這是外祖的長房了。’” (7)居首位。《易‧乾》:“元者,偻之長也。”孔穎達疏:“謂天之體性生養萬物,偻之大者莫偻施生。元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偻之長也。”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報德寺》:“羊者是陸產之最,魚者乃水族之長。” (8)首領。古指天子、方伯、諸侯。《廣雅‧釋詁一》:“長,君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孔傳:“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為方伯,謂之五 長。”《周禮‧天官‧大宰》:“二曰長,以貴得民。”鄭玄注:“長,諸侯也。”《孟子‧梁惠王下》:“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唐柳宗元《封建 論》:“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又指公卿大夫王子弟食采邑者及公卿之尊者。《儀禮‧燕禮》:“若賓若長,唯公所酬。”鄭玄 注:“長,公卿之尊者也。”《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則于都鄙,而建其長。”鄭玄注:“長謂公卿大夫王子弟食采邑者。”後泛指地方長官。《漢書‧高帝 紀》:“以沛公為碭郡長。”顏師古注:“蘇林曰:‘長如郡守也。’韋昭曰:‘秦名曰守,是時改曰長。’”《後漢書‧百官志五》:“縣萬戶以上為令,不滿為 長。”也指主官。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其德厚而才高者以為之長,德薄而才下者以為之佐屬。”今稱領導人或部隊的各級指揮官為長。如:省長;縣 長;師長;連長。 (9)為首領,做長官。《莊子‧山木》:“王獨不見夫騰猿乎﹖其得柟梓豫章也,攬蔓其枝,而王長其間。”郭慶藩集釋引俞樾曰:“謂猿得柟梓豫章,則率其屬居其上而自為君長也。”《戰國策‧楚策一》:“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10)主管;執掌。《墨子‧尚賢中》:“故可使治國者使治國,可使長官者使長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論衡‧咸虛》:“使一郡皆寒,賢者長一縣,一縣之界能獨溫乎﹖”三國魏嵇康《太師箴》:“許由鞠躬,辭長九州。” (11)為人師長。《詩‧大雅‧皇矣》:“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孔穎達疏:“能教誨不倦,有為人師長之德,又能賞偻刑惡,有為人君上之度。”《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杜預注:“教誨長人之道。” (12)尊敬;尊重。《書‧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孔傳:“言紂棄其賢臣而尊長逃亡罪人,信用之。”《孟子‧告子上》: “彼長而我長之。”趙岐注:“告子言見彼年老長大,故我長敬之。”《禮記‧大學》:“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鄭玄注:“老老、長長,謂尊老敬 長也。” (13)重視;崇尚。《鹽鐵論‧非鞅》:“商鞅峭法長利,秦人不聊生。”《漢書‧杜周傳附杜欽》:“今漢家承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質,廢奢長儉,表實去偽。”顏師古注:“長,謂崇貴之也。” (14)生育;出生。《莊子‧天道》:“天不產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鹽鐵論‧和親》:“范蠡出於越,由余長於胡,皆為霸王賢佐。”《西遊記》第一回:“猴王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裏長的。’” (15)生長;成長。《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呂氏春秋‧圜道》:“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 (16)撫養;養育。《詩‧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左傳‧昭公十四年》:“長孤幼,養老疾。”唐杜甫《少年行二首》之一:“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 (17)滋長;助長。《詩‧小雅‧巧言》:“君子屢盟,亂是用長。”宋王安石《謝安》:“謝公才業自超群,誤長清談助世紛。”巴金《家》二十三:“我看,三哥的話也有道理,無論如何此風不可長。” (18)增長;進益。《集韻‧養韻》:“長,進也。”《易‧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國語‧楚語下》:“昔瓦唯長舊怨,以敗於柏舉。”韋昭注: “長,猶積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壤長地進,至于霸王。”裴駰集解引張晏曰:“長,進益也。”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今日聽 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9)昇高(多指水位或物價)。後作“漲”。《前漢紀‧成帝紀三》:“陰氣盛溢,水則為之長,故一日之內,晝減夜增。”宋曾紆《江樾軒書事》:“江邊石 上烏桕樹,一夜水長到梢頭。”老舍《四世同堂‧偷生》:“她真想和胖嬸子掰開揉碎的談一談家長裏短,說說豬肉怎樣不好買和青菜怎樣天天長價兒。” (20)恭謹敦厚。《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子瑜都長,體性純懿。”李善注:“都長,謂體貌都閑而雅性長厚也。” (21)古代戶籍編制單位,二百五十家為長。《管子‧乘馬》:“十家而連,五連而暴,五暴而長。”《荀子‧樂論》:“故樂在宗廟之中……鄉里族長之中,長少同聽之,則莫不和順。”章詩同注:“百家為族,二百五十家為長。一說族長即‘族黨’。” (22)茂,旺盛。《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王冰注:“長,謂外茂也。”又醫家指夏天的節候。《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為寒變,奉長者少。”王冰注:“四時之氣,春生夏長。逆春傷肝,故少氣,以奉於夏長之令也。” (23)通“張(zhang1)”。聲張,張揚。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壯部》:“長,假借為張。” 《孟子‧告子下》:“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趙岐注:“君有惡命,臣長大而宣之,其罪在不能距逆君命,故曰小也。逢,迎也。君之惡心未發,臣 以諂媚逢迎之,而導君為非,故曰罪大。” |
(三)zhang4《廣韻》直亮切,去漾澄。陽部。 | (1)
多餘;剩餘。《玉篇‧長部》:“長,多也。”《集韻‧漾韻》:“長,餘。”《呂氏春秋‧觀世》:“此治世之所以短,而亂世之所以長也。”高誘注:“短,
少;長,多也。”南朝梁鍾嶸《詩品‧宋徵士陶潛》:“文體省凈,殆無長語。”陳延傑注:“長,音仗。冗也。”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庚子送竈即
事》:“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2)盛,強盛。《洪武正韻‧漾韻》:“長,增盛也。”《呂氏春秋‧知度》:“此神農之所以長,而堯舜之所以章也。”高誘注:“長,猶盛也。”漢揚雄《城門校尉箴》:“唐虞長德,而四海永懷;秦恢長城,而天下畔乖。” (3)度長短。《集韻‧漾韻》:“長,度長短曰長。” |
1. 掰開揉碎 | ||||
注音一式 ㄅㄞ ㄎㄞ ㄖㄡˊ ㄙㄨㄟˋ | ||||
漢語拼音 b i k i r u su | 注音二式 b i k i r u su i | |||
|
13. 峭 部首 山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0 | ||||||||||||||||||
注音一式 ㄑ|ㄠˋ | ||||||||||||||||||
漢語拼音 qi o | 注音二式 chi u | |||||||||||||||||
|
料峭ㄌ|ㄠˋ ㄑ|ㄠˋ
形容風冷。宋˙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詞:「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三齣:「寒風料峭透冰綃,香爐懶去燒。」
◎ 料峭 liàoqiào
[chilly] 略带寒意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苏轼《定风波》
料峭微风
--------------------------
1. 形容微寒;亦形容风力寒冷、尖利。 唐 陆龟蒙 《京口》诗:“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宋 楼采 《二郎神》词:“正倦立银屏,新宽衣带,生怯轻寒料峭。”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寒风料峭透冰綃,香炉懒去烧。” 锺敬文 《海滨的二月》诗:“料峭的寒风,挟着雨丝潇洒,更令我如蛰在冬之世界。”
2. 来回摆动貌。 唐 陆龟蒙 《记事》诗:“料峭採莲船,纵横簸天浪。”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佳人鬭草,公子粧幺,鞦韆料峭,鼓吹游遨。”
2.
春寒料峭
早春薄寒侵人肌骨。如:「細雨紛飛,梅顫枝頭,倍覺春寒料峭。」
53. 料 部首 斗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0 | ||||||||||||||||||||||||||||||
注音一式 ㄌ|ㄠˋ | ||||||||||||||||||||||||||||||
漢語拼音 li o | 注音二式 li u | |||||||||||||||||||||||||||||
|
領頭字
| |
---|---|
料 | |
解形
| |
《說文》:“料,量也。從斗,米在其中。” | |
注音
|
釋義
|
(一)liao4《廣韻》力弔切,去嘯來。又落蕭切。宵部。 | (1)量;稱量。《說文‧斗部》:“料,量也。”段玉裁注:“量者,稱輕重也。稱其輕重曰量,稱其多少曰料,其義一也。”
(2)計點;清查。《玉篇‧斗部》:“料,數也。”《增韻‧嘯韻》:“料,計也。”《國語‧周語上》:“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韋昭注:
“料,數也。”《晉書‧庾亮傳附庾冰》:“隱實戶口,料出無名萬餘人,以充軍實。”《樂府詩集‧相和歌辭‧雁門太守行》:“文武備具,料民富貧。” (3)預測;揣度;估量。如:料事如神。《廣韻‧嘯韻》:“料,度量也。”宋玉《對楚王問》:“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明湯顯祖《牡丹亭‧問喜》:“料今番榜上高題。”茅盾《春蠶》:“誰也料得到這些‘寶寶’上山前還得吃多少葉。” (4)挑選。如:料簡。《鬼谷子‧捭闔》:“捭之者,料其情也。”陶弘景注:“料謂簡擇。”《三國志‧吳志‧陸遜傳》:“遜料得精兵八千餘人,三郡平。”《新唐書‧崔彥曾傳》:“彥曾料丁男乘城。” (5)理。《廣雅‧釋詁二》:“料,理也。”王念孫疏證:“料者度之理也。”1.管理。《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及長,嘗為季氏吏,料量平。”《吳 子‧圖國》:“武侯問曰:‘願聞治兵、料人、固國之道。’”2.審理。《晉書‧石苞傳》:“中詔申料,罪譴澄雪。”3.清理。《樂府詩集‧清商曲辭‧讀曲 歌》:“逋髮不可料,憔悴為誰睹。”4.照料;照看。《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其所生得,皆加營護,不令兵士干擾侵侮,將家屬來者,使就料視。” (6)用同“撂”。扔下;甩掉。元鄭庭玉《後庭花》第四折:“可有這曬衣服的繩子,我解下來一頭拴在井欄上,一頭料下去。”《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我何不把銀子料在水裏,也呯的響一聲。” (7)可用以造成成品的東西;可供參考的事實。如:原料;木料;史料。《正字通‧斗部》:“料,材質也。”唐高適《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羈旅雖同 白社遊,詩書已作青雲料。”宋張炎《詞源注‧雜論》:“大詞之料,可以斂為小詞。”清林則徐《驗催運河挑工并趕赴黃河兩岸查料摺》:“且思料物,為修防根 本。”也喻指人的材質(含有貶義時相當於“貨色”的意思)。如:他是塊料。明湯顯祖《牡丹亭‧旅寄》:“呀,甚城南破瓦窯,閃下個精寒料。” (8)供人畜食用或提供植物營養的物品。如:飲料;飼料;肥料。《北史‧高道穆傳》:“銅價至賤,五十有餘,其中人功、食料、錫炭、鉛砂,縱復私營,不能 自潤。”《新五代史‧東漢世家‧劉旻》:“旻歸,為黃騮治廄,飾以金銀,食以三品料,號‘自在將軍’。”元佚名《陳州糶米》楔子:“陳州亢旱三年,六 料不收,黎民苦楚,幾至相食。” (9)中國舊時一種人造的半透明物,以瑪瑙、紫石英等為原料,可以用來仿造珠玉,也可抽成絲。如:料器;料貨。《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天色已黑,虞府廳上點起一對料絲燈來。”《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再一看,這胡鏡孫頭上戴的是料毯。” (10)隋及唐、宋官吏薪俸收入的一部分,即所謂食料、口糧。《增韻‧嘯韻》:“料,祿料也。”《隋書‧厙狄士文傳》:“(厙狄士文)性清苦,不受公料,家無餘財。”宋蘇軾《論特奏名》:“許先借料錢,遠者許借三月。” (11)量詞。1.指物的分劑,以一定數量的物品為一計算單位,稱為一料。《玉海‧兵制‧刀》:“乾道元年,命軍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為一料。”宋蘇軾 《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候豐熟日,分作五年十料,隨二稅送納。”《紅樓夢》第三回:“賈母道:‘這正好,我這裏正配丸葯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2.載重計量單位,每料重為一石。參見《宋會要‧食貨》四三之十六、四七之十五。3.過去計算木料的單位。兩端截面一方尺,長足七尺的木材叫一 料。 |
(二)liao2《經典釋文》力彫反。宵部。 | (1)捋。《正字通‧斗部》:“料,捋也。”《莊子‧盜跖》:“疾走料虎頭,編虎鬚,幾不免虎口哉!”郭象注:“料,捋也。”元高文秀《誶范叔》第四折:“他怎敢輕料虎狼鬚﹖” (2)古樂器名。長柄搖鼓,即小兆鄄鼓。《爾雅‧釋樂》:“大兆鄄鼓謂之麻,小者謂之料。”郭璞注:“料者,聲清而不亂。” |
. 自從 | ||||
注音一式 ㄗˋ ㄘㄨㄥˊ | ||||
漢語拼音 z c n | 注音二式 t ts ng | |||
|
2. 童山濯濯 | ||||
注音一式 ㄊㄨㄥˊ ㄕㄢ ㄓㄨㄛˊ ㄓㄨㄛˊ | ||||
漢語拼音 t n sh n zhu zhu | 注音二式 t ng sh n ju ju | |||
|
台北市長 柯文哲今出席「上醫醫國渭水歸鄉-蔣渭水先生起靈儀式」,他表示,從競選台北市長到現在,都秉持蔣渭水理念,認為自己是在完成蔣渭水沒有完成的事情。
起靈是指將停放在靈堂的靈柩抬起運走的那一時刻的過程。是舉行一系列葬禮活動中的首要一環。
撤除亡者靈位
靈柩運走入土下葬
《歧路燈》第六三回:“後邊孝春聽的起靈,一擁兒哭上前廳。”陸地《美麗的南方》二五:“杜為人和俞任遠他們本來是不主張扛幡的,到要起靈時,蘇嫂把福生抱來了,亞升的母親也給兒子包塊白布頭巾,腰上紮條白布帶跑來送靈櫬上山。”
領頭字
| |
---|---|
靈 | |
解形
| |
《說文》:“霝鄄玉,靈巫,以玉事神。从玉,霝聲。靈,霝鄄王或从巫。”段玉裁認為“靈巫”應為“巫也。” | |
注音
|
釋義
|
(一)ling2《廣韻》郎丁切,平青來。耕部。 | (1)
古時楚人跳舞降神的巫。《說文‧玉部》:“霝鄄王,巫也,以玉事神。靈,霝鄄玉或从巫。”《楚辭‧九歌‧東皇太一》:“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
堂。”王逸注:“靈,謂巫也。”王國維《宋元戲曲考‧上古至五代之戲劇》:“古之所謂巫,楚人謂之曰靈。……《楚辭》之‘靈’,殆以巫而兼尸之用者也。其詞謂巫曰靈,謂神亦曰靈。蓋群巫之中必有像神之衣服、形貌、動作者,而視為神之所馮依,故謂之曰靈,或謂之靈保。”
(2)神靈。《玉篇‧巫部》:“靈,神靈也。”《廣韻‧青韻》:“靈,神也。”《詩‧商頌‧殷武》:“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孔穎達疏:“其見尊敬如神靈也。”《水經注‧渭水上》:“出五色魚,俗以為靈而莫敢採捕。”《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二》:“此山靈招我,不可失也。”又鬼怪。《太平廣記》卷三百七十
六引唐戴孚《廣異記》:“其家樹上,忽有靈語,呼阿嬭,即(鄭)會妻乳母也。家人惶懼藏避。……言訖,作鬼嘯而去。”宋蘇軾《神女廟》:“雲興靈怪聚,雲散鬼神還。” (3)福,祐。《廣雅‧釋言》:“靈,福也。”《玉篇‧玉部》:“靈,祐也。”《左傳‧隱公三年》:“若以大夫之靈,得保首領以沒,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漢書‧董仲舒傳》:“受天之祐,享鬼神之靈。”南朝梁顧野王《進〈玉篇〉啟》:“是故仁風所扇,九服蒙靈;正朔可班,四荒懷德。” (4)寵。《廣韻‧青韻》:“靈,寵也。” (5)靈驗;效驗。《史記‧龜策列傳》:“以為龜藏則不靈,蓍久則不神。”南朝宋鮑照《謝賜藥啟》:“镝钬爾(病)同山嶽,蒙靈藥之賜。”清洪棟園《後南柯‧甲陣》:“今日之本奏不靈了。”魯迅《墳‧文化偏至論》:“去藥石攝衛之道弗講,而乞靈於不知之力。” (6)威靈。《國語‧晉語七》:“七合諸侯,君之靈也。”《南史‧陳紀上》:“武靈已暢,文德又宣。” (7)靈魂。《楚辭‧九章‧抽思》:“愁歎苦神,靈遙思兮。”王夫之通釋:“靈,魂也。”唐溫庭筠《過陳琳墓》:“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明 陳大章《甕山拜律耶文正公墓》:“劫火土一抔,英靈耿萬古。”又指人的精神或精神狀態。《莊子‧德充符》:“故足以謂和,不可入於靈府。”郭象注: “靈府者,精神之宅也。”《顏氏家訓‧文章》:“至於陶冶性靈,從容諷諫,入其滋味,亦樂事也。” (8)對死者的尊稱。如:靈位;靈櫬。《漢書‧禮樂志》:“靈之車,結玄雲,駕飛龍,羽旄紛。”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 《後漢書‧張奐傳》:“措屍靈床,幅巾而已。”《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看著那口靈,略無一分悲戚留戀的光景。” (9)善,美好。《廣雅‧釋詁一》:“靈,偻也。”王念孫疏證:“靈者,《多士》云:‘丕靈承帝事。’《多方》云:‘不克靈承于旅。’皆謂偻也。”《詩‧ 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命彼倌人。”鄭玄箋:“靈,偻也。”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靈跡勝概,靡不周覽。”清林則徐《廣東越華粵秀羊 城三書院觀風告示》:“恐毒草之損靈苗,芟夷務盡。” (10)聰明;通曉事理。《六書故‧工事一》:“靈,神通曰靈。”《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蔡沈注:“萬物之生,惟人得其秀而靈。具四端,備萬,知覺獨異於物。”《莊子‧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云:“靈,曉也。”按: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卷五: “靈,明慧通解之義。”《漢書‧敘傳》:“及其長而多靈,有異於眾。”《文選‧張衡〈東京賦〉》:“神歆馨而顧德,祚靈主以元吉。”李善注引薛綜曰:“靈,明也。”也指傑出的人材。《隋書‧文學傳序》:“江、漢英靈,燕、趙奇俊。” (11)奇異。《史記‧五帝紀》:“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張守節正義:“言神異也。”王正《重修范陽白帶山雲居寺碑》:“靈木神草,赩赫芊綿。” 《天工開物‧陶埏》:“後世方士效靈,人工表異,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二》:“覺樹影溪聲,俱有靈幻之氣。” (12)靈巧;靈活。如:靈敏;機靈;心靈手巧;週轉不靈。《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三》:“舞霓裳而骨節皆靈。” (13)通“軨”。車廂的木格欄。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鼎部》:“靈,假借為車钫霝,即軨。”《左傳‧定公九年》:“(陽虎)載蔥(即窗)靈,寢於其中而逃。”孔穎達疏:“賈逵云:‘蔥靈,衣車也。有蔥有靈。’然則此車前後有蔽,兩旁開蔥,可以觀望,蔥中豎 木謂之靈。今人猶名蔥木為靈子。”阮元校勘記引惠棟云:“《尚書大傳》云:‘未命為士車,不得飛軨。’鄭康成注云:‘如今窗車也。’軨與靈古字通。” (14)通“令()”。政令。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鼎部》:“靈,假借為令。”《書‧呂 刑》:“苗民弗用靈,制以刑。”孫星衍疏:“《緇衣》引《甫刑》靈作命。注云:‘命,謂政令也。’”《法言‧淵騫》:“游俠曰竊國靈也。”李軌注:“靈, 命也。”又《重黎》:“人無為秦也,喪其靈久矣。”于省吾新證:“靈、令古字通……言秦之喪失其命久矣。” (15)通“零”。零落。《詩‧鄭風‧野有蔓草》“零露漙兮”唐孔穎達疏:“靈作零字,故為落也。”阮元校勘記:“此則經本作‘靈露’,《箋》作‘靈落 也’。假靈為零字。”《文選‧班固〈幽通賦〉》:“形氣發於根柢兮,柯葉彙而靈茂。”張銑注:“柯葉於類,零落茂盛,皆由本根。”按:李善注本作“零”。 (16)姓。《廣韻‧青韻》:“靈,姓。《風俗通》云:‘齊靈公之後,或云宋公子靈圍龜之後。晉有餓者靈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